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回收车间操作规程蒸发工段操作规程一、开机:开机前的检查与准备(1)、黑液的存量是否正常,并了解黑液供应情况。
(2)、检查各泵、管路阀门是否运转正常及灵活。
(3)、各手动阀、安全阀的开关是否处在正确位置。
(4)、检查各人孔和视镜是否完好。
(5)、启动密封水泵,检查各泵密封水是否畅通。
(5)、各闪蒸罐是否积液或积水,及时放空。
(6)、检查异地控制开关是否在正确位置。
(7)、与有关部门联系水、电、汽的供给情况。
(8)、与仪表工联系投入所用的仪表,并通知电工检查电器设备二、装液:1、稀黑液装液:1.1、打开稀黑液槽的出口阀门,启动稀黑液泵,用流量控制阀 FRCQ-304控制供液流量≤200m3/h,向Ⅳ效稀黑液闪蒸室进液。
1.2、黑液经IV效黑液闪蒸室流至Ⅴ效板式蒸发器,当Ⅴ效板式蒸发器液位达到100%时,把液位控制器LIC-205调为手动模式全开,黑液会自动分流至Ⅳ效板式蒸发器。
这时适当降低稀黑液进效流量,以免液位过高影响正常的开机操作。
1.3、当Ⅳ效液位达到100%时,把液位控制器LIC-204调为手动模式全开,黑液会自动分流至Ⅲ效板式蒸发器。
1.4、当Ⅲ效液位达到100%时,把液位控制器LIC-203调为手动模式全开,黑液自动分流至Ⅱ效板式蒸发器。
1.5、当Ⅱ效液位达到100%时,打开远程控制阀 HS-504(A、B、C),并把液位控制器LIC-202调为手动模式,开度调至50%,启动Ⅱ效出液泵,向Ⅰ效(A、B、C)进液。
1.6、当Ⅰ效液位达到100%时,停Ⅱ效出液泵,并把液位控制器LIC-202~LIC-205调至关闭;同时停止稀黑液进效泵,关闭流量控制阀FRCQ-304。
(为了节省稀黑液进效时间,也可用如下操作:先打开所有过效管的阀门,然后启动稀黑液泵向蒸发器进液)2、真空系统的启动:2.1、装效完毕后,打开真空泵的补水阀,调节补水量,启动真空泵,逐步打开真空泵进口阀。
2.2、启动清水加压泵, 控制冷却水量在300m3/h左右,但水温控制不能转换为自动控制,因为此时从板式冷凝器出来的还不是温水。
2.3、打开I效的不凝结气体阀门;2.4、当真空泵达到 15KPa时,调节I效不凝结气体阀门开度;3、供给新鲜蒸汽和转入正常生产:3.1、打开清洁冷凝水至清洁冷凝水泵入口处管线上排污阀门,排除清洁冷凝水分离器和清洁冷凝水闪蒸罐内的冷凝水;如果冷凝水多时可启动冷凝水泵将其排出,排空后关闭这些阀门及清洁冷凝水泵,检查污冷凝水闪蒸罐是否充满污冷凝水,如污冷凝水多时,参照上述程序排出。
3.2、打开新鲜蒸汽管道上的疏水阀门,联系燃烧工段缓慢送气,当疏水管有蒸汽排出时,关闭疏水旁通阀门,利用疏水器疏水。
3.3、缓慢打开新鲜蒸汽管线上的手动阀,并将新鲜蒸汽管道上的蒸汽控制阀开度缓慢调至50%;3.4、小心地逐步打开压力控制阀,使新鲜蒸汽开始预热板片,预热时可以从温度显示TI-702(A、B、C)和压力显示PI-619(A、B、C)中控制阀门开度;当温度显示80℃左右时启动Ⅰ效黑液循环泵,同时观察Ⅰ效各室液位。
当液位低于50%时启动Ⅱ效出液泵并打开远程控制阀HS-504(A、B、C)进行补充;同时监控后面各效液位,当液位低于90%时打开相应后一效的液位控制阀补液。
当Ⅴ效液位低于90%时启动稀黑液泵进行补液。
3.5、清洁冷凝水开始流向清洁冷凝水分离器和清洁冷凝水闪蒸罐,当清洁冷凝水闪蒸罐液位达到50%时,启动清洁冷凝水泵,投用液位自动控制调至50%;3.6、缓慢加大新鲜蒸汽流量,当Ⅰ效开始沸腾时,启动Ⅱ效循环泵,并将液位控制阀 LIC-202转换成自动模式调至80%,同时注意Ⅱ效液位,当液位低于50%时打开液位控制阀LIC-203进行补充;当Ⅱ效黑液达到沸腾时,启动三效循环泵,将液位控制阀 LIC-203转换成自动模式调至80%,以此类推。
