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1.21出题教师陈自钦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u—64 Br—8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合理的是:A.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是SO2B.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森林的乱砍滥伐C.黄河水是由浊液、胶体、溶液组成的混合体系D.工业上用硅制造光导纤维2.以下有关氧化物的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酸性氧化物一定能和水反应B.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C.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D.金属氧化物肯定是碱性氧化物3.下列物质中,见光不易分解的是A.HClO B.AgBr固体C.MgCl2D.浓HNO34.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少量的钠常保存在煤油中B.将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玻璃瓶中C.烧碱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D.盛液溴的试剂瓶里应加水液封5.下列说法中(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不正确的是A.0.01molM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MgO和Mg3N2,转移电子数目为0.02N AB.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与11.2L氯气所含原子数均为N AC.0.5molAl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5N AD.常温常压下,32 g O2与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 N A6.下列元素中,在自然界中不能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的是A.Si B.S C.N D.Fe7.下列选项的括号内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A﹒二氧化氮中混有NO(水)B﹒石英中混有石灰石〔盐酸〕C﹒氯气中混有水蒸气(浓硫酸)D﹒氨气中混有水蒸气(碱石灰)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中,正确的是A.硫酸与氯化钡在溶液中反应:Ba2++SO42BaSO4↓B.用Cl2将苦卤中的Br—氧化:Cl2+Br—=Cl—+Br2C.小苏打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CO3—+OH—=CO2↑+H2OD.用FeCl3溶液腐蚀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9.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可能作氧化剂B.原子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C.元素化合价降低越多,氧化性越强D.氧化还原反应,必需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但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变化10.对四种无色溶液进行离子检验,实验结果如下,其中明显错误的是A﹒K+、Na+、Cl-、NO3-B﹒Cu2+、NO3-、OH-、HCO3-C﹒Na+、OH-、Cl-、NO3-D﹒K+、Na+、S2-、Cl-11.固体甲与盐酸反应得到溶液乙,乙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丙,一段时间后,将丙加热又得到甲,则甲可能是A﹒Fe B﹒Al C﹒FeO D﹒CuO12.下列关于复合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复合材料一定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B.复合材料保持了原材料的优点,又有优于原材料的特点C.在复合材料中,基体起骨架作用D.在复合材料中,增强体起骨架作用13.将一块10g Mg和Al的合金完全溶解于250 mL 4mol/L的硫酸中,再往所得溶液中加入8mol/L的NaOH溶液至生成的沉淀最多,加入该NaOH溶液的体积是A.250 mL B.500 mL C.200 mL D.450 mL14.在下列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中,二氧化硫是氧化产物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B.铜片与浓硫酸共热C.红热的木炭与浓硫酸反应D.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15.化学“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在安全条件下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活动。

下列实验能利用“家庭小实验”进行的是:①证明马铃薯中含有淀粉;②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③证明炉子生火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④淀粉溶液具有丁达尔现象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16.下列四组实验,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在未知试液中滴加BaCl2溶液得白色沉淀,取该白色沉淀加稀硝酸不溶解,则原未知试液中一定含有SO42—B.某未知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其产物能使无水CuSO4变蓝色,则原气体不一定是H2 C.在未知试液中滴加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该气体通入过量澄清石灰水中得白色沉淀,则原未知试液中一定含有CO32—D.某未知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则原气体一定是SO217.在100mL含等物质的量的HBr和H2SO3的溶液中通入0.01molCl2,有一半Br—变为Br2(已知Br2能氧化H2SO3)。

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A.0.08mol/L B.0.008mol/L C.0.0075mol/L D.0.075mol/L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9分)二、填空题(本题饭知3小题,共16分)18.(6分)用Na 2CO 3固体配制1mol·L -1 的Na 2CO 3溶液100mL 。

(1)供选用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胶头滴管;③100mL 量筒;④100mL 容量瓶;⑤250mL 量筒;⑥天平;⑦烧杯;应选用的仪器(填编号) 。

