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不会叫的狗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阅读童话的基本方法。
2 把握角色特点,揣摩其心理,落实到文中语句,提高阅读水平。
3 体会蕴藏在作品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与内涵,理解多元主题,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教学重点1.在阅读品味中,激发学生的阅读体验。
2.培养学生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水平。
教学难点体会、挖掘课文幽默的语言中所蕴藏的关于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手段电子白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屏幕上的形象吗?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意大利作家贾尼· 大里的这篇童 话——《不会叫的狗》,让我们用心体味其中的内涵。
二、课文回顾1.请学生用最简洁的语言复述童话内容。
2 请学生说出.课文中的主要角色三课文研读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呢?你是从哪里发现的?原文语句回答不幸、可怜——它不会叫,虽然成功地学会了两种叫声,却依然不能像其他同伴一样有正常的生活;勤奋刻苦——它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不辞辛苦;有尊严、有追求、不甘人后——当发现自己不会叫之后,积极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虽遇到困难却从未放弃。
2 仔细揣摩其他角色心理 ,把握性格特征,用原文语句将相应的态度读出来。
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狐狸——嘲笑、看不起;杜鹃——怜悯、关心;猎人——厌恶、猜忌。
3.课文为小狗设计了三种结局,你觉得哪一种最好?为什么?4 发挥你的想象力,为小狗设计第四种结局,力求更有趣,更有创意,更巧妙。
五、迁移拓展推荐作者其他作品,《洋葱头历险记》,《吹牛男爵历险记》六课堂小结童话结局可以是多元的,但是人生的选择往往只有一次,请你慎重对待,希望同学们摆正自己的 位置,正确认识自我七作业 把你设想的第四种结局诉诸笔端,形成文字 ,不少于二百字板书设计不会叫的狗贾尼。
罗大里主要角色 ———— 个性特征 ———— 多元主题教学反思这节课虽然结束了,但是却留给我很多思考,下面我简单说说此时的切身感受。
. . . . 、 按照我的设想,课堂上,大部分学生本该和平时一样活跃,积极,事实并非如此,我忽略了学 生的感受,面对全校领导和老师的到来,学生们异常紧张,回答问题时,明显有约束之感,课堂气 氛有些压抑。
在我的努力调整之下有些改变,但也没完全随我心愿。
这就提醒我,备课,不仅要考 虑备教材,更要考虑到备学生,不能脱离实际,要顾及到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全面考量学生的年 龄特点,心理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但也有意外的惊喜,班里的潜能生,李景浩,能大胆创新,说出自己的第四种结局,这让我和 同学们刮目相看,他的独特体验,出人意料,这就启示我,不能轻看任何学生,信任往往创造奇迹。
《不会叫的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了解童话的相关知识。
(2)体会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及丰富合理的想象表现人物性格、故事主题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角色朗读,揣摩人物心理,品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感受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多元理解童话的主题,探究作品的思想意义,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贾尼罗大里( 1920 ——1980 ),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作家,1970 年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
作 品有《假话国历险记》《天上掉下大蛋糕》、《洋葱头历险记》、《童话故事游戏》和《天上和人间的 歌》等。
2.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 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我们常说,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它们忠心耿耿,为我们看家护院,保护主人的安全。
它们 正直勇敢,像刚正不阿的战士。
同学们的家里都有小狗么?(学生回答)那么小狗是怎么叫的 呢?(学生:汪汪),对了,小狗都会汪汪叫。
今天,我们来结识一个特别的朋友,它和普通的小狗有点区别,它是一只不会叫的狗。
(二)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嘶鸣( ) (2)咝咝( )(3)模仿( )(4)哞() (5)è 鱼 (6)pú 匐(7)pìn 请(三) 初读童话,整体感知1.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理清童话的人物和情节,初步感知课文。
明确: 主人公是一只不会叫的小狗,好心的小公鸡教会小狗啼叫,却引来了狐狸对它的嘲笑,杜鹃 也教会小狗咕咕叫,却被猎人误认为是杜鹃,差点丢掉性命。
(四) 再读课文,品析人物1.在本篇课文中小狗都遇到了哪些小动物呢?找出小狗与它们的对话,进行分角色朗读。
(小组合 作,分配角色)2.这些小动物对于小狗的态度是怎样的?从中可以看出它们怎样的性格特点?(有理有据,畅所欲 言)明确:小公鸡:同情 善良、热心、乐于助人,但好为人师狐狸:嘲笑、讽刺。
贪婪,幸灾乐祸杜鹃:怜悯 善良,富有同情心,但缺乏思考。
3.你认为文中的小狗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从文中找出根据。