3.7、Ⅰ效黑液沸腾后,随着黑液的蒸发浓缩,Ⅰ效黑液浓度开始升高,这时打开远程控制阀HS-501(A、B、C),并将液位控制阀LIC-201(A、B、C)转换成自动模式调至80%,黑液自动分流到浓黑液闪蒸罐,当浓黑闪蒸罐液位高于80%时可启动浓黑液泵并将液位控制阀LIC-208转换成自动模式调至50%。
同时打开浓黑液泵到半浓槽的远程控制阀HS-509及半浓槽顶手动阀门。
3.8、各效黑液沸腾的同时,产生的污冷凝水也流向蒸发站后端的Ⅳ效污冷凝水罐,当其有2/3液位时,启动污冷凝水泵,并投用液位自动控制器,污冷凝水排入送其他工段,同时注意板冷出水温度,温度高于45℃时适当增加清水流量。
3.9、当Ⅴ效板式蒸发器开始沸腾时,将板式冷凝器温度控制阀投入使用,并切换成自动控制,温控45℃;3.10、系统达到平衡以后,缓慢调节蒸汽流量和稀黑液进效流量到正常设计要求,各项自控及连锁投入使用,准备转入正常生产。
3.11、当半浓液槽液位达到适当时,打开半浓黑液槽出口阀门,同时调节稀黑液槽的出口阀门开度,从而增加进效黑液的浓度,准备出浓黑液。
3.12、在取样器中测定出I效浓黑液泵浓黑液浓度达到出浓黑液要求(48%)后,切换出Ⅰ效黑液流程:将Ⅰ效到浓黑液槽的进口阀门打开,同时关闭出I效到半浓黑液槽的阀门,将浓黑液送至浓黑液槽。
3.13、当半浓槽液位降至5%,关闭半浓黑液槽的出口阀门,同时调节稀黑液槽出口的阀门开度,随时监测出I效黑液浓度并重新换成出半浓黑液循环状态。
3.14、根据生产需要,需要提高产量时,操作顺序是先提高新鲜蒸汽流量,然后提高黑液进效量;由正常转为降负荷生产时,先后次序不变(注意:此步骤必须是少量逐步进行,这些参数突然变化将会引起系统的波动)。
4、正常生产操作及检查:4.1、跟踪各效汽室和液室温度,以检查加热板片是否结垢或分配箱是否堵塞。
4.2、经常对泵进行检查,查看响声及密封水压力、流量是否正常。
4.3、保证取样器的黑液回流良好,并且没有空气泄露进V效。
4.4、跟踪各贮槽的液位,以防止满液或抽空。
4.5、在连续运行中,随时检查各效的压力,真空度以及黑液和蒸汽的流量、压力,使各项指标稳定在工艺要求范围内。
4.6、根椐各效黑液浓度、温度及时调节新蒸汽和进效黑液流量,保证进、出黑液浓度稳定。
4.7、注意观察各效液室的液位,应保持正常和稳定,发现过高或过低时,必须及时调节,防止造成跑黑水或断液。
4.8、制浆送来的稀黑液浓度、温度、细小纤维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各贮槽液位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4.9、检查各泵运行情况,观察出入口压力、电流是否正常。
如有异常及时倒用备用泵.4.10、各效冷凝水排出是否正常,冷凝器出口水温是否正常,并将其稳定在工艺规定范围内。
4.11、二次仪表指示和记录数值是否相符,并经常与一次表校对。
5.1 短时间停机短时间的停机及开机:如果真空泵和各效循环泵已停,就按正常开机进行操作;如果它们还在运转,并且保持着足够的真空,则从供给新鲜蒸汽开始进行操作。
5.1.1、关闭阀门,停止供给新鲜蒸汽,关闭新鲜蒸汽管线上的手动阀门,控制供液泵出口阀门,减少供液量,打开半浓槽进液阀门,停止送燃烧浓黑液;5.1.2、当出I效黑液浓度降至10Be`(直测)时,停供液泵,从II效开始关闭各效的液位控制系统和循环泵,出液泵,关闭I效出液室的液位控制系统、循环泵、出液泵。
当清洁冷凝水闪蒸罐及污冷水闪蒸罐没有液位后,停下清洁冷凝水泵和污冷凝水泵,并关闭液位自动控制系统。