(2)应称取Na 2CO 3的质量为 。

(3)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A .定容观察液面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B .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____ _____;19.(6分)通常用饱和3NaHCO 溶液除去混在CO 2中少量的HCl 气体,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不能用NaOH 溶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也不能用32CO Na 溶液吸收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20.(4分)用双线桥标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Cl 2 + SO 2 + 2H 2O = H 2SO 4 + 2HCl 氧化剂: , 还原剂: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21.(6分)A 、B 、C 、X 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 (1)若X 是氧气,则A 不可能是(填写下列编号) 。

a .Sb .N 2c .Nad . Al(2)若X 是铁,向C 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 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 3的白色沉淀,则B →C 的离子方程式为:(3)若A 、B 、C 为均含铝元素的化合物,X 为氢氧化钠溶液,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

22.(10分)已知A 、B 为常见的金属单质,C 、D 为常见的非金属单质,甲、乙、丙为三种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没有列出): (1)若甲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红棕色粉末状固体,则A 与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 的化学方程式为 ; A 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A 乙丙 B 甲D C NaOH 溶液 O 2 O 2方程式为。

(2)若通常D为固态,乙的水溶液呈弱酸性,丙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有刺激性气味。

试写出丙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乙的水溶液呈弱碱性,并可用作农业化肥,D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写出工业上利用C和D反应制备乙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室制取乙的化学方程式是。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23.(8分)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氮的化合物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A 试管中的物质是NH4HCO3,E是一种具弹性的塑料贮气袋。

按如图连好各装置,先将C处Pt丝加热至红热,再将A试管中物质加热,片刻后撤去C处酒精灯。

部分实验现象如下:①Pt丝继续保持红热,②D中Cu片慢慢溶解。

回答下列问题:⑴写出A中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⑵B装置的作用为:。

⑶C装置中的Pt丝网作催化剂,在其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⑷D中Cu片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24.(9分)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含铜96%的废铜屑制取胆矾(五水合硫酸铜)。

将铜屑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并不断鼓入空气,在氧气作用下便生成硫酸铜。

(1)写出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2)现用1kg这种废铜屑理论上能制取胆矾多少千克?(3)将胆矾与生石灰、水按质量比依次为1︰0.56︰100混合配制成无机铜杀菌剂波尔多液①此波尔多液中Cu2+和Ca2+离子的物质的量比为(最简整数比)。

②波尔多液有效成分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uSO4·xCu(OH)2·yCa(OH)2,此种配比当x=1时,试确定y的数值y=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本题饭知3小题,共16分)18.(6分)(1)①②④⑥⑦(2分)(2)10.6 g (2分)(3)A 偏高 B 偏低(2分)19.(6分)H + + HCO 3— = H 2O+ CO 2↑ CO 2 + 2OH — = H 2O + CO 32— CO 2 + CO 32— + H 2O =2HCO 3—20. (4分) Cl 2 + SO 2 + 2H 2O = H 2SO 4 + 2HCl 氧化剂: Cl 2 , 还原剂: SO 2 ;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21.(6分)(1) d (2)2Fe 3++Fe = 3Fe 2+ (3)Al(OH)3+OH -= [Al(OH)4] –22.(10分)(1) 2Al +Fe 2O 3高温2Fe +Al 2O 3 2Al + 2OH -+6H 2O = 2[Al(OH)4] - + 3H 2↑(2)SO 2+2H 2S =3S +2H 2O(3)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 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四、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23.(8分)(1)NH 4HCO 3△NH 3↑+CO 2↑+H 2O↑(2)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使其产生氧气。

(3)4NH 3 + 5O 2 4NO + 6H 2O(4)3Cu +8H ++2NO 3— =3Cu 2++2NO ↑+4H 2O五、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9分)24.(9分)(1)2Cu +O 2+2H 2SO 4→2CuSO 4+2H 2O (2分)(2)×250 g·mol -1=3.75 kg ;(3分)(3)①2︰5 (2分) ② y =4(2分)1-mol g 640.96kg 1•⨯题号1 2 3 4 5 6 7 8 9 答案C C C C C A A AD 题号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B D C A A D B APt △失去2e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