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番茄红素的微胶囊化研究和稳定性实验
番茄红素的微胶囊化研究和稳定性实验
Abstr act: This paper s tudied the s pray drying microencaps ulation technology of natural lycopene. The res ult s howed that in the cours e of microencaps ulation of natural lycopene, the bes t wall materials was Arabic gum and dextrin, their optimum compos ition ratio was 1 ∶1, the s olid content in the wall material was 20%, the s uitable proportion of core material and wall material was 1 ∶6. And high pres s ure homogenization can effectively increas e the MEE and MEY, its s uitable homogenizing pres s ure was 30MP a. The optimum s pray drying conditions for microencaps ulation of natural lycopene were: the inlet temperature was 190℃, and outlet temperature was 65~75℃, the feed flow rate was 4.0mL/min, the inlet wind pres s ure was 0.15MP a. Key wor ds: natural lycopene; microencaps ulation; s pray drying
胡萝卜素中最强, 是β- 胡 萝 卜 素 的2倍 , 是VE的 100 多 倍[2- 3]; 它 还 具 有 抗 癌 、 防 癌 作 用 , 能 消 除 香 烟和 汽车废气中的有毒物质, 具有活化免疫细胞的功能。 因此番茄红素是一种很有开发前途的功能性天然色 素, 目前广泛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药品、保健品、 化妆品和食品色素。
食品添加剂
番茄红素的微胶囊化研究和 稳定性实验
孙传庆1,2,胡小明1,3,朱金玲1,代 斌1*,赵中琼1,许艳玲1 (1.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石河子 832003; 2.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天津 300072; 3.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院, 石河子 832003)
摘要: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番茄红素粉末的工艺及技术, 结果表明, 在天然番茄红素微胶囊
No. 2. 2007 167
食品添加剂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壁材材料对微胶囊产品效率和产率的影响 微胶囊化的壁材特性是影响微胶囊包埋效果的
至关重要的因素, 包埋效果的好坏与壁材的选择紧 密相关。同时, 壁材的组成又决定了微胶囊产品的 一些重要性能: 溶解性、流动性、缓释性等。此外, 它对微胶囊工艺方法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壁材的 选择是进行微胶囊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壁材的选
表1 不同壁材条件下的吸光度值、产率和效率
含水率(%)= W- (W1+W2)/2 ×100 W
1.2.8 微 胶 囊 产 品 密 度 的 测 定 称 取 一 定 量 的 微 胶 囊产品倒入带刻度的量筒中, 计算单位体积产品的 质量。 1.2.9 微胶囊化番茄红素稳定性实验 将制备好的微 胶囊化番茄红素装于棕色的样品瓶中橡皮塞封口, 在密封、室温、自然光照条件下放置, 每隔1周取样 测定番茄红素的含量, 与贮藏前样品中番茄红素的 含量相比得保留率。
关键词:番茄红素; 微胶囊; 喷雾干燥
中图分类号:TS2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9989(2007)02- 0166- 04
S tudy on microe nca ps ula tion te chnology of na tura l lycope ne a nd its s ta blility
SUN Chuan- qing1,2, HU Xiao- ming1,3, ZHU J in- ling1, DAI Bin1*, ZHAO Zhong- qiong1, XU Yan- ling1
(1.S chool of Che mis try & Che mica l Engine e ring, S hihe zi Unive rs ity, S hihe zi 832003; 2.S chool of Che mica l Engine e ring, Tia njin Unive rs ity, Tia njin 300072; 3. S chool of Biologica l S cie nce , S hihe zi Unive rs ity, S hihe zi 832003)