5.1.3、真空泵可以继续运转或停下,如需要停真空泵,则在关闭泵前阀门之后停止真空泵,停止向板式冷凝器供水,停下温水泵,并关闭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关闭真空泵补水阀门。
5.1.4、关闭通往取样器的所有阀门,并将取样器排空。
5.2 长期停机5.2.1 逐步降低生产能力并降低各效黑液浓度,然后停止供汽,逐步降低各效液位到20%,停下各效循环泵,出液泵,按短期停车停下真空系统,打开各黑液泵排污阀将黑液抽送至稀黑液槽。
5.2.2 按照短期停机作停机后的收尾工作。
5.2.3 关闭主蒸汽管线上的手动阀门。
六、清洗正常操作期间的清洗,通常I、Ⅱ效的清洗可以通过改变流程来实现。
为了保证蒸发站的生产能力,根据生产需要,可灵活安排对I、Ⅱ效进行稀黑液清洗。
6.1 长期停机后水洗停机结束后,打开通往排污收集管的供水阀门供给洗涤水,当各效液位足够后关闭,启动各效循环泵,开始对各效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洗涤水在停下各效循环泵后,经过排污收集管至污水池通过潜污泵排往稀黑液槽或半浓黑液槽,直至洗涤水中黑液成份较少后(<2Be`)才能排往地沟,水洗后将各效内的洗涤水排除干净。
1、水洗前的准备:(1)、根椐生产情况及生产时间,由车间安排合理的时间进行水洗。
(2)、贮备足够的浓黑液和半浓液。
(3)、检查温水的水量和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2、水洗的操作顺序:(1)进水前十五分钟应逐渐降低蒸汽流量10t/h左右。
(2)打开稀黑液泵加水门,关闭半浓黑液和稀黑液门。
(3)若沸腾不正常时,应适当增加或减少新蒸汽流量以保持正常沸腾。
(4)适当调节真空泵的真空度,以适应水洗要求。
(5)当出Ⅰ、Ⅲ的黑液浓度变化时,送入相应的黑液槽(稀、半浓)低于10B e′时排入地沟。
(6)正常水洗条件:a、Ⅰ效压力:0.04-0.06mpa。
b、真空泵真空度:450-550mmHgc、正常水洗不应少于4小时。
d、进效量应保持稳定,各效液位应保持正常,严禁蒸发器振动。
e、水洗结束后,停机时必须放空各效污水,并掏净罐底渣子3、水洗后转正常操作:(1)将出Ⅰ效、Ⅲ效的污水全部排入地沟。
(2)关闭温水阀门,开启黑液阀门,加入黑液,关闭温水门(3)逐步调整真空度到正常生产额定数值。
(4)逐步调整蒸汽、黑液流量恢复正常的数值。
(5)出效黑液浓度达到10B e′时送稀黑液槽。
达到正常浓度时,按规定转送相应的黑液槽6.2 清洗液的选择(1)7%碱液蒸煮。
(2)温水水煮。
七、操作注意事项7.1蒸发器紧急停机时,首先关闭进汽阀。
7.2蒸发器在通入蒸汽前,一定要排空蒸汽管路内积存的冷凝水,防止发生水冲击现象。
7.3板片内开始进汽时一定要缓慢操作,避免急加热造成板片振动。
7.4不得用过热蒸汽作热源。
7.5加热板片经长期运行,板片表面会沉积结垢。
这时为维持生产能力。
必须增加进汽压力,提高温度,当进汽压力高于0.3MPa(绝压)时,需停机检查板片结垢情况。
蒸发系统的仪表,自控装置必须定期校验,不准在失灵、失控状态下运行。
八、事故处理板式蒸发器和蒸发系统如不按操作规程操作,也有可能发生如下事故:8.1冒液事故:当液室液位过高时,液室沸腾产生大量泡沫,影响二次蒸汽品质。
处理方法:(1)检查液位和进效自控装置是否失灵。
(2)将液室液位调节在正常位置。
8.2干板事故:当液室液位过低时,循环泵出现气蚀现象,循环量急剧下降,板片表面沉积物烧焦,出效浓度急剧增大处理方法:(1)降低进汽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