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赏析与大学生素质修养
学院:资环学院班级:采矿工程(订单)11-1班
姓名:王建宁学号:201101031529
摘要:音乐剧,是现代音乐舞台戏剧表演艺术的一朵奇葩。
其知识结构多样化,对其他艺术门类具有"高度的综合性"。
其以强烈的极富现代气息的娱乐性为外表特征,而内集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
从而实现在娱乐性的审美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完成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剧大学生素养高校
音乐剧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舞台戏剧艺术,包含了艺术门类中绝大多数品种,如音乐,舞蹈,戏剧,诗歌,绘画, 甚至电影,魔术等,是20 世纪最重要,发展最快的一项文化成果之一。
音乐剧赏析课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选修课程,通过音乐剧赏析课堂教学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了解音乐剧艺术的基础知识,感受世界经典音乐剧作品的艺术内涵, 充分体验音乐剧综合性的艺术文化,了解和学习不同的艺术门类及相关知识,进一步完善,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而音乐剧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对其他艺术门类高度的综合性以及使这一特性得以尽情发挥的强大娱乐功能,使音乐剧在大学生中颇受欢迎,因而音乐剧赏析对大学生的素质修养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音乐剧知识结构多样化和对其他艺术门类的"高度综合性",为大学生广泛了解各艺术门类提供学习动机和热情,"高度综合"地培养大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美的能力"。
当我们将音乐剧视为一个整体时,"它的构成元素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艺术品种:
从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到幽默艺术,滑稽表演,服装设计和声光艺术,甚至还涉及到了电影,杂技,魔术等等。
" 音乐剧的知识结构是由多门相关学科知识及多种艺术门类共同建构的。
而"从艺术构成学的角度看,音乐剧正是在整体上综合了话剧,歌剧,舞剧这三种综合性舞台戏剧样式的表现优势而成为一个更高层次的综合艺术的,因此可以说,它是综合的综合,是继一度综合后的第二度综合,是对综合艺术的再综合。
"这成为我们视音乐剧具有"高度综合性"的理论依据。
综合了多种艺术门类和艺术因素的音乐剧,涵盖的知识,信息的广度和密度是其他艺术无可比拟的。
如此众多的艺术品种在不同程度上被融汇于一剧,使音乐剧发散出无穷的艺术魅力。
对音乐剧充满了好奇,渴望了解音乐剧为什么具有这般的魔力,而成为推动他们认识事物,探索事物的内在动力,使大学生热切地关注到音乐剧所包容的相关知识系统,使他们充满热情地自发了解欣赏各类艺术品种,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高度综合"地培养大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学生都讲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社会,健全的心理品格,良好的内在气质,浓厚的形象意识,对当代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
能否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当时代发展需要的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面临的紧迫问题,它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三,"吸纳人类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在娱乐性的审
美过程之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全面"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文中提出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这四项基本要求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
顺应国际教育形势的进步,国家教委曾多次提出,要把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作为面向21 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探索,即实行人文素质教育。
在高校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多种形式的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促进受教育者通过自身的内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的教育。
"爱"是音乐剧中永恒的主题。
只要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情感,在西方音乐剧的各类剧目中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
人与人之间的亲情,爱情,友情等最淳朴,最美好的情感在诸多经典剧目,这同样会让大学生在欣赏艺术的同时认识和体会到各种情感的珍贵。
综上所述,通过观赏蕴含人文教育意义的音乐剧佳作,使大学生在极富现代气息的娱乐与审美过程之中获得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及高度综合的审美能力,帮助大学生们实现主动地关切人的命运,尊严和价值,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肯定和塑造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用剧中爱,善,美等教育主题的价值内涵来丰富大学生的情感,让大学生对人生有更丰富的体验,给他们对道德生活的向往;教会他们理解亲人之爱,故乡之爱,教会他们用爱的眼光看待世界,教会他们以爱美的心,完善对自由,对幸福,对人生的理解,从而成为更加合格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因此,音乐剧赏析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以及素质修养的提升都
