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督导评估展板第一版.

教育督导评估展板第一版.

绿色沐川桃李香
——沐川县教育巡礼
前言
千年古邑,沐浴在川。

古老而又年轻的沐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幅员面积1408平方公里,辖7镇12乡,196个行政村,人口25.9万人。

县境内山川俊美,翠竹连绵,森林覆盖率达68%,有“天然氧吧”、“绿色明珠”的美誉,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林业科技示范县、中国竹子之乡。

全县现有教师进修学校1所,普通高中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1所,单设初中6所,单设小学20所,教学点31个,幼儿园7所(其中,民办幼儿园6所);在校学生34035人,在编在职教职工1708人。

近年来,沐川县委、县政府围绕建设“四川生态经济强县”战略目标,把教育事业摆上兴县之基、强县之本的优先战略,出政策,造环境,强投入,打基础,谋长远,教育改革大潮涌动,奏响的是雄浑激越的时代强音,描绘的是绚丽多彩的壮丽画卷!
公办学校41所教学点31个民办学校6所
在校学生34035人在编在职教职工1708人
各级领导心系沐川教育
作为建县不到70年的“经济欠发达山区农业县”,沐川教育时刻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

从教育部领导到县“四大家”班子成员,多次深入学校调研、指导工作。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沐川的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两基”成果有效巩固,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队伍建设有力加强,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勃勃生机。

党政重教提升办学“硬件”
教育是百年大计,是民生之本。

沐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响亮地提出“抓教育就是抓经济,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基础”的口号,成立教育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县级领导及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联系学校工作制度,实施教育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层层签订教育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教育工作责任。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教育投入机制,依法落实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2007年以来,全县共投入教育经费24365万元,多渠道筹资3974万元加强农村学校、寄宿制学校建设、灾后恢复重建和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新建校舍44335平方米,消除中小学危房12751平方米;投入700多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51个、光盘播放室51间、计算机网络教室20间、多媒体教室20间。

办学“硬件”的提升,为山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沐川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三年共投入教育经费24365万元
投资3974万元新建校舍44335平方米消除危房12751平方米投入700多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统筹协调推进各类教育
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沐川县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层层夯实基础,级级梯次推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构建起适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符合全县教育发展实际的国民教育体系。

全县3-6岁幼儿入园率达60.9%,学前一年幼儿受教育率达97.7%;沐川县实验幼儿园建成“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沐川苗苗幼儿园建成“市级示范性幼儿园”。

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普九”标准,小学入学率99.99%、辍学率0.02%、毕业率100%,初中入学率123.41%、辍学率1.69%、毕业率99.61%、完成率95.63%;适龄残疾儿童和流动人口子女基本能接受义务教育。

高中阶段教育学生入学率达80.3%,职普比例达5.9:4.1;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8%。

三年来,组织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城镇职工岗位培训5. 2万人次;组织自学考试3912人次、成人高考281人次。

3-6岁幼儿入园率达60.9%
学前一年幼儿受教育率达97.7%
小学入学率99.99%辍学率0.02%
初中入学率123.41%辍学率1.69%
高中阶段教育学生入学率达80.3%
职普比例达5.9:4.1
“人”字大写激扬教师活力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近年来,沐川县依托县级培训、片区培训和校本培训网络,广泛开展校本研修、“菜单”式培训、师德及教学业务进修班、结对帮扶和教材教法考试,突出抓好学校干部、骨干教师、班主任、薄弱学科教师和新教师培训,促进全县师资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不断深化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考评制度三项改革,待遇向业绩突出者倾斜,评先晋职向偏远学校教师倾斜,鼓励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激活教师的创造活力和发展潜力,沐川教育事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三年来,培养省级特级教师1名、省级骨干教师14名、市级骨干教师33名、县级骨干教师57名;有229名教师受到省、市、县级表彰奖励,36名教师在省、市级教学比赛中获奖,7项课题成果获省、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216篇教师论文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或获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9%、98%和85%,其中,幼儿园和小学专科及以上教师达62.5%,初中本科及以上教师达42.7%。

省级特级教师1名
省、市、县级骨干教师104名
省、市、县级优秀教师229名
省、市级教学比赛获奖教师36名
省、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7项
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100%、99%、98%和85%
全力“归本”构建和谐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生动、活泼、全面发展。

沐川县全力回归教育本质,走内涵发展道路,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倾力打造特色学校,稳步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评价体系改革,全县教育步入“教育事业协调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良性轨道。

近年来,全县义务教育质量保持上升态势,初中语文、政治、物理等学科教学质量走在全市前列;高中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7年,袁学银以全市理科第二名的成绩叩开“北大”校门,沐川中学连续三年荣获乐山市高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8.7%,有2683人次在国家、省、市、县级艺术、体育和科技竞赛中获奖,一大批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建成省级卫生单位1个、省级校风示范学校1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1所、市级文明单位3个、市级校风示范学校6所、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3所、县级依法治校示范校5所、县级绿色学校13所,有64人次被评为省、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少先队员。

义务教育质量保持上升态势
高中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8.7%
各级各类素质教育活动获奖学生2683人次
省级卫生单位1个市级文明单位3个
省、市级校风示范学校7所
助学工程普惠竹乡学子
让每个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得好学。

沐川县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扎实开展教育惠民行动,认真做好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为全县学生铺起一条就学的绿色通道。

三年来,全县落实教育惠民行动资金5225万元,惠及9万多名学子;落实贫困学生资助金563万元,资助普高学生500人、大学新生479人、中职学生1675人次;筹资2650万元,新建和改扩建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22所,寄宿生达6000多人;建成“留守儿童之家”4个,适龄残疾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基本能接受义务教育。

同时,加大慈善资金争取力度,新加坡凯德置地、国际人道援助会、世界宣明会、台湾台塑集团、中山新洲际公司、宁波大学、省慈善总会、成都鸿源星集团、吉象木业、峨眉佛学会、峨眉佛光水泥公司、峨眉竹叶青集团、海能公司、金石集团等先后到沐川捐资助教、助学,助推全县教育事业发展。

三年共落实教育惠民行动资金5225万元惠及9万多名学子发放贫困学生资助金563万元资助学生2654人次
建成中小学寄宿制学校22所寄宿生达6000多人
后记
收获的季节,沐川教育这棵树硕果累累;靠港的日子,沐川教育这艘船满载而归。

教育,已经成为沐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亮点;教育,已经成为沐川走向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沐川的未来要靠教育,沐川人的未来也要靠教育。

沐川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构建和谐沐川,建设“四川生态经济强县”,于沐川教育改革和发展,既是压力,更是动力。

千帆竞过浪潮涌,大风起兮云飞扬。

实干创新、激扬奋进的沐川教育人,正迎着科学发展的猎猎旌旗,和着建设“四川生态经济强县”的声声战鼓,提出“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教师素质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办学条件改善三年行动计划”和“教育管理创新三年行动计划”,以饱满的热情、创新的精神、求真的作风、务实的举措,向着更新更高的发展目标迈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