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息肉护理常规

肠息肉护理常规

肠息肉的护理
【定义】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

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

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小肠息肉较少。

息肉主要分为是炎症性和腺瘤性两种。

炎症性息肉在炎症治愈后可自行消失;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有恶变倾向。

检出息肉和确定其病变性质的最有效措施是定期进行全结肠镜(包括病理)检查并在肠镜下进行干预治疗。

【临床表现】
根据息肉生长的部位、大小、数量多少,临床表现不同。

1.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多为鲜红色;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黏液或黏液血便;可有里急后重;便秘或便次增多。

长蒂息肉较大时可引致肠套叠;息肉巨大或多发者可发生肠梗阻;长蒂且位置近肛门者息肉可脱出肛门。

2.少数患者可有腹部闷胀不适,隐痛或腹痛症状。

3.伴发出血者可出现贫血,出血量较大时可出现休克状态。

【禁忌症】
1、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休克及精神病患者;
2、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腔脏器穿孔、多次腹腔手术、腹内广泛粘连及大量腹水者;
3、肛门、直肠严重狭窄者;
4、急性重症结肠炎;
5、妊娠妇女;
6、极度虚弱,不能支持术前肠道准备者。

【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向病人详细讲解检查目的、方法、注意事项,解除其顾虑,取得配合。

2、嘱病人治疗前3天进食无渣或少渣半流质饮食,检查前1天进流质饮食,禁食牛奶及乳制品,术前1日禁烟。

3、做好肠道准备:3盒恒康正清+3000ml水,常规2小时内喝完,直至大便拉至清水样。

4、术前用药:阿托品、地西泮、丁溴、力蒙新、NS(遵医嘱)。

5、穿合适病号服,家属陪同
二:术后护理
1 、心理护理
术后积极关心病人及家属,消除紧张情绪。

2、饮食护理
手术日常规禁食禁饮。

24小时后进食流质,观察有无腹痛、黑便情况,再逐渐过渡至半流质。

3、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监测体温、生命体征;注意观察病人腹胀、腹痛及排便情况,腹胀明显者,可行肛门排气;观察大便颜色,必要时查大便OB;如出现剧烈腹痛、腹胀、面色苍白、大便多次呈黑色,应考虑并发症肠出血、穿孔,应及时汇报医生、协助处理。

4、用药指导
遵医嘱予补液、抑酸治疗,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健康教育】
1、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规律,进食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饥及暴饮暴食,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或过冷、过热、产气多的食物。

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2、生活起居有规律。

3、遵医嘱用药。

4、定期门诊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