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学经典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教案设计

《弟子规》第1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弟子规》入则孝部分。

2.通过讲解及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孝心。

教学重点:1.熟读成诵,感受孝心的魅力。

2.联系实际,抒发孝心。

教学内容: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弟子规》知识抢答赛。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可以背诵弟子规,甚至可以倒背如流。

关于《弟子规》的知识,你知道的有多少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知识抢答赛。

1.《弟子规》的作者是谁?2.《弟子规》分为几个部分?3.《弟子规》的作者是谁?4.《弟子规》的意思是什么?二、热情诵读,齐诵《弟子规》——入则孝。

1. 读书的要求有那些?你能做到吗?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2. 齐诵《入则孝》部分。

3. 小组比赛读。

三、进入主题,讲解“亲有疾——不离床”部分。

讨论:1. 怎样做才是孝顺的好孩子呢?2.生病的感觉是怎样的呢?生病的时候你最希望身边的人怎么照顾你?3. 父母生病的时候会怎样想,他们希望我们做子女的怎样做呢?4. 古时候,孝顺的儿女是这样做的(出示PPT: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生说,教师补充)5.感动你的地方是哪里?(药先尝,不离床)父母心中会怎样想呢?四、情景体验,感悟孝道。

古时候子为父母尝药,是为了为父母试探药的温度。

可是现在我们不能为父母尝药,因为乱吃药是危险的。

当父母生病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做呢?小组讨论后请一个小组到讲台上表演。

(一个扮演生病的母亲,一个扮演儿子)请大家给出建议和意见。

给予鼓励。

五、积极讨论,解决问题。

1.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很聪明,现在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他解决吗?2.讲述故事:“小明想跟妈妈学家务,可是妈妈说只要专心学习就好了。

小明要怎样做?”同学发言。

3.你们真是有礼貌的孩子。

你们觉得说服妈妈要注意哪几点?(礼貌,有道理,恭敬)4.如果妈妈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呢?你该怎么办?(找机会再和妈妈讲)六、情景表演,小组活动。

如果遇到下列问题的时候,你会解决吗?讲述:小明的爸爸随手把垃圾扔到车窗外,小明该怎么劝说呢?小组活动,然后展示。

七、总结升华,神情寄语。

孝心是最美的品质,孝顺的孩子是最可爱的孩子。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齐诵《入则孝》部分,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弟子规》是一本操作性很强的经典读物。

它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礼物,它短小精悍,三字一句,两字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它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

它以独特的魅力深深地吸引我们师生。

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诵读过程中,思想、行为,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方法去展示《弟子规》,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探究、自主实践、自主答疑。

本节课通过“事实导入——明意——结合实际表意——把所学内容向师生汇报”,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同时,明确学习目的,达到思想教育与学习知识相结合的目的。

1、教学形式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学生通过诵读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章,使其潜能在轻松愉悦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达到学习语言、培养情操以及提升素质,使儿童逐渐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和乐观坚定。

这是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应该一直坚持做的。

《弟子规》入则孝第2课教学目标:1、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

2、教育小朋友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不但孝,关键是顺。

3、培养小朋友的感恩之心。

教学重点:1、关键在落实上。

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

2、让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弟子规》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让小朋友复习上堂课的内容:弟子规——总序。

齐声背诵。

师:大家背得太棒了,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弟子规》二、学习、理解内容:1、师:“谁能来读一读今天学习的内容?”A、请2名学生读B、生评议2、师:“理解有利于更好的朗读和背诵,我们来学习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

”入则孝——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

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安”。

入;也是指在家中。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

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或者有抵触情绪,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

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父母叫你出来吃饭,你不答应。

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不动。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

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

还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讲条件,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这都是不对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

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不听。

否则,就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

父母责须顺承——小朋友有时做错了事,家长会批评责备我们。

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不要让家长生气。

有的时候,家长误解了孩子,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长没搞清楚就责备你。

作为晚辈,也不要急于辩解,等父母平静了你再解释。

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孝,而且顺。

三、结合生活实例讲解:1、生活中有很多实例,父母呼唤我们;父母让我们帮忙做事;你是怎样做的?2、请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够?3、常常见到一些孩子,自己玩的很开心。

父母让其帮助做一点家务,他马上说我还要写作业呢!找借口不去做事。

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小朋友还嫌家长罗嗦,不高兴听批评。

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还满不在乎。

故意惹父母生气。

这样对吗?小结:父母抚养我们花费了很多辛苦,从小把我们养大,我们要用心去体会,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不能挂在嘴上,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是远远不够的!要落实到行动上,就要从生活小事做起。

