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综述
胡经国
金属锂(Li)是稀有金属家族的重要成员,21世纪的能源新贵,也是工业制造的高精材料,被誉为21世纪金属元素明星。
地球上,陆地硬岩、盐湖卤水、海水锂资源丰富。
锂和锂盐产品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用途。
锂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拟综述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简况,作为科普作品奉献给读者。
锂和锂盐的应用
稀有金属锂(Li)能够成为21世纪金属元素明星,是因为它具有三大特性:轻、软、高能量。
锂是金属元素中最轻的元素,比重仅为0.534。
金属锂呈银白色,是一种既轻又软的高能量金属,因而锂和锂盐产品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用途。
锂和锂盐主要应用领域是可控热核聚变反应堆、现代信息产业和锂电池等。
现已涉及人们日常生活领域,如电视机、电脑、洗衣机、电冰箱、厨房用品等。
并有可能成为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材料。
利用锂的可控热核聚变反应堆发电,具有效力高、价格低、安全易控制、放射性危害小等优点。
用1克锂能释放出3400千瓦小时的能量。
把氢氧化锂加到电池中,可以提高电池寿命5~10倍。
锂电池常被用在人造心脏起搏器上,可十几年不更换电池。
锂被专家称为“金属味精”。
在其它金属中加入适量的锂,就能改善这些金属的性能。
例如,锂铝、锂镁等轻合金,具有加工性能好、延展性大、抗腐蚀性强、抗高速离子、穿透能力大等特性,被广泛用于人造卫星、宇宙飞船、高速飞机的结构制造。
又如,用碳酸锂制造的微晶玻璃,其强度超过了不锈钢。
再如,溴化锂可以代替污染大气的制冷剂氟利昂,制冷效果能提高15%。
用锂和锂化物制成的高能燃料,具有燃烧温度高、速度快等优点,是火箭、飞机、潜艇等的必备燃料。
锂盐还可用作化肥。
锂盐化肥能防止农作物腐烂和黑锈病。
锂盐还可用于陶瓷、润滑油、医药、橡胶等多种产品的制造。
世界上应用最多的锂矿物是碳酸锂和锂铝硅酸盐矿物。
它们主要用于玻璃
和陶瓷工业。
在玻璃工业方面,锂矿物广泛用于电视机和电脑监视器显像管面板、耐高温玻璃器皿、玻璃纤维、乳白色玻璃和硅酸硼玻璃等。
在玻璃中,锂的主要作用是充当助熔剂,从而降低熔化温度,降低燃料成本,同时还能改善玻璃的粘度和热膨胀性。
在陶瓷工业方面,锂可以降低热膨胀性和焙烧温度,改善产品品质和降低能耗。
另外,在铝生产工艺中,将碳酸锂加入铝电解还原槽冰晶石浴池中,碳酸锂转变为氟化锂,可以提高电流效率,节省能耗3%~10%。
锂还可以降低含氟盐的挥发性,使其满足当地大气排放标准的要求。
地球上锂资源概况
在地球上,锂资源主要来源于陆地硬岩锂矿物提锂、盐湖卤水提锂和海水提锂。
据报道,在全球范围内,已探明富含锂的盐湖卤水资源丰富,且很少被开发利用。
中国的盐湖卤水资源也很丰富。
中国锂资源集中于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等地盐湖中。
青海柴达木盆地内有33个盐湖。
在这里,氯化钠、氯化钾、镁盐、氯化锂、锶矿、芒硝等盐湖矿产储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最重要的钾肥和锂盐系列产品生产基地。
1997年,青海就已探明锂资源达千万吨。
2001年,青海在东台吉乃尔盐湖新增氯化锂储量50万吨,相当于新增了一个大型锂矿床。
到2004年,青海锂资源占全国的96%,占全世界的64%,主要集中在柴达木盆地内的盐湖地区。
据报道(2006),西藏扎布耶盐湖已探明碳酸锂储量100多万吨。
扎布耶盐湖是一个锂、硼达到大型、特大型,钾、溴和铯等分别达到中型和大型规模的特种盐湖。
含锂品位居世界盐湖前列,具有世界上少有的天然碳酸锂资源和高锂贫镁的特点。
科学化验表明,海水中的元素超过80种。
其中,约有17种元素,如铀、锂、氚、钾、碘等陆地上稀缺的元素,具有潜在的战略意义。
据海洋学家估算,海水中含有2470亿吨锂。
海水锂资源十分丰富。
锂和锂盐产品的开发利用
人类首先从陆地硬岩锂矿物中提取锂。
目前,主要从盐湖卤水中提取锂。
从海水中提取锂尚处于科研和试验阶段。
一、陆地硬岩提锂
过去,锂盐产品主要靠在陆地硬岩中开采锂矿物获得锂精矿,然后经过冶炼和深加工形成锂盐系列产品。
中国陆地锂资源丰富,锂工业发达,生产规模最大的是新疆有色金属工业公司的锂盐厂,产量占全国80%,居亚洲第一、世
