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 题 音乐剧中的音乐

课 题 音乐剧中的音乐

课题音乐剧中的音乐
课时1课时
教学内容音乐剧中音乐的欣赏
教学过程
一、音乐剧中的音乐创作,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舞台表演艺术,
有许多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则。

音乐是音乐剧中的灵魂,音乐
标示了音乐剧的存在,而音乐剧也使得经典的音乐唱段得以
流传经久不衰。

音乐的出色与否决定了一部剧作能否成为传
世的经典。

让我们从音乐主题的选择、整体性、旋律性、戏
剧性、多样性等几个宏观的方面来看韦伯音乐创作的特点:
一.主题的选择。

韦伯的音乐剧创作非常注重题材的选择,他喜欢选择一些
具有严肃的社会意义、深刻的思想内涵,能引起人们内心普
遍共鸣的主题。

因为这样的主题极具戏剧性、冲突性;这样,
他的音乐创作就可以有很大的空间和自由度把戏剧性的剧
情用音乐连接起来。

比如在他早期的一部作品《耶稣基督超
级巨星》中,音乐剧取材于耶稣的生平事迹,对经文、人物、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心理探索,着力于民众与个人责任
感之间的冲突与摩擦。

在音乐方面,韦伯创新的将严肃的宗
教故事和前卫的摇滚音乐结合在一起,使它成为一部艺术表
现非常大胆,思想性也极为深刻的作品。

这也是他的第一次
重大尝试。

而《艾薇塔》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奇妙的混
合体,一个超越平凡人生活的女性。

如何从一个平民成为了总统夫人,这本来就是一个充满传奇的灰姑娘的故事,一下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猫》则是一个舞台奇观,从该剧一开始,它就用开场音乐告诉观众这是一部非凡之作。

他巧妙的用猫的世界来隐喻人类的社会,这是一次关于世界观和人生态度的探讨。

而在《歌剧院的幽灵》中他的音乐风格得到了全面生动的体现,这是一部惊险、充满悬念的音乐剧,这种类型的音乐剧最吸引观众。

这部音乐剧的构思同《猫》一样,是经过潜心思考的,这位大师始终关注着当代人们的喜好和追求,通过各种方式寻找适宜音乐剧表现的故事,他敏锐的目光使他一次又一次的发掘出能够触动世人心灵,引发人们内心深处激动和思索的主题。

在音乐上,利用故事发生的地点——歌剧院,来实现他一直以来梦想的创作形式,他使用了在严肃正歌剧中才会采用的音乐语言,不仅使用了大量的古典音乐,还在音乐剧中套入了歌剧唱段。

这些歌曲成功的刻画出一位可怕外貌下的幽灵所具有的善良人性的一面,和他在激烈的内心矛盾斗争中最终选择了光明的过程。

可以说,这部作品使韦伯成功的进行了艺术升华,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体现出韦伯对于音乐剧戏剧性的充分了解和音乐创作上深厚的功力。

二.整体性。

音乐剧的创作非常讲究整体性。

这是什么意思呢?音乐剧
讲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它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音乐是其中贯穿始终的线索。

从序曲到幕间音乐直至剧终谢幕的音乐,都需要有体现其整体性的音乐把它们完美的联系起来,一气呵成,使观众产生完美的整体感,而不是一首首毫无关联的歌曲大联唱。

韦伯无疑具有这种过人的整体把握能力。

从他的音乐剧中不难看出,作品的风格是一致的。

韦伯的音乐是流行、摇滚和美声的综合体,使用不同的音乐语言不仅拓宽了音乐剧的表现手段及范围,还巧妙的让人们接受了严肃题材的音乐剧也可以用轻松活泼的轻音乐甚至是摇滚乐来诠释的观念。

在配器上,他打破了管弦乐的限制,将电声乐器引入到音乐剧中,同时加入具有古典风格的合唱来渲染歌曲所要表现的内容,以此来加强作品的时代感和表现力。

要把这些不同风格的音乐语言统一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的不好就是不伦不类。

然而,在观众听来,韦伯是很善于处理这不同“种类”的音乐的,在他的剧中,不同的乐段和不同的场景、剧情珠联璧合,古典的、流行的、甚至是激进的摇滚乐都在同一部剧中依次亮相。

我们感受到的这种结合是非常自然、统一的,并没有牵强的感觉。

从演出的效果来看,观众并没有对这种尝试提出什么异议,反而是为他喝彩,可见他把这种看似矛盾的问题在他的音乐创作中巧妙的解决了。

这不由的让人产生一份敬佩之情。

对于韦伯来说,那是一种游走于古典与流行中的自在与从容。

三.旋律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