番 茄 红 素(Lycopene)是 成 熟 番 茄 的 主 要 色 素 , 是 一种脂溶性天然色素。番茄红素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 中, 番茄、西瓜、李子、柿子、芒果的果实和茶树的 叶片及芜箐、甘蓝的根部都含有番茄红素, 但在番茄 中含量 最 高 , 可 达3~14mg/100g, 且 成 熟 度 越 高 , 番 茄红素的含量越高[1]。目前, 番茄红素的生理功能已 经被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所证实, 其抗氧化能力在类
芯材(番茄红素) 均质
雾化喷嘴
壁 材→溶 解→乳 化 液— —— ——→喷 雾 干 燥→微 胶 囊产品
1.2.3 番茄红素微胶囊制备的操作要点 称取一定量 的番茄红素油树 脂 溶 于20mL乙 酸 乙 酯 中 , 此 为 油 相 芯材。在溶解的壁材溶液中边搅拌边缓缓地加入芯 材溶液, 再置于高压均质机中, 将番茄红素均匀地 分散于壁材中。均质后的乳化液经喷雾干燥得到粉 末状番茄红素产品。 1.2.4 微 胶 囊 化 番 茄 红 素 效 果 评 定[6] 微 胶 囊 化 效 率和微胶囊化产率是评价微胶囊化效果的最重要的 依 据 。 微 胶 囊 化 效 率 (Microencapuslation efficency, MEE)也称包埋率, 是 衡 量 番 茄 红 素 的 包 埋 程 度 , 定 义为实际包埋量与理论包埋量的比值; 微胶囊化产 率(Microencapuslation yield, MEY)定义为微胶囊产品 中所含番茄红素与理论番茄红素之比。
的生产过程中, 制造微胶囊型番茄红素的壁材最佳组合为: 以阿拉伯胶, 芯材和壁材的适宜比例为1∶6; 高压均质可有效地提高天然番茄红素
的微胶囊化效率和微胶囊化产率, 其最佳均质压力为30MPa; 最佳喷雾干燥造粒工艺条件为: 进风温
度190℃、出风温度65~75℃、进料量为4.0mL/min、进风压力为0.15MPa。
微 胶 囊 表 面 番 茄 红 素 含 量 的 测 定 : 称0.50g微 胶囊 化番茄红 素 样 品 , 加20mL正 己 烷 反 复 提 取 , 有 机相定容于25mL容量瓶中, 移取1mL于25mL容量瓶, 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吸光度。 1.2.5 微胶囊化番茄红素产品结构的观察 撒少许微 胶囊粉末在载玻片上, 在显微镜下观察。 1.2.6 微胶囊化番茄红素产品粒度的测定 以显微镜 观察微胶囊的形状, 任取20粒测其直径, 取平均值。 1.2.7 微胶囊产品含水率的测定[8] 准确称取微胶囊 番茄红素W(10g), 在105℃烘 箱 烘2h, 然 后 在 干 燥 器 中冷却至 室温, 称量为W1, 重复以上操作, 干 燥 时 间为1h, 再称质量为W2, 两者相差不超过0.05g。
微胶囊化产率(%)=产 品 中 番 茄 红 素 的 含 量/起 始 加入的番茄红素含量
微 胶 囊 化 效 率(%)=1- 微 胶 囊 表 面 番 茄 红 素 的 含 量/产品中番茄红素含量
微胶囊产品番茄红素含量的测定[7]: 称0.50g微 胶囊 化番茄红素 样 品 , 加 入50mL蒸 馏 水 形 成 均 一 体 系 。加 入 正 己 烷 与 丙 酮(1∶1)反 复 提 取 至 下 层 无 色(辅 以超生波处理)。有 机 相 合 并 , 用 无 水 硫 酸 钠 脱 水 , 有 机 相 定 容 于25mL容 量 瓶 中 , 移 取1mL于25mL容 量 瓶中定容, 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吸光度。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番茄红素: 新疆 中 基 企 业 , 纯 度6%; 苏 丹 红Ⅰ
标准品; 阿拉伯树胶粉、糊精、明胶、蔗糖、正己 烷、丙酮、乙酸乙酯: 分析纯;
SC- 6BBm喷雾干燥机 : 天 大 北 洋 化 工 ; XS- 213 电子显微镜; BS2000S型台式电子天平: 北京赛多利 斯仪器系统有限公 司; Cintra2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GBC): 澳 大 利 亚 GBC Scientific Equipment Pty Ltd; GYB 40- 20S高 压 均 质 机 : 上 海 东 华 高 压 均 质 机 厂 ; BT01- 100蠕动泵: 保定兰格恒流泵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苏丹红标准曲线的制作 因为纯番茄红素标准 品极不稳定, 而且价格太昂贵, 而苏丹红Ⅰ色素稳 定, 且容易购买, 而且其在正己烷溶液中的最大吸 收 波 长 与 番 茄 红 素 的 正 己 烷 溶 液 最 大 吸 收 波 长 472nm 近似, 故我们根据苏丹红Ⅰ的标准曲线计算番茄红 素 的 含 量[5]。 称 取10mg苏 丹 红 标 准 品 先 用 少 量 正 己 烷 溶解, 再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 得到0.1mg/mL的母 液 。 分 别 精 确 移 取 0.2mL、 0.5mL、 1.0mL、 1.5mL、 2.0mL、3.0mL母 液 于10mL容 量 瓶 中 , 得 到 不 同 浓 度 的苏丹红溶液,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470nm处测其吸 光度。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 绘制标 准曲线, 根据标准曲线算得番茄红素的含量。回归 方 程 为 y=0.0424x- 0.0175, x 为 横 坐 标 , 代 表 浓 度 (μg/mL), y为纵坐标, 代表吸光度。浓度的线性范围 是2~30μg/mL。 1.2.2 番茄红素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