界第三,为中国锂盐出口创汇基地。
二、盐湖卤水提锂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少数西方国家掀起了一场锂盐原料革命,即从陆地硬岩提锂转向盐湖卤水提锂。
1996年,盐湖卤水提锂试验成功。
部分低成本锂盐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改变了锂盐国际市场的格局,迫使各国调整国内锂工业结构和布局。
盐湖卤水提锂工艺简单,成本低,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显著,是世界锂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
面对世界锂盐原料革命,据认为,中国应采取的对策是:调整锂盐工业结构;加快盐湖卤水提锂试验和建设步伐;实施多品种、深加工战略;拓宽锂盐应用领域,稳定国内市场,逐步开拓国际市场。
2000年,中国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东台吉乃尔盐湖,攻克了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分离镁锂、提取锂的技术难题,掌握了从高镁盐湖卤水中提取锂的关键技术,获得了大量进行相应工业生产的技术数据,为锂资源系列产品的最终大规模开发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改变中国锂产品原料主要依靠进口的状况。
据报道(2001),“东台盐湖锂矿年产50万吨碳酸锂试验”这一科技攻关项目的成果包括:盐田富集钾盐和浓缩锂试验运转成功,首次修建成功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盐田,按预定盐田工艺路线稳定运行2年,制得合格的钾盐中间产品和富锂原料卤水6000吨,发明了从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提取锂盐的新技术,设备配套合理,达到年产100吨碳酸锂的生产能力。
2003年,青海投资开发西台吉乃尔盐湖和团结盐湖的卤水资源。
西台吉乃尔盐湖蕴藏有308万吨氯化锂、163万吨氧化硼和2656万吨氯化钾。
计划建设一个年产3.5万吨碳酸锂、100万吨硫酸钾和3.5万吨硼酸的大型现代化工企业。
团结盐湖蕴藏有氯化镁3046万吨、氯化锂2.7万吨、氧化硼6.3万吨。
2004年,在青海,一项在不使用化学试剂提锂的基础上,通过使用粒状吸附剂来获取纯度高达99.4%的碳酸锂和氯化锂的科研项目获得成功。
该项科研项目获得了“高镁锂比卤水提取碳酸锂资源”和“氯化锂具有选择性的吸附剂”等多项国际专利,成功地从察尔汗盐湖卤水中提取了纯度高达99.4%的碳酸锂和氯化锂,达到了世界同类产品最高纯度。
该项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该项技术的空白,为下一步锂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底,年产200吨碳酸锂工业试验项目通过验收。
该项目在察尔汗盐湖高镁低锂卤水中,采用吸附法提取锂,锂回收率达到70%以上,产品纯度达到99%。
2006年,在西藏扎布耶盐湖,成功开发出富锂卤水盐田制备与控制技术,太阳池积热沉锂结晶工艺优化技术,获取浸泡选矿的关键工艺参数,仅通过太阳能,不添加任何化合物,就实现了从盐湖卤水中低成本提取高品位碳酸锂精矿。
这一工艺优化技术,为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区实现提锂产业化,奠
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当年在西藏建成的中国第一条盐湖提锂整套工业生产线,试运行1年,生产出品位达70%的锂精矿1750余吨,占国内需求总量的16%。
2007年初,西藏扎布耶锂资源开发产业化示范工程通过验收。
该项工程建设形成了扎布耶锂矿年产7128吨75%碳酸锂精矿的产能,扎布耶锂厂年产5000吨锂盐(折合碳酸锂计算)的产能。
该项工程的验收,标志着中国首次实现从盐湖中提锂的工业化生产,并开始从高成本的硬岩提锂转化为低成本的盐湖提锂;标志着中国碳酸锂将从主要靠进口到自给自足,并走向出口创汇。
另据报道,世界上少数西方国家、智利和阿根廷等国建有锂产品生产线。
2007年4月12日编写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