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自筮.未志 第39卷第4期_专题综述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王鹏博,郑俊超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长沙410083 摘要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无记忆效应、工作电压高以及安全、长寿命的特点。本文回顾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史, 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总结了锂离子电池的特点,综述了目前锂离子电池常用的正、负极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最 后分析了锂离子电池目前T--z- ̄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解质 

直以来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造成严 重的环境污染,并必将带来能源枯竭的问题。如 今,人类正积极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如光能、潮汐能、水能、风能和化学电源(电化 学电源)。电化学电源因其易于将能源储存与转 化,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最常用 的电化学二次电池有铅酸电池(1ead acid)、镍镉 电池(Cd/Ni)、镍氢电池(MH/Ni) ̄D锂离子电池 (1ithium—ion battery1四种。其中,锂离子电池具 有比能量高、无记忆效应、工作电压高、安全、 寿命长及循环性能好的优点,被广泛用于电动汽 车、电子设备以及储能设备中I”。 1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 按照时间进程,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可以分 为以下阶段:锂离子电池产生阶段(1950--1980 年)、锂离子电池快速发展阶段(1980--2000年)和 锂离子电池发展的新阶段(2000年至今1。 1.1锂离子电池产生阶段(1950--1980) 日本是最早开展锂离子电池研究的国家之 1975年,三洋公司开发了Li/MnO 电池,随 十通信作者,E.mail:jczheng@CSU.edu.cn 后锂二次电池开始量产。在充放电过程中,作为 负极的金属锂容易产生枝晶造成电池短路,引起 爆炸等安全性问题,因此早期锂离子电池发展缓 慢。2004年日本松下电器制备出以碳氟化合物 为正极材料的Li/(CF) 电池『2】。美[ ̄Argon实验室 研究的熔盐锂离子电池,采用Li—Al合金作为负 极,FeS ̄IIFeS,为正极 J。 

1.2锂离子电池快速发展阶段(1980--2000年) 1 980年,Armand[4 提出以可嵌入式材料替 代金属锂作为电池负极材料,体系中锂离子可往 返嵌入脱出,这种概念的电池被形象地称为“摇 椅电池”。“摇椅电池”创造性的设计,避免了 锂金属作为电池负极形成锂枝晶所引发的安全问 题。 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寻找可 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在 1 980年,Goodenough教授 艮道了层状结构材料 LiCoO,,层间可以供锂离子嵌入脱出。随后, SONY公司最早开发了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使 用LiCoO,作为正极材料和碳作为负极材料 】,极 大地推动了锂离子电池商业化的进程。 

283■■_ ch nese 。u na.。 Na u e I v。 .39 N。.4 l REvIEvv ARTIcLE 1 997年,Goodenough教授 _义报道了磷酸铁锂 材料,其特性可以满足动力锂离子电池的要求,往 容量、循环性能和安全性方而都【IJj显捉高。 1-3锂离子电池发展的新阶段(2000年至今) 2000年以后,锂离子电池发展进入新阶 段,日前正极材料研究较多的有尖晶 状的 LiMn,04,层状的LiNi,.xCO 0,、LiMn Co 0,、 LiNilI】Mn 0,、LiNi J? ,,富锂材料和聚.'-XCo Mn 0 离子型材料LiMP0 (M为Fe、Mn、V等);负 极材料研究较多的有碳基材料、硅基材料、锡荩 材料和钛酸锂等。除此之外,对锂一硫电池、锂 空气电池和金属锉负极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An 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图1 要由能够发乍口J.逆脱嵌 反应的 负极材料、能够传输锂离f的电解质和 隔膜组成。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活性物质中脱 出,在外电压的驱使下经电解液向负极迁移,嵌 入负极活性物质中, 时电了经外电路由 极流 向负极,电池处于负极富锂、正极贫镡的高能状 态,实现电能向化学能的转换;放电时,锉离了 从负极脱嵌,迁移 正极后嵌入活性物质的晶格 中,外电路电子由负极流向lL极形成电流,实现 化学能向电能的转换『8]。 

