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文化结构

企业文化结构

企业文化结构
第一部分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的理解与阐释
2. 企业文化纲要
3. 企业10种致命的情感以及10种具有活力的情感
4.非正式奖励指南
第二部分执行
一、什么是执行
执行是一门学问
执行必须渗透到企业文化当中
二、执行文化的要求
三、执行的要素
1.要素一7个方面
2.要素二建立蓝威文化变革框架
3.要素三跟进
4.要素四沟通计划
四、人员流程:必须在战略和运营之间建立联系
五、战略流程:将人员与运营结合起来
六、运营流程:在战略和人员之间建立联系
什么是企业文化
一整套非正式的人们通常按其行事的规则体系。

核心要素是价值观念
为了更好的理解企业文化,先做比较:
传统工业时代企业文化的六种观念;
1. 商场=战场
经营就是一连串冲突。

这种思想模式的产生企业认为,管理者是指挥官,随时下达冲锋令去冲杀。

他们还认为妇女不宜掌权,因为妇女天生就不是冲杀的料。

2. 公司=机器
公司就是这样的一个系统:齿轮,客体,人们的需求,创造力,目标等完全取决于这台机器的需要。

其产生的行为模式是:管理者建立起呆板的组织机构,实行苛求与残酷的管理。

管理者就是统治者,雇员受到非人的对待。

3. 管理=控制
职责是控制员工的一举一动,以使他们严格按管理者要求做事,不赞同经理决定就是违抗命令,从而灾难临头。

其结果:管理者建立组织机构不能适应新形势,因为机构内部勾心斗角,人人都想控制这个企业。

整个管理陷入一触即发的政治气氛。

工作无成效,个人创造力被扼杀。

大家都抱着“看头怎么吩咐”的坐等观望态度。

4. 雇员=子女
员工全是幼稚的子女,不可信任并委以重任。

如果不用一整套复杂苛刻的规章制度加以管束,公司会一塌糊涂。

其结果是;员工们对现行制度恨之入骨,只有认准了某件事情,即使干坏了也不致挨骂之时,才会去做。

员工经常是有人监管才干活,否则不干。

5. 动力=畏惧
员工们因害怕被解雇才去干活。

其结果是:无论管理人员还是一般雇员都不敢做富于冒险精神的决策,更不敢采用任何大胆的行为。

对他们来说,工作成了随声附和,溜须拍马,令人憎恶而又欲罢不能的政治活动。

6. 改革=痛苦
这种思想模式认为改革带来痛苦,极力反对改革的举措。

信息时代成功的六种模式
1.商场=生态系统
根据市场定位,形成相互依赖,共生互补的关系。

这种市场定位就如同自然界的生态环境,物种越多样化,就越能兴盛发展。

其结果是:公司能够迅速适应新的
市场环境,聘用和提拔不同背景,不同见解的人员,与其它公司建立积极的,互相合作的伙伴关系。

2.公司=团体
公司是由众多个人组成的集体。

在这个集体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期盼,各自的梦想,而对这些期盼和梦想都同本公司的更高目标密切相关。

其结果是;员工都具有奉献精神,为实现本企业的目标努力工作。

他们心甘情愿地为了自己的成功,为了同事们的成功,进而为了整个团体的成功做出自己的贡献。

3.管理=服务
管理者的职责是制定目标和方针,提供员工做好工作所需要的环境。

管理工作是引导而不是“控制”企业。

其结果是:决策从公司最底层产生,各分支机构的规章及发展方向也经常自行制定,由高层审核即可。

4.员工=同事
所有员工,无论男女,无论地位高低,都为公司工作,都是公司内最重要的成员。

从看门的到董事长办公室,提倡一种平等精神——每个岗位,每个成员都有取得卓越成就的机会。

其结果是:各阶层的员工都有明确的目标,积极开展为企业做贡献的友好竞赛。

5.动力=理想
人们个个目标明确,而且都清楚实现目标则会获得很丰厚的报酬。

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乐趣,激情与活力。

其结果是:所有的雇员都努力工作。

这种努力,不是出于畏惧或不得已,而是因为他们坚信自己的企业目标一定能实现。

企业的目标就是自己的目标。

企业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

因为他们乐于工作,陶醉于工作之中。

6.改革=发展
改革是值得向往的事情。

它是企业适应新环境,取得更大成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其结果是:雇员及组织机构对新理想,新经营与机构调整,不但欣然接受,而且坚决拥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