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综合题-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综合题-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1.下列A→D的实验装置进行合理组合,即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也可制取氧气。

(1)写出标注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在分液漏斗中添加的药品是_________(填化学式),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观察到_______时,再将注满水的集气瓶倒扣住导气管,收集氧气。

若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则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标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用A、D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___(填“b”或“c”)。

若在D中装半瓶氢氧化钠溶液,将A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其中一会儿,肉眼观察不到什么可见现象。

实验小组将进行如下三个实验探究活动。

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并验证产物碳酸钠。

实验一:取反应后的D中溶液,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变红。

实验二:取反应后的D中溶液,加几滴稀盐酸,未观察到气泡的产生。

实验三:取反应后的D中溶液,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

(4)研究表明,实验一不能证明化学反应是否进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判断实验二能否证明变化中无碳酸钠生成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实验三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资料:常温下,氢氧化钠易溶于酒精溶剂形成溶液,而碳酸钠难溶于酒精溶剂。

(7)请你根据“资料”信息,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若以上方案有人用75%的医用酒精来配制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酒精灯H2O2气泡连续均匀放出B2KMnO4△ K2MnO4+ MnO2+O2↑c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不能,反应后D中溶液氢氧化钠过量,会与稀盐酸反应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酒精溶液中,能观察到有不溶性物质生成75%的酒精溶液中含有水,碳酸钠会溶于水【解析】(1)由图可知,①是酒精灯;(2)A装置属固液在常温下反应的装置,故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从锥形瓶中加入,过氧化氢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否则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属固固加热型,选B装置;在加热的条件下,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KMnO4△K2MnO4+ MnO2+O2↑;(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会先聚集在集气瓶的底部然后上升,故二氧化碳应从c端通入;(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均呈碱性,故无色酚酞变红不能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5)若D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滴入的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可能观察不到气泡;(6)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7)根据资料可将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酒精溶液中,若能观察到有不溶性物质生成,说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钠;(8)由于75%的酒精溶液中含有水,而碳酸钠会溶于水,故果达不到预期效果。

2.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

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

试回答:(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____。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

【答案】减小 B 3.65%【解析】(1)根据溶液pH的变化分析解答;(2)根据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分析解答;(3)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2) 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最多,溶液的温度最高,所以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B;(3)由图像可知,酸碱恰好中和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是20g。

设20 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NaOH+HCl=NaCl+H2O40 36.520 g×4% x20g4400=36.5xx =0.73 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73g 20g×100%=3.65%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5%。

3.在实验室加热32.5g 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时,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请计算:(1)完全反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3)完全反应后,把剩余固体倒入100g 蒸馏水中,充分溶解,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最后结果保留0.1%)。

【答案】9.6g KCl 和MnO 2 13.0%【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图示可知固体减小的质量是生成氧气的质量,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32.5g-22.9g=9.6g ;由于是完全反应,所以剩余固体为生成的氯化钾和作催化剂的二氧化锰,化学式分别为:KCl 和MnO 2;设:生成9.6g 的氧气的同时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x2KClO 32KCl+3O 2↑149 96x 9.6g149969.6x g= x=14.9g 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4.910014.9g g g+×100%≈13.0%。

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本题中固体减小的质量是生成氧气的质量是解题的关键。

4.金属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应用广泛。

(1)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锌与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硫酸的质量分数(均取20 mL)锌的形状(均取1g)氢气的体积(mL)①20%锌粒31.7②20%锌片50.9③30%锌粒61.7④30%锌片79.9①用如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其中量筒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应从_____(填e或f或g)管通入。

②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___。

③下表是小兵第①组实验的详细数据。

时段第1分钟第2分钟第3分钟第4分钟第5分钟第6分钟H2的体积 3.1mL16.7mL11.9mL9.6mL7.6mL 6.0mL请描述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险粉(化学式 Na2S2O4)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Na2S2O4 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极不稳定;在 NaCl 存在下,Na2S2O4 在水中溶解度显著下降。

Na2S2O4 制备流程如下:①已知反应Ⅰ的原理为:Zn + 2SO2 == ZnS2O4,反应Ⅱ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滤液中含有 Na2S2O4,为使 Na2S2O4 结晶析出还需要加入少量 NaOH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NaC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198gZn(OH)2理论上能得到Zn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

【答案】根据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判断生成氢气的体积f①③或②④由慢到快然后逐渐减慢反应开始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反应由慢到快,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被消耗,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反应减慢 (原因答对一个即可得分)2NaOH + ZnS2O4 ==Zn(OH)2↓+Na2S2O4过滤Na2S2O4 在碱性溶液中稳定降低 Na2S2O4 在水中的溶解度130g 【解析】(1)①该实验是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产生的氢气的体积的大小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故使用排水法收集氢气,可根据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判断生成氢气的体积;由于水只能从e端排出,故氢气从f端通入;②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那么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即硫酸的质量分数不同,其他的条件要完全相同,故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①③或②④;③由表格数据可知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的变化是由慢到快然后逐渐减慢;由于锌和稀硫酸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反应由慢到快,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被消耗,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反应减慢;(2)①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反应Ⅱ是氢氧化钠和ZnS2O4分数复分解反应,故氢氧化钠与ZnS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NaOH + ZnS2O4 == Zn(OH)2↓+Na2S2O4;②通过操作a分别得到了固体和溶液,故该操作是过滤;③根据资料“Na2S2O4 在碱性溶液中稳定”,故为使 Na2S2O4 结晶析出还需要加入少量 NaOH;在 NaCl 存在下,Na2S2O4 在水中溶解度显著下降,故加入NaCl的原因是降低 Na2S2O4 在水中的溶解度,以便得到更多的晶体;④198gZn(OH)2中锌元素的质量=65198100%6534g⨯⨯=+13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理论上能得到Zn的质量为130g。

5.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高锰酸钾溶液常用于消毒,高锰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2)硝酸钾溶液是常用的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之一,硝酸钾属于___。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3)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得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在不改变溶液浓度的情况下,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

【答案】高锰酸钾;D;降温.【解析】【分析】【详解】(1)高锰酸钾溶液的溶质是高锰酸钾,溶剂是水;(2)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所以是复合肥,故选D;(3)由表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所以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降低温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