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人:审批人:编制单位:郑州市正岩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年 月曰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第一章各分部分项工程完整的施工方案第三章安全防范、文明施工第四章雨季施工措施第五章地下管线及其它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特点工程特点1. 我们在充分考虑了该工程的施工特点、难点后,有充足的信心,保证按质、按期、全面地完成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部分建筑改造装饰装修工程。
2. 为保证该项目的文明施工,我公司在施工现场只设置作业区,生活区在工地附近另行安排。
我公司将对施工区环境卫生,安排专业人进行管理。
减轻对人身健康的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噪音,避免影响周围营业场所的正常营业,减少粉尘,减轻对人们的危害,垃圾清除、堆放、废水排放要有针对措施,确保本工程达到“文明工地标准” <3. 在安全施工方面,我公司指定一些安全制度,并在进场前,有项目部与总公司签订安全防火责任制度,明确安全治保员施工期间安全责任,工期结束进行检查评比奖励。
4.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的装饰效果,便于成品保护及现场安全施工管理,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指示牌、警示牌。
1.3 本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3.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6—2002)4.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验收规范( GB50210—2001)5.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20210—2001)6. 通风与空调工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7. 建筑电气工程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第二章各分部分项工程完整的施工方案2.1 吊顶工程2.11 铝扣板吊顶1. 施工准备1) 作业条件(1)安装完顶棚内的各种管线及设备, 确定好灯位、通风口及各种照明孔口的位置。
(2)顶棚罩面板安装前, 应作完墙、地湿作业工程项目。
(3)搭好顶棚施工操作平台架子。
(4)轻钢骨架顶棚在大面积施工前,应做样板间,对顶棚的起拱度、灯槽、窗帘盒、通风口等处进行构造处理, 经鉴定后再大面积施工。
2)材质准备铝合金方板板材、龙骨、吊杆等。
3)施工机具冲击钻、无齿锯、钢锯、射钉枪、刨子、螺丝刀、吊线锤、角尺、锤子、水平尺、白线、墨斗等。
2. 质量要求具体要求参照本节“石膏板吊顶”相应部分。
3. 工艺流程基层弹线T安装吊杆T安装主龙骨T安装边龙骨T安装次龙骨T安装铝合金方板T饰面清理T分项、检验批验收4. 施工工艺1)弹线: 根据楼层标高水平线,按照设计标高,沿墙四周弹顶棚标高水平线, 并找出房间中心点, 并沿顶棚的标高水平线, 以房间中心点为中心在墙上画好龙骨分档位置线。
2)安装主龙骨吊杆:在弹好顶棚标高水平线及龙骨位置线后, 确定吊杆下端头的标高,安装预先加工好的吊杆,吊杆安装用©8膨胀螺栓固定在顶棚上。
吊杆选用© 8圆钢,吊筋间距控制在1200mm范围内。
3)安装主龙骨:主龙骨一般选用C38 轻钢龙骨, 间距控制在1200mm范围内。
安装时采用与主龙骨配套的吊件与吊杆连接4) 安装边龙骨:按天花净高要求在墙四周用水泥钉固定25X 25mm 烤漆龙骨, 水泥钉间距不大于300mm。
5) 安装次龙骨:根据铝扣板的规格尺寸, 安装与板配套的次龙骨, 次龙骨通过吊挂件吊挂在主龙骨上。
当次龙骨长度需多根延续接长时, 用次龙骨连接件, 在吊挂次龙骨的同时,将相对端头相连接,并先调直后固定。
6) 安装金属板:铝扣板安装时在装配面积的中间位置垂直次龙骨方向拉一条基准线,对齐基准线向两边安装。
安装时,轻拿轻放,必须顺着翻边部位顺序将方板两边轻压, 卡进龙骨后再推紧。
7) 清理:铝扣板安装完后, 需用布把板面全部擦拭干净,不得有污物及手印等。
8) 吊顶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1)吊顶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2)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施工记录。
5. 成品保护1) 轻钢骨架、罩面板及其他吊顶材料在入场存放、使用过程中应严格管理, 保证不变形、不受潮、不生锈。
2)装修吊顶用吊杆严禁挪做机电管道、线路吊挂用、机电管道、线路如与吊顶吊杆位置矛盾, 须经过项目技术人员同意后更改, 不得随意改变、挪动吊杆。
3)吊顶龙骨上禁止铺设机电管道、线路。
4)轻钢骨架及罩面板安装应注意保护顶棚内各种管线, 轻钢骨架的吊杆、龙骨不准固定在通风管道及其他设备件上。
5)为了保护成品, 罩面板安装必须在棚内管道试水、保温等一切工序全部验收后进行。
6)设专人负责成品保护工作, 发现有保护设施损坏的,要及时恢复。
7)工序交接全部采用书面形式由双方签字认可, 由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和成品保护负责人同时签字确认, 并保存工序交接书面材料, 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对防止成品的污染、损坏或丢失负直接责任, 成品保护专人对成品保护负监督、检查责任。
6. 安全措施1)现场临时水电设专人管理, 防止长明灯、长流水。
用水、用电分开计量,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到节能效果并逐步改进。
2)工人操作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 做到活完脚下清,工完场地清, 制定严格的成品保护措施。
