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复习课教学案(十九)
一、课题:三次科技革命、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二、范围:九上第14、20课九下第14、15、16、17课
三、目标要求:见中考说明
四、考点分析
1、三次科技革命是每年中考必考的内容,重点考查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和成果。
2、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常见考点:(1)冷战政策的含义、开始的标志、表现和结束的标志,北约和华约的成立,两极格局的形成标志。
综合考点有:现代史上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
(2)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表现和影响,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措施等。
(3)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和趋势,影响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3、2011年热点预测:(1)三次科技革命与最新时政热点的结合,如2011年的重大科技成就或2010年世博会等。
(2)杜鲁门主议:2011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60周年。
(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积极表现。
中国如何兴利除弊?
五、基础知识(自主识记)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
1、时间:____________;
2、首发地:__________;
3、开始的标志:__________;
4、标志:_______________;
5、成果:①机器:__________;②动力:__________;这一动力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
铁路交通迅速发展,对人类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工业革命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
1、时间:__________;
2、走在前列的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始的标志(或标志):__________________;
4、主要成就(成果):①新能源:__________的发展和利用,使人类历史进入“__________时代”。
②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1879年发明_________,为世界带来光明。
③汽车的发明:_________,对人类的影响:__________。
④飞机的发明:__________,对人类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
1、时间:__________;
2、标志(领域):____________;
3、主要成就:①__________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
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标志:__________。
②生物工程:a.基础__________;b.核心__________。
而在基因工程的发展中,__________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4、特点:第一,_____________;第二,__________;第三,__________。
5、影响:①推动__________②引起了__________,从而推动了__________。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政治格局
1、两极格局:(1)冷战政策:a.含义:__________________。
b.开始的标志:_____年__________出台。
c.表现(行动):政治上__________出台,经济上推行__________计划,军事上建立__________组织。
d.苏联在军事上的应对措施:成立了__________组织。
2、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1)出现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一超指__________,多强指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
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还没有定型,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2)影响多极化方向发展因素:a.“多强”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__________的重要力量。
b.决定多极化的决定性因素是__________。
c.美国对多极化趋势挑战,如1999年的__________的战争。
3、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P9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经济格局
1、经济全球化趋势:(1)出现时间和原因:20世纪八九十年代,______________。
(2)含义: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3)具体表现: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1995年1月1日__________,这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4)影响:利____________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应对全球化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国融入全球化表现:例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堂检测
1、长期以来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使人类告别了蜡烛与煤油灯的时代()
A、瓦特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
D、牛顿
2、19世纪初,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给人们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意义是( )
A、迅速扩大了人类的生活和交往范围
B、促进了现代工厂的建立
C、极大提高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D、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
3、1956年7月13日,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在中国诞生,请问世界上第一部汽车诞生在哪一个国家,被誉为“汽车之父”的是谁()
A、美国、瓦特
B、德国、西门子
C、美国、卡尔·本茨
D、德国、卡尔·本茨
4、1914年~1938年的25年中,资本主义平均年增长率不到 1.7%;战后从1946~1970年的25年中,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率高达6%左右。
这最能说明()
A、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
B、第三次科技革命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C、第三次科技革命比第二次科技革命进步
D、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发展的时间一样长
5、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与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创造发明无关的是()
A、在家打电话
B、打的上班
C、搭轮船过江
D、坐飞机旅游
6、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主要的发明是()
A、珍妮纺纱机
B、火车机车
C、改良蒸汽机
D、汽船
7、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
A、原子能技术
B、计算机技术
C、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
8、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变成战后公开敌对关系始于()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北约建立
D、华约建立
9、地区冲突是威胁世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地区冲突的典型事件是()
A、古巴导弹危机
B、美国侵略越南战争
C、科索沃战争
D、苏联占领阿富汗
10、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
以下事件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B、两极格局的形成
C、杜鲁门主义盛行
D、苏联解体
11、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没有不利的一面
B、存在着许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
C、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D、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12、阅读材料
半个月后,苏联的斯大林、美国的罗斯福和英国的丘吉尔,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商议战后事宜。
一个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
然而,这幅政治版图不久便被画上了新的标志。
一年后,丘吉尔说了这样一句名言:“一道铁幕已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
”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六十年过去了,世界格局再一次出现了深刻的变化。
请回答:
(1)“一个新的世界格局”指什么格局?为什么说“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2)“六十年过去了”,世界格局发生了哪些深刻变化?
(3)面对世界变局,你认为正在崛起为世界大国的中国,应当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