明确:不幸,可怜的、勤奋刻苦,坚持不懈的、有尊严,有追求,不甘人后的、善于学习的……(五)、再读课文,感悟思考1.贾尼·罗大里为童话设计了三种结局再读课文,理解这三种结局,说说你更倾向于那种结局?(建议学生畅所欲言)明确:第一种结局:功成名就,成为狗中的语言学家,但却迷失了自我,永远不知道狗应该怎么叫。
第二种结局:找到一份工作,每天能得到一大碗浓汤,但会永远失去自由。
第三种结局:学会了真正的狗叫,真正的认识了自我,找回了自我2.童话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折射,它的形象和情节是对现实的社会和人生有着一种象征和隐喻,不能孤立地仅仅将形象放在童话本身的情节中区理解,而应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其中蕴藏的有关生活的启示,从而获得更多的感受。
如果我们将课文里德童话世界看成是我们的现实世界,那么阅读课文以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六)课后作业发挥你的想象,调动你的思路,为童话再设计一个新的结局。
四学习建议学习童话的阅读方法:1.理解童话中的幻想内容。
2.把握童话中比拟特征。
3.重视童话的现实意义。
《不会叫的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掌握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培养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蕴藏在作品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获得人生的启迪和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掌握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培养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2、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难点:品味蕴藏在作品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获得人生的启迪和教育。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出示与狗有关的童话故事,并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与狗有关的故事。
目的是让学生既能感知童话的特点,又能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从而有效的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二)、整体感知童话内容,理解童话形象1、请学生根据预习简介作者,教师做以补充。
多媒体出示作者资料:贾尼·罗大里,1920年生于意大利,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一生为儿童写出大量作品,其中《洋葱头历险记》、《吹牛男爵历险记》等已经被译成各种语言,在全世界儿童中广为流传。
1970年,罗大里被授予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世界儿童文学领域内的最高奖项。
2、请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达到整体感知童话内容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师要指导学生,朗读要注意体会人物的心理、说话的语气等,使学生能初步感知形象的特点。
在朗读结束后,对学生的朗读给以简单而准确的评价。
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明确童话的第一个特点:童话常常用人格化的手法。
因此阅读童话要善于将各种事物看作活生生的人去理解、去体会。
(多媒体出示童话的第一个特点。
)3、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请同学复述课文,同时多媒体配以动画提示,使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形象特点。
4、师设计问题: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你是从哪里发现的?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师要注意学生的回答一定要有理有据。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仔细体会小狗的形象特点,明确童话的第二个特点:每篇童话都有一个重点刻画的对象,这就是童话的主人公。
因此阅读童话要注意通过体味主人公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明确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多媒体出示童话的第二个特点。
)(三)、拓展延伸,培养能力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发挥你的想象力,为小狗设计第四种结局,并说一说你的设计理由。
(多媒体出示友情提示)学生可以大胆设计,只要能说明依据就可以,但师在评价时要使学生明确:童话中的幻想不是胡思乱想,夸张不是不合逻辑的随意编造。
童话中的幻想、夸张都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他们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而独立存在。
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对童话的主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教师由学生设计的结局出发总结童话的特点及阅读童话的方法。
以此照应前面的导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童话的热爱。
四、板书设计不会叫的狗贾尼·罗大里形象小狗公鸡、杜鹃狐狸、猎人性格特征不幸、勤奋、有尊严、有追求乐于助人、不善思考嘲笑、猜忌、贪婪、霸道结局(感受启示)不要迷失自我提供有效帮助心存善意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