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滨海火山地质公园为龙头创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关于漳州滨海火山地貌国家地质公园的调研报告今年3月下旬至5月下旬,漳州市政协和漳浦县政协联合组成调研组,在市政协副主席沈元坤的带领下,对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香山、林进屿、南碇岛、牛头山以及周边的菜屿列岛、抽象画廊、赵家堡、六鳌古城等旅游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又学习借鉴外地的经验,进行了多次的座谈、讨论和分析研究,大家一致认为:世界罕见的漳州滨海火山地貌国家地质公园火山遗址和菜屿列岛、六鳌崂岈山海蚀地貌景观,其自然景观资源极其丰富;保存完整的赵家堡、诒安城、镇海卫、六鳌古城等一批明、清古建筑群,具有深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正在实施的林进屿、香山景点、牛头山开发建设项目构筑了社会旅游资源。
因此,以漳州滨海火山地貌国家地质公园为龙头,整合周边自然、人文景观,创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漳州滨海风景名胜区(暂定名),是打造漳州旅游品牌的最佳选择,也是支撑我市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重要体系。
一、漳州滨海风景名胜区资源环境评价漳州滨海风景名胜区地跨龙海、漳浦、东山,东临台湾海峡,北邻厦门以及漳州港区、厦门大学漳州分校,南接广东汕头经济特区,海岸线长近300公里,由三个半岛(古雷、六鳌、整尾)、多个海湾、多个岛屿构成,有很好的地理优势和客源优势。
主要有海蚀火山筒景观、火山喷气口群--海蚀埋藏型熔岩湖景观、海蚀玄武岩特大型柱状节理景观、花岗岩球状风化海蚀天然“抽象画廊”景、海蚀特型风动石群景观五大奇观和以赵家堡为主体的闽南古文化遗产,构成滨海地质公园、滨海奇石公园、滨海风动石公园和古民居大观园。
总体上可概括为:“风景资源规模大、景点多、景观特色突出,配套景观丰富,景区文化观赏价值较高,环境质量优良”。
具体体现:1、罕见的海蚀火山地貌景观是漳州滨海风景名胜区的龙头漳州滨海火山地貌国家地质公园是我国第一批11个国家地质公园之一,面积100多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20多公里,主要分布在牛头山、林进屿、南碇岛、香山等。
1999年经中国科学院、成都地质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等一批火山地质、旅游地学专家考察,确认距今2644万年至410万年,在漳州滨海地区曾经有三期十五次的火山喷发,最终形成了四种世界罕见的火山地貌景观:(1)牛头山古火山口海蚀火山筒景观——“火山盆景”。
它是该玄武岩带所发现火山口中保存最完整、最奇特、最典型的火山口,形如向东北开口的椅状,剖面上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这种从口到颈(管)保存完好,特别是由放射状、柱状节理组成的火山颈景观属国内罕见。
(2)林进屿火山喷气口群——海蚀埋藏型熔岩湖景观。
整座岛完全由火山熔岩类玄武岩组成,在地质作用蚀变过程和构造运动的作用下,部分玄武岩形成壮观的柱状节理。
经风化剥蚀作用与海蚀作用形成今日神奇的景观。
岛上最具典型和最具科研价值的是火山喷气口群、火山口、火山堆积剖面和柱状玄武岩等。
(3)南碇岛海蚀玄武岩特大型柱状节理景观---“熔岩石林”“熔岩珊湖”。
140万根玄武岩特型柱远观如一排黛丝垂挂于海岛崖壁上,近视则如无数巨柱擎天。
被水平节理截成的台地上,每一柱状断面状如鳞片,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光。
(4)前湖湾古森林遗迹,距今8000多年。
大部分保留完好的古森林炭化遗迹,据考察出现的植物种类有侧柏、柏木、水松、杉木、厚皮香、阿丁枫、黄樟、紫楠等8个树种,属热带、亚热带植物种群,是研究近代海陆变迁的重要科学考察基地。
(5)香山熔岩锥景点,是观赏大海、日出、海湾沙滩的最佳地方。
香山海滩上有一系列圆形、椭圆形、串珠状的喷气口,有玄武岩脉、海蚀洞、海蚀崖等一大批独特的地貌景观。
地质公园还有一大批独特的地貌景观,如火山喷发间断面、火山集块岩、“西瓜皮”构造、地幔深源包体玄武岩、海蚀“天桥”“一线天”、海上“兵马佣”等景点,形成了形态多样、惟妙惟肖的奇石群。
2、漳州滨海风景名胜区还拥有奇特的海蚀花岗岩地貌景观风景名胜区内的菜屿列岛拥有一群特型风动石,其中红屿海岛上18×10×8(米)“窃蛋龙”巨型风动石是目前已知的全国最大的风动石,沙洲岛上全国仅有的巨型20×6×8(米)的“涌动石”(海浪拍石,巨石晃动)8×5×4(米)的“龙蛋”风动石和10×2×1.6(米)的“沙鱼石”(造型)。
外加六鳌崂岈山海蚀奇石地貌和花岗岩球状风化石形成的“抽象画廊”等自然景观均具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3、海岸堆积地貌形成的风景沙滩景观是漳州滨海风景名胜区的休闲精品滨海风景名胜区沿海的崎沙湾、后蔡湾、江口湾、将军湾、大澳湾等多条沙滩,大多呈新月形,沙滩坡度小、砂粒匀细雪白、不含泥质,而且周围环境没有污染,近海没有鲨鱼骚扰等优越条件。
滨海风景名胜区沙滩的主要特征是规模大、品质超群和风景秀丽,是我国风景沙滩规模最大、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著名旅游地学专家陈安泽等专家认为“是中国东、南海岸线上最好的黄金海岸”。
4、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滨海风景名胜区的配套资源二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赵家堡、诒安城和六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形成一个集中而又连续的文化旅游线路:赵家堡是赵宋王族后裔,于明万历年间聚族而居400年的城堡,其建筑规模恢宏、布局立意独特、文化内涵丰富;诒安城有保存完整、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的城墙和古建筑群,而且倡建主人又与台湾历史关系密切。
同样,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蓝廷珍府、明代“四大卫”之一的镇海卫、390年前建造的用于讲授《易经》的黄道周讲学处—石构“天地盘”、黄道周墓、三圈四层圆土楼—锦江楼,和建于六百年前且保存较好,拍摄“阴阳界”、“欢乐英雄”、“康熙王朝”等著名电视剧的主要外景地的六鳌古城,都具有观赏、游览、考古价值。
5、滨海风景名胜区还具备了社会旅游资源优势(1)厦门滨海火山风景区开发公司投入2000万元,启动林进屿---香山景区的开发建设;2002年济南园林建设集团加盟这一项目的开发建设;以及龙海市投入1000万元对牛头山基础设施的建设;地质公园将于10月1日开园。