图1钊 离fIU池充放f 过 ,J÷盥 如果以LiCoO,为正极,石 化的碳材料为 负极,则锂离子电池表达式为: (+)LiCoO2ILiPF6一EC+DMC]C,(一) 正极反应为 LiCoO2 皇 些 Li l CoO2 Li e一 负极反应为 

C,, Li + e一 皇些 Li C 电池总反应为 

LiCoO2+C,, 垡 LiI_ CoO2+Li C,, 

3锂离子电池的特点 钭l离子电池之所以得剑迅速的发展足由J 同钳酸电池(1ead acid)、镍镉电池(Cd/Ni)和镍 电池(MH/Ni)相比具有更优的性能(图2)。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优势 要有以卜方 : 二]二[1圜 Energy density/(Wh·kg ) 图2 离rlU池 其他儿币1 r常J}J 『久IU池能量 的比较 (1)比能量岛。锂离子电池的质量比能}f=;=足 镍镉电池的2倍以I ,是铅酸电池的4俯,即同样 筮.未志 第39卷第4期_专题综述 储能条件下体积仅是镍镉电池的一半。因此,便 携式电子设备使用锂离子电池可以使其小型轻量 化。 (2)工作电压高。一般单体锂离子电池的电 压约为3.6 V,有些甚至可达到4 V以上,是镍镉 电池和镍氢电池的3倍,铅酸电池的2倍。 (3)循环使用寿命长。80%DOD(放电深度)充 放电可达1 200次以上,远远高于其他电池,具 有长期使用的经济性。 (4)自放电小。一般月均放电率1O%以下, 不到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的一半。 (5)电池中没有环境污染,称为绿色电池。 (6)较好的加工灵活性,可制成各种形状的 电池。 当然,锂离子电池也有一些待解决的问 题,例如锂离子电池内部电阻较高,工作电压变 化较大,部分电极材料( ̄FILiCoO,)的价格较高, 充电时需要保护电路防止过充等。 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按照其组成材料的 晶体结构【】叫类型来分,可分为:层状氧化物 LiMO,(如钻酸锂、镍酸锂、锰酸锂等)、多元复 合的氧化物、尖晶石型LiM O (如锰酸锂等)、聚 阴离子型化合物(如磷酸铁锂、磷酸钒锂、磷酸 锰锂等)和富锂材料等。 4.1层状氧化物钴酸锂LiCoO2 钻酸锂材料的结构为理想的。【一NaFeO 层 状结构。根据计算,钴酸锂材料的理论比容量 为274 mAh/g。在应用中其实际比容量可达140 mAh/g;在较高的充电电压下,其比容量可达到 200 mAh/g。钴酸锂在作为正极材料时,其作为 骨架作用帮助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的过程比较稳 定。根据统计,在钴酸锂材料充放电过程中约有 50%的锂离子会进行可逆的嵌入和脱出。锂离子 从钴酸锂材料中过度的脱嵌,会对材料的本体结 构产生影响,使其稳定性和循环性能降低。 钴酸锂材料是目前最成熟的锂离子电池正 极材料。钻酸锂材料具有充放电性能稳定、材料 易于合成的优点,但是钴资源匮乏,价格比较昂 贵,这是限制钴酸锂材料更大规模使用的主要原 因,而且钻材料具有一定的毒性,这也影响了其 进一步应用。因此人们正开发其他正极材料来取 代钴酸锂材料。 

4.2层状氧化物镍酸锂Li N iO2 镍酸锂的空间群为R一3m,属于0【一NaFeO,的 结构。镍酸锂材料理论比容量为275 mAh/g,实 际使用中比容量可达 ̄lJ200 mAh/g。此外,镍酸 锂价格低廉,无毒,与许多电解质溶液相容性 好。但是镍酸锂的制备难度相当大,条件要求很 苛刻,这限制了镍酸锂材料的实际应用f1 。 