四、举例说明:母鸡孵小鸡的时候,母鸡身体下边放一堆鸡蛋,它天天趴在这堆鸡蛋上,用自己身体的热量,去温暖这些蛋。

鸡蛋吸收了母鸡的血汗,慢慢变成了小鸡。

母亲抚育我们的时候,也象抚育小鸡一样,非常艰辛。

小的时候要喂奶、喂饭,换尿布,有病时背着你去医院,半夜起来喂药。

风里雨里天天接送你去幼儿园。

上学时为你拿书包,为你撑雨伞。

做好了饭菜等着你回来吃。

父母总是把最好吃的东西留着给你,可是我们的小朋友是否也能把最爱吃的饭菜留着给父母吃呢?不要以为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们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有报答之愿!有的小朋友说等我长大了有工作了就去抚养他们。

世人说:“什么都能等,只有孝敬父母不能等!”让我们从今天就开始孝敬自己的父母。

为他们做一点事。

1、提问:你的父母最喜欢吃什么?干什么?请小朋友回答!2、不知道的小朋友回家问自己的父母,喜欢吃什么,干什么?3、我们能从哪些方面关心自己的父母?五、家庭作业:今天回家吃饭时为母亲盛一碗饭,或者为父亲倒一杯水。

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比如:摆放碗筷、洗碗、擦桌子、扫地、倒垃圾。

洗衣服、晾衣服、打扫房间。

浇花、买菜、学做饭。

为父母捶背、按摩、倒洗脚水。

可以根据情况任选一样来做。

教学反思:今天我上了一节弟子规课,这是我们学校本学期才开设的国学入门课。

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和文化内涵,最能启迪心智,陶冶性情。

课前,在课文理解以及教具准备上,我都做了精心的准备。

教学过程中,首先我和孩子们谈话使他们感受老师的的亲和力,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当谈到“谁是你们最敬爱的人?”时,大部分孩子都谈到了自己的父母亲。

这真是让人欣慰的事。

父母亲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的确是我们最应该尊敬的人。

接着,我让他们欣赏阎维文演唱的《母亲》。

在歌声中感受伟大的母爱。

我紧接着反问:“父母这样的为我们付出,我们应该怎么样对待他们呢?”引出新授内容——“入则孝”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首先给孩子们进行范读,然后再播放动画课件让学生逐句重复念,逐渐反复的熟读,再慢慢的再给孩子们讲解句意。

复习时,我采用全班背诵、分组背诵、男女生比赛背诵等形式。

接下来,我以百家讲坛于丹老师讲的故事《大树》的故事让学生深入理解父母是如何的为我们付出。

学生对“孝”有所领悟,但是还处在朦胧中,对为什么要孝敬父母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潜意识中父母为他(她)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知道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激发学生从内心去感恩生养他的父母。

之后,我又讲了《乌鸦反哺》和《羔羊跪乳》的故事。

进一步使学生去感恩父母,让他们明白动物尚能如此,更何况乎作为万物之灵的我们人类呢?课程在《父亲》这首优美的旋律中渐渐拉下了帷幕,我对这节课程进行了总结:作为未成年的学生从小就要树立“孝敬父母光荣,不孝敬父母可耻”的荣辱观念和人伦意识。

孝敬父母不能流于形式和表面,要从思想情感上去尊敬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慰籍父母。

还要关爱长辈,特别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

他们跟父母一样关爱我们,他们年老了,行动不便了,我们更要献上一片爱心。

古语云:“爱由亲始,亲亲而仁民”,“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心中有了对父母的爱,自然就会爱老师、爱同学、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

课下,一些同仁们给了我一些建议如下:课堂气氛有待提高,应该在多媒体的基础上采用更多样的形式,比如访谈、联系实际讨论……等等。

国学是应该注重读的课程。

首先很感谢同仁们提出的宝贵意见。

我想: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我对《弟子规》的认识还很肤浅,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以《弟子规》为抓手,深入了解古典文化的精髓,用古典文化的精髓来教育学生,浸染孩子美好的心灵,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平时多收集些教学资料,多学些专业知识,多和同事们交流教学经验以丰富自身修养。

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让孩子们开开心心学国学。

《论语》教我做人做事读完《论语》二十篇,受益匪浅,特别是在做人做事方面,感受颇深,几乎每一篇都有关于做人做事的话语,现在我体会到“半篇论语治天下”的真正含义。

比如说在做人方面,有“吾日三省吾身”“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娇而不泰”(《子路》)“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门;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