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定资产处置管理细则

固定资产处置管理细则

固定资产处置管理细则
(一)总则
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制定本细则。

(二)资产处置形式
1、医院资产的处置,是指医院占有、使用的资产进行产权转让及注销产权的一种行为,包括无偿调出、出售、报废、报损等。

(1)无偿调出:指固定资产在不变更所有权的前提下,以无偿转让的方式变更固定资产占有、使用权的资产处置。

(2)出售:指固定资产以有偿转让的方式变更所有权或占有、使用权、并收取相应处置收益的资产处置。

(3)报废:指经科学鉴定或有关规定,已不能继续使用,必须进行产权注销的资产处置。

(4)报损:指对发生的固定资产呆帐损失、非正常损失等,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产权注销的资产处置。

(三)资产报废
1、资产报废范围:
(1)使用年限较长,安全无保证,可能造成危险且不易修复使用的资产。

(2)达到或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丧失效能且不能改装使用的资产。

(3)质量低劣,不符合技术标准,应用中不能满足最低性能指标的资产又无法改装利用者。

(4)技术落后、性能差、耗能高、效益低,属于自然淘汰品或国家禁止使用的资产。

(5)腐蚀老化,严重丧失精度性能且无法修复的资产。

(6)虫蛀、鼠咬、严重损坏无法使用的资产。

(7)因自然灾害、事故或其他原因使资产严重损坏且无法修复的资产。

(8)虽能修复,但维修费用超过同类资产单价三分之二的资产。

(9)因零配件不能运转,零配件筹措困难者。

(10)根据实际情况,确需应该报废的资产。

(四)资产报废鉴定
1、资产使用科室负责组织有关专家逐件进行鉴定,并填写鉴定意见,对需上报主管部门或后勤部门审批的报废资产,专家要写出鉴定报告。

2、资产使用科室根据鉴定报告在“资产报废申请表”上签署报废意见及处置方式,连同鉴定报告报后勤部门审核后,报院长审批。

3、经鉴定不能报废的资产,根据鉴定意见处理,或进行维修、或调剂、或留原科室继续使用。

4、对已批准报废的资产,后勤部门应在三个月内处置完毕或回收到废品库。

防止以旧充好,重复报废,造成资产流失。

(五)资产报废的帐务处理
1、对已批准报废的资产,不能马上处理的要入废品仓库,保管员要逐件清点。

2、仓库保管员要认真负责,按库存物品的管理要求,将收回的报废资产按类别、规格、型号排列整齐,不可乱堆乱砸,尽可能保持资产的现有形态。

3、报废资产批准报废及处置后,后勤部门要及时处理帐目,以保证帐实相符。

4、根据院长的审批意见,对报废资产进行处置时,要对数量、品名等进行登记记录。

5、报废资产的处置收入要足额交财务处入帐。

(六)资产处置申报程序
1、使用科室根据实际情况向后勤部门提出资产处置申请报告,申请中必须详尽说明情况和原因。

2、使用科室组织专家进行报废资产技术鉴定并签署鉴定意见,报后勤部门会同财务部审核,报院长审批。

对处置房屋建筑物、车辆处置价值在五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等应根据不同情况提交有关文件、证件及资料。

(1)固定资产卡片。

(2)资产报废的技术鉴定或评估机构出具的有关资产评估文件。

(3)报废资产的名称、数量、规格、单价、损失价值清册,以及鉴定资料和非正常损失责任的处理文件。

3、处置房屋建筑物、车辆及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等按国有资产管理规定评估确认处置价格,报院长批准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4、根据批复由各归口管理部门、后勤部门、财务处共同对固定资产实物进行处置。

5、后勤部门备案,并负责销帐。

(七)审批权限
1、固定资产处置由后勤部门负责审核、院长办公会决定、院长审核,报公司审批。

2、处置土地、房屋、车辆及总价值超过五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须经院长审核后,报公司审批。

3、院长及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后勤部门、财务部门根据审批要求对资产进行处置后并抵减该资产帐目。

4、资产处置收入,包括出售收入、报废残值变价收入,统一上交财务,按有关规定统一管理使用,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

5、对违反本细则,擅自处置国有资产的科室或个人,均按违反财经纪律处理;对使资产受到严重侵害的部门或个人,要进行必要的经济处罚,并追究其行政责任;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