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剂量顺铂胸膜腔内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疗效观察

大剂量顺铂胸膜腔内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疗效观察

大剂量顺铂胸膜腔内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顺铂胸膜腔内注射对肺癌恶性胸水的疗效及毒性。

方法:治疗组(大剂量顺铂组)28例采用顺铂80~100 mg/m2胸腔内注射,每周1次,用药2~4次;对照组(小剂量顺铂组)26例予顺铂30~50 mg胸腔内注射,每周1次,用药2~4次。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PR)82.1%,对照组有效率50%,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无肝肾功能异常。

结论:大剂量顺铂胸膜腔内注射对控制肺癌恶性胸水疗效可靠,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顺铂;肺癌恶性胸水;胸膜腔内注射
恶性胸水为晚期肺癌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和呼吸困难,常严重影响肺癌患者的预后,如能有效地控制胸水,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延长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我科于2004年6月~2006年6月采用大剂量顺铂(DDP)行胸膜腔内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水28例(治疗组),并与小剂量DDP 26例(对照组)比较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54例肺癌恶性胸水均经B超、X线胸片或胸部CT等影像学资料和病理学资料确诊,胸水或胸膜活检查到癌细胞;全部病例均为单侧恶性胸水,其中血性胸水36例,草黄色胸水18例,中量胸水33例,大量胸水21例。

Karnofsky评分>50分,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及心电图检查无明显异常。

将54例随机分为两组:(1)治疗组(大剂量DDP组):28例中男19例,女9例。

年龄36~70岁,中位年龄54.5岁。

其中Ⅲb期12例,Ⅳ期16例,鳞癌14例,腺癌9例,未分型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3例。

(2)对照组(小剂量DDP 组):26例中男19例,女7例。

年龄38~69岁,中位年龄56.5岁。

其中Ⅲb期10例,Ⅳ期16例,鳞癌12例,腺癌10例,未分型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

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在性别、年龄、胸水量、所患癌症类型及病情分级方面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54例患者经反复胸腔穿刺或安置引流管尽量抽放积液,待积液尽可能减少后,治疗组用DDP 80~100 mg/m2,溶于生理盐水40~50 ml中,对照组用DDP 30~50 mg,溶于生理盐水20~40 ml中,通过穿刺针或引流管注入胸膜腔。

两组均在注药后2小时内嘱患者每15分钟按平卧、左右侧卧、头低位或站立位等顺序变换体位,以利DDP在胸腔内均匀分布。

治疗组化疗同时配合水化利尿,输液2 000~2 500 ml,保证当天尿量>2 000 ml,适当补充水电解
质。

所有病例常规予恩丹西酮8 mg静脉推注,化疗前15分钟,化疗后6小时各1次,预防恶心、呕吐。

治疗后如X线检查、B超提示仍有胸水积聚或发现引流管仍有胸水排出,再用上述方法,每周1次,最多4次。

治疗中不给全身化疗或放疗,化疗后观察血压及尿量情况,每周随访血常规、肝肾功及电解质情况。

1.3 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判定标准:近期疗效按WHO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积液消失,持续4周以上;部分缓解(PR):积液减少1/2以上,达4周以上;稳定(SD):积液减少不足1/2;无效(PD):积液无减少或增加。

不良反应按WHO抗癌药物毒副作用分度分为0度(无);Ⅰ度(轻度);Ⅱ度(中度,可耐受);Ⅲ度(重度,不可耐受);Ⅳ度(严重并发症)[1]。

2 结果
2.1 疗效:见表1。

2.2 不良反应:见表2。

两组均出现Ⅰ~Ⅱ度恶心呕吐和白细胞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无肝肾功能异常。

两组各有2例出现胸痛,治疗组有2例出现低热,无因化疗致死病例。

3 讨论
恶性胸水是晚期肺癌的常见并发症,治疗较为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而单纯抽液治疗效果不理想,1次胸穿后大多于1~3天内胸水重聚[2]。

有效控制恶性胸水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

本文采用大剂量DDP胸膜腔内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水,其中治疗组有效率(CR+PR)为82.1%,对照组有效率为50%,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5),且主要为Ⅰ~Ⅱ度,与本文化疗前后用恩丹西酮止吐有关;血液学毒性方面,主要为Ⅰ~Ⅱ度白细胞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此外,两组各有2例出现胸痛,治疗组有2例出现低热,经处理后均恢复正常。

大剂量DDP治疗时未用硫代硫酸钠对抗DDP的毒性,未出现明显肝肾功能受损。

有研究表明,DDP注入胸腔测得胸水中DDP峰值浓度为血浆中峰值浓度的100~1 000倍[4],因血浆浓度较低,减少了化疗的不良反应。

说明了在采用大剂量DDP胸腔内化疗时在适当的水化利尿配合下使用是安全的。

本文用大剂量DDP胸腔内注射治疗肺癌恶性胸水有效率82.1%,与文献报道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有效率74%~85%[5],疗效相当。

说明大剂量DDP 是治疗恶性胸水较理想的化学药物。

应用大剂量DDP化疗时为保证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应注意以下几点:(1)每次用药前应尽量排尽胸水,胸水排净后可使DDP在胸膜腔内不致被胸水稀释而降低疗效;(2)注药后2小时内嘱患者每15分钟换体位,以利DDP在胸腔内均匀分布,刺激浆膜产生化学性炎症,闭锁浆膜腔,从而控制胸水生长;(3)应防止DDP的不良反应,可于化疗前后予5-HT3受体拮抗剂防止呕吐,行水化利尿,以保护肾功,监查血常规,防骨髓抑制。

总之,大剂量DDP胸膜腔内注射对控制肺癌恶性胸水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且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燕,周际昌.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0.
[2] 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第一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440.
[3] 杜先智.高聚金葡素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02,31(5):427.
[4] 乔乃安,任军,苏桂兰,等.联合应用顺铂和γIL-Ⅱ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水疗效观察[J].四川肿瘤防治,1997;10(4):24.
[5] 廖美琳.肺癌现代治疗[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3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