4-3尖晶石型锰酸锂Li M n2O4 尖晶石型锰酸锂属于立方晶系。其理论比 容量为148 mAh/g,而实际充放电比容量只有120 mAh/g。锰酸锂材料的价格低廉,且资源丰富, 出于成本考虑锰酸锂材料的广泛应用具有很好的 基础。根据统计,其制备成本为同等条件下钻 酸锂材料制备成本的5%,锰酸锂材料因此具有 很大的优势。目前所使用的电解液中含有微量的 HF,它会使电极材料中的锰酸锂溶解,并且锰 酸锂对其溶解具有白催化效应,加剧了锰的溶 解,因而锰酸锂的循环性能较差。 

4.4二元复合的氧化物Li M M n2一 O4 二元复合的氧化物LiM Mn O 是采用过渡 金属元素掺杂尖晶石型锰酸锂的材料,最显著的 优势是具有一个很高的电压平台f一般可达N4.5 V以上),其中,研究最多的是LiNi。 Mn O 。 LiNi。 Mn O 在充放电过程中电压平台在4.7 V 左右,对应于Ni /Ni 的转化。LiNi。 Mn1 O4的 理论比容量为146.7 mAh/g,由于其电压平台很 高,也是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 

4.5三元复合的氧化物LiNi CoyMn1-x-y02 镍钻锰三元系正极材料由于协同效应,其 电化学性能优于任何单一组元,集合了三者的优 点,也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具有高的比容量、低 成本、循环性能好、安全性能高等特点。钻元素 

285●■_ ch nese 。u na.。 Natu e I v。..39 N。.4 I REvIEvv ARTIcLE 作为骨架可以稳定电极材料的层状结构,减少循 环过程中离子的混排;镍元素是保证材料具有高 容量的基础;锰元素则主要起稳定材料结构作 用,提高材料的安全性,同时降低成本。三元系 的正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为277 mAh/g,其实际 比容量为200 mAh/g【1 ,高于已经广泛使用的钻 酸锂正极材料,被认为是理想的取代钻酸锂材料 的正极材料。 4.6聚阴离子型化合物 磷酸铁锂材料理论比容量可达 ̄J]170 mAh/g, 工作电压大约为3.4V,可作为动力型锂离子电池。 橄榄石结构的LiFePO 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 Pnma,其结构决定了稳定性好,但是磷酸铁锂也 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导电率低,只有10一S/cm; 锂离子扩散系数低;振实密度低。这些缺点严重地 影响了磷酸铁锂的产业化。目前磷酸铁锂材料主要 的改性方法有表面包覆导电材料、掺杂金属离子以 及减小材料的粒径至纳米级。 磷酸钒锂(Li。V (PO )3)和磷酸锰锂(LiMnPO4) 也是两个重要的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磷酸钒 锂(Li V (PO ) )具有两种结构,分别是菱方结构 和单斜结构,理论比容量高达l97 mAh/g,具 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橄榄石型结构的磷酸锰锂 (LiMnPO )具有较高的充电电压,但是导电性能 很差,限制了其应用。 有研究报道,使用Li1V (PO )  ̄HLiFePO 制 备复合电极材料具有很好的倍率性能。Zheng 等 使用固相法制备TLi V (PO ) 一LiVPO F、 LiFeP04一Li 3V2(PO4)3、LiFePO4一Li 3V2(PO4)3一 LiVPO4F: ̄LiVP2O7一Li3V2(PO4)3一LiVPO4F复合电 极材料,使用水热法原位合成了LiVOPO @V O 核壳结构纳米球形正极材料,其复合材料的电化 学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电极材料。 4.7富锂材¥ ̄4xki2MnO3.(1一x)liMO2 富锂材料分子式可以写为xLi MnO。·(1一X) LiMO2(M为Ni、Co、Ni Co1/3Mn1/3等)。富锂材 料可逆比容量高达200 ̄300 mAh/g,工作电压 高达5 V,在正极材料中具有最高的能量密度; ■■■286 同时富锂材料循环稳定性较好,价格低廉『1 。但 是,富锂材料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大(>50 mAh/g), 导致首次循环效率低(~60%)。由于锰导电性能很 差,富锂材料的倍率性能较差,这些缺点严重制约 富锂材料的应用。目前富锂材料主要的改性方法有 表面包覆、材料纳米化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