(2)成功举办四届海峡两岸花博会的马口花博园已投入资金8700万元,正申报列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园。
(3)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的世界最大的茶博物院---天福茶博物院,于2002年元月正式营运,并正式申报4A旅游区。
(4)漳诏高速公路将于2003年初竣工通车。
(5)华安二宜楼、南靖田螺坑土楼群申报世遗过程中也给漳州旅游带来名气和人气。
(6)东山4A旅游开发区起点较早,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具备一定知名度。
6、漳州滨海风景名胜区各景点可形成的旅游路线(1)构成“市区——花博园(马口)——天福茶博物院(盘陀)——抽象画廊、六鳌古城——赵家堡、诒安城——香山——牛头山——镇海卫(隆教)——南太武——市区”的陆地旅游环线。
(2)构成“牛头山——林进屿——南碇岛——菜屿列岛——东山岛”的海上游轮对开旅游复线。
二、存在问题1、大旅游观念淡薄:各级政府对发展旅游产业重视不够;全社会办旅游的“大旅游”观念尚未形成;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的地位不突出;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精品意识;景点多元管理、相互支持不足;旅游整体形象宣传不力。
2、旅游设施建设不完善:景区进入性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景区内水陆交通条件差;旅游资源分散、规模小,导致缺乏吸引力;“吃、住、行、购、娱、游”的旅游六大要素未能综合开发并形成配套,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3.管理服务水平不高:我市旅游企业规模小,服务设施不配套,旅游接待服务体系有待完善,行业管理力度较弱,综合服务水平不高;缺乏高层次、多元化的旅游专业队伍,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队伍数量少、素质不高,服务质量不尽人意。
三、对策研究1、统一认识、突出精品、以点带面我市旅游资源丰富,但需要加以整合,突出精品、培育精品、龙头带动。
漳州旅游的精品,就是把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和周边自然、人文景观整合,创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漳州滨海风景名胜区。
漳州滨海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不仅美学价值高、文化内涵深邃,而且具有较高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意义,资源品质集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属国家一级景观珍品。
同时,风景区环境质量优良,资源生态容量很大,具备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环境优势,具有国家级竞争力。
可与美国黄石公园、日本富士山、法国维希、爱尔兰巨人堤以及黑龙江五大连池、台湾阳明山、大屯山、彭湖列岛等火山旅游区相媲美。
因此建议:(1)各级政府及旅游管理部门要有大旅游的全局意识,以地质公园为龙头,集中精力创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带动整个漳州旅游业的发展。
(2)要将创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列入我市“十五”计划中,把旅游产业作为漳州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加以扶持。
(3)风景区要以“奇特、罕见、壮观”为特色,建成具有浓郁滨海特色的,以自然风光为主、兼有人文景观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需要有统一的命名来创建名牌。
(4)明确客源市场定位,即对内“发展潮汕厦,主攻深福泉,拓展珠浙沪”,对外“巩固港澳台,辐射东南亚”。
2、统一规划、加强建设、强化保护(1)制定规划。
要加快制定漳州市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漳州市旅游产业总体规划,以便指导各景点、景区详规的制定。
创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首先要对风景区的自然、人文资源进行全面的普查,并对自然景观效果、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利用程度、交通食宿、沙滩休闲的适宜程度以及食品供应能力、游客接待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二是规划中要考虑当地农村的社会特点,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文化的繁荣;三要按照漳州市旅游总体规划编制景点的详规,所有规划设计必须按照有关程序上报有关部门并通过专家评审;四要根据国家重点风景区保护条例和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管理原则,确定划分景区级别和保护级别的原则、保护范围和保护对象,制定地方性的法规和采取强有力的可操作性的保护措施,制止乱开采、乱开发,维护自然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
(2)开发建设。
A、一切建设要严格按规划进行。
各景点在开发过程中,要禁止未经规划进行施工建设,破坏自然景观;禁止不按规划进行任意建筑,破坏景点的规划布局;杜绝边规划边实施,以致影响整个风景区的开发建设的现象。
B、鼓励多元化投资,改变投入不足的现状。
建议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旅游产业投资环境,采用市场运作,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引导各种经济成份参与大旅游的建设和管理。
如漳浦县把规划、开放的旅游资源大胆推向市场,在坚持景区开发资源权属不变情况下,引资建设滨海地质公园;桂林市将开发成精品的五个旅游景区的经营权,由一个集团公司承包管理等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C、提高旅游景区进入性。
进入滨海风景名胜区的大部分道路崎岖不平、难以通行,如牛头山至香山之间的道路,造成旅游景区进入性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