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塑造人格美人格美,指人的思想品格,道德情操和聪明才智的美,是现实性和理想性的统一。
理想的人格是一种完美的人格,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体现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
无论是中外文学名著还是戏剧,电影等文艺载体中展现的高尚的思想境界, 精神境界,政治品德,道德情操等对大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力,都是一种高尚的境界和行为的自然渗透和体现。
都能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在润物无声中受到影响。
回顾这十年中先后在全国各高校举办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周,"让京剧走向青年","青春的节拍"等多种形式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都使各高校的大学生们在欣赏艺术美的同时,被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可敬,可爱和可信的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所敬佩。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思想最为活跃,求知欲最为强烈,情感最为丰富和敏感的一个群体,在欣赏高雅艺术的同时,是最容易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和强烈的感情共鸣——培养才能美。
当代大学生要博学多才,要具备相对齐全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各种知识,还要具备至少一种以上的艺术才能或较高的艺术鉴赏水平。
现实生活表明:思想的空虚和知识的贫乏形影不离,智慧和觉悟与学问难舍难分。
十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上海各高校的大学生每每在欣赏诸如京剧,芭蕾舞,昆曲,交响乐,民乐等高雅艺术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为艺术工作者出色的表演才华发出由衷的赞叹和敬佩。
大学生在欣赏高雅艺术过程中,都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能博得社会的认可和人们的尊重。
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愈臻完善。
通过欣赏和领略艺术
工作者的精彩表演,许多大学生领悟到:人的才华越多,水平越高,对社会的贡献就会越大。
他(她)也就会赢得人们的信赖和尊敬。
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不仅得不到发展,甚至生存都会成问题。
"一定要像艺术家们一样,做个有才能的人。
这也许是很多大学生在赞赏艺术家的精彩演出之后产生的一种迫切的心愿吧。
——铸造行为美行为美是指人们在良好动机的驱使下,以身作则,为人表率,以非权力的影响力激励他人产生效仿意识而产生美感的一种行为。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大学生在欣赏高雅艺术,为艺术工作者的精彩表演鼓掌喝彩的同时,都会对诗人冰心的小诗所揭示的哲理产生感同身受般的领悟: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 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多少艺术工作者,为练就一招一式,经年累月地艰苦磨练。
多少艺术大家是吃了许许多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经历了多少次的失败和挫折才终于成就了今日的辉煌。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嚼得菜根,百事可做"。
平时,一些大学生对这些耳熟能详的道理往往不以为然,然而,在欣赏和赞叹艺术家们的惊人才华时, 大学生们的心被震撼了。
平时不经意间养成的一些懒散,放纵,害怕艰苦等坏习惯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艺术家们以自己在台上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大学生们,许多来上外等高校演出的艺术家们成为了大学生自觉效仿的榜样。
这样,大学生在自己的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和校园各项活动中就会心甘情愿地乐于投入,倾注自己所有的热情和创造力,发挥出自己的潜能。
而许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和抗挫折的心理承受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提高和强化。
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人们发现,感受,鉴赏以至创造美的能力,即对各种事物的审美价值进行分辨,品评时所必需的感受力, 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
它是一个综合结构,是欣赏力与创造力的有机融合,是人类独有的能力。
一个人的审美能力的高低,制约着其情感的丰富程度和精神境界的高低。
大学生较高的审美能力是其深厚素养的集中体现,是其审美观成熟与否的主要标志。
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十年来,在情趣高雅的文化艺术氛围熏陶下,上海各高校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有了一种"审美的敏感"和"统摄力",较之过去,不少大学生发现美的眼光开始变得敏锐了;区分美的水平开始变得准确了;鉴别美的水平也开始让人刮目相看了。
参考文献:1.《音乐剧之旅》周小川肖梦等著
2.《歌剧概论》钱苑林华著上海音乐剧出版社
3.《论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素养培训》黄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