3)持证上岗制: 特殊工种必须持有在有效期内的上岗操作证, 严禁无证上岗。
4)中小型机具必须经检验合格, 履行验收手续后方可使用。
同时应由专门人员使用操作并负责维修保养。
必须建立中小型机具的安全操作制度, 并将安全操作制度牌挂在机具旁明显处。
5)中小型机具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保持齐全、完好、灵敏有效。
6)使用人字梯攀高作业时只准一人使用, 禁止同时两人作业。
2.12 矿棉板吊顶1. 施工准备1)作业条件(1)在所要吊顶的范围内电安装均已施工完毕,各种管线均已试压合格,且已经过隐蔽验收。
(2)已确定灯位、通风口及各种照明孔口的位置。
(3)顶棚罩面板安装前,应作完墙、地湿作业工程项目。
(4)搭好顶棚施工操作平台架子。
(5)轻钢骨架顶棚在大面积施工前,应做样板间,对顶棚的起拱度、灯槽、窗帘盒、通风口等处进行构造处理,经鉴定后再大面积施工。
2)材料准备轻钢龙骨、配件、吊杆、膨胀螺栓、矿棉板等,进场检验合格,有出厂合格证及材料质量证明。
3)施工机具型材切割机、电动曲线锯、手电钻、电锤、自攻螺钉钻、手提电动砂纸机等。
2. 质量要求具体要求参照本节“石膏板吊顶”中相应部分3. 工艺流程基层清理——弹线——安装吊杆——安装主权骨——安装边龙骨——弱电、综合布线敷设——隐蔽检查——安装次龙骨及矿棉板——成品保护——分项、检验批验收4. 施工工艺1)弹线:根据吊顶设计标高弹吊顶线作为安装的标准线。
2)安装吊杆:根据施工图纸要求确定吊杆的位置,安装吊杆预埋伯(角铁),刷防锈漆,吊杆采用直径为直径8 的钢筋制作,吊点间距900~1200伽。
安装时上端与预埋年焊接,下端套丝后与吊件连接。
安装完毕的吊杆端头外露长度不小于3 mm。
3)安装主龙骨:一般休用C38龙骨,吊顶主龙骨间距为900~12 00 m。
安装主龙骨时,应将主龙骨吊挂件连接在主龙骨上,拧紧螺丝,并根据要求吊顶起拱1/200 ,随时检查龙骨的平整度。
房间内主经骨沿灯具的长方向排布,注意避开灯具位置;走廊内主龙骨沿走廊短方向排布。
4)安装次龙骨:配套次龙骨选用烤漆T型龙骨,间距与板横向规格同,将次龙骨通过挂件吊挂在大龙骨上。
5)安装边龙骨:采用L 型边龙骨,与墙体用塑料胀管自攻螺钉固定,固定间距200m。
6)隐蔽检查:在水电安装、试水、打压完毕后,应对龙骨进行隐蔽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7)安装饰面板:矿棉板选用认可的规格形式,明龙骨矿棉板直接搭在T 型烤漆龙骨上即可。
随安板随安配套的小龙骨,安装时操作工人戴白手套,以防止污染。
8)吊顶工程的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1)吊顶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2)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施工记录。
5. 成品保护1)轻钢骨架、罩面板及其他吊顶材料在入场存放、使用过程中应严格管理,保证不变形、不受潮、不生锈。
2)装修吊顶用吊杆严禁挪做机电管道、线路吊挂用;机电管道、线路如与吊顶吊杆位置矛盾,须经过项目技术人员同意后更改,不得随意改变、挪动吊杆。
3)吊顶龙骨上禁止铺设机电管道、线路。
4)轻钢骨架及罩面板安装应注意保护顶棚内各种管线,轻钢骨架的吊杆、龙骨不准固定在通风管道及其他设备件上。
5)为了保护成品,罩面板安装必须在棚内管道试水、保温等一切工序全部验收后进行6)设专人负责成品保护工作,发现有保护设施损坏的,要及时恢复。
7)工序交接全部采用书面形式由双方签字认可,由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和成品保护负责人同时签字确认,并保存工序交接书面材料,下道工序作业人员对防止成品的污染、损坏或丢失负直接责任,成品保护专人对成品保护负监督、检查责任。
6. 安全措施1)现场临时水电设专人管理,防止长明灯、长流水。
用水、用电分开计量,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到节能效果并逐步改进。
2)工人操作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做到少完脚下清,工完场地清,制定严格的成品保护措施。
3)持证上岗制:特殊工各必须持有上岗操作证,严禁无证上岗。
4)中小型机具必须经检验合格,履行验收手续后方可使用。
同时应由专门人员使用操作并负责维修保养。
必须建立中小型机具的安全操作制度,并将安全操作制度牌挂在机具旁明显处。
5)中小型机具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保持齐全、完好、灵敏有效。
6)使用人字梯攀高作业时只准一人使用,禁止同时两人作业。
2.2 地面地砖粘贴1. 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认真熟悉图纸、会审记录、施工技术验收标准,作好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并组织班组人员学习有关技术标准及操作规程,熟悉施工图纸,对铺贴地砖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部位提出解决办法,确保施工质量并按进度计划提出材料需用及加工计划。
2. 施工工艺:基层处理-找平-选砖-浸砖-放线-预排-贴砖—擦缝、勾缝—清洁及成品保护。
1)基层处理,要求基层表面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刚度,对光滑的基层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深度应为0.5 —1.5cm,间距3cm左右, 基体表面残留的砂浆、灰尘及油渍等应用钢丝刷洗干净, 明显不平的部位事先剔平或用1:2.5 的水泥砂浆补平。
不同基体材相接处, 应铺钉金属网然后抹灰平。
2)选材: 根据设计要求,挑选规格一致,形状平整方正,不缺掉角,不开裂无凹凸扭曲,颜色均匀的砖块。
方法:用钢卷尺和靠尺即可。
3)放线:依照室内水平线,找出地面标高,按贴砖的面积,计算纵横的皮数,用水平尺找平,弹出水平控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