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验,实施目标导向教学法吕玉华前一段时间我认真听了青年教师的课,其中亮点很多,既意外,又兴奋。
老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与兄弟学校一争高下的资本。
现在我们学校的老师不错,教学设备已经武装到了牙齿,但这些还不足以使我们在全区的教学质量评比中有任何轻松的超脱感。
我们有的,其它学校也都具备,因此要想实现教学质量的突破,做到一鸣惊人,一枝独秀,我们还要认真研究和学习中学的经验,按照董校长所要求的那样,依靠教师换思路,解放教师轻负担,变换套路提质量。
那么的经验是什么呢?学的活动已有一段时间了。
关于经验,我认为一些人在思想上还存在着误区,这些误区会影响我们正确、有效地借鉴的经验。
有人讲衡中就是学生监狱,每天的学习时间超过10个小时。
其实放眼中国每一所重点高中,学生在校学校习时间都不会低于这个时间。
还有人讲衡中生源好,学不来。
而实际上,是经济和文化都很落后的地区,衡中的生源开始也不会太好,它的辉煌也是近十年的事。
原来的二中等生源很好,当年人们也是趋之若鹜,可现在却被衡中甩到了后面。
以的情况为例,在八九年前,十一中、汉光、二十五中学处于一个水平,二十三中稍弱一点,现在,二十五中考取一中的学生数就相当于其它三个学校的总和。
的西夏池小学的生源一开始也不太好,打工子弟居多。
现在学生成绩却走在到了小学的前列。
这些现象很难用生源好来解释。
生源肯定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但我最想知道的是,中学在初创时是如何在生源并不好的情况下实现起飞的。
还有人讲到中学的后勤服务好,职工遇高,这很有些因果倒置的意味。
中学并不是因为待遇高,而质量好,而恰恰是因为质量好,而后待遇高。
每一新事物兴起的背后,都有一段令人唏嘘不已的动人故事和奋斗历程。
这让想起过去与著名的中长跑教练马俊仁之间的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
当时,视察即将竣工的马家军现代化中长跑基地。
他对马俊仁讲,老马啊,当年你什么都没有,可就有世界冠军,现在你什么都有了,可别就没了世界冠军。
此话不幸言中。
老马钱越来越多,冠军却越来越少,最后马家军也是分崩离析。
关于的经验林林总总学了很多,水流千里归大海,流到我们这里,最后成了千条万条归统考。
我认为统考解决的是职业精神问题,说白了,就是解决使老师好好教的问题,但能不能教好,就不是统考力所能及的了。
因为统考并不能天然地解决专业问题,即如何教好的问题。
以这样的思路看问题,我们就可以理解,我们的初中,高中其实从没有取消过,那怕一天的统考。
统考年年有,若成绩让人满意,也就不用学了。
我认为,干好任何一件都事都分职业和专业两个方面的因素。
当前的问题是,我们在职业精神方面强调过多,职业道德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
相反,我们对专业精神重视不够。
一说到学生学习不好,马上就是不认真,不刻苦,不努力,不奋斗,马虎,学习不求甚解等。
一说起老师教的成绩不理想,也是不敬业,不奉献,不投入等等。
人们还不习惯从专业的角度去看问题,并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源。
比如,佳伟这次运动会取得了团体第二的好成绩,我觉得这一方面是佳伟职业精神的胜利,但更是专业素质的体现。
学校决定让佳伟做个经验报告。
我觉得应更多地从专业角度上深入挖掘。
过去我带队参加运动会,看到区里先进的学校,那真是高山仰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但这一次,当我面对其它运动队,有了一种不过如此的感觉。
我也盼望着学校各学科,也早日品味这种感觉。
如果有一天我们做到了,高中看,小学看箭岭,那就更美好了。
良好职业精神能促进专业的发展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但是专业化管理决定职业精神的塑造就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的。
比如大量的农民工通过现代化工业的管理成长为有纪律的,富于职业精神的产业工人就是典型的例子。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教师职业精神不是天生的,主要是通过专业化的管理培养造就的。
由此,专业上出了问题,还是要多从专业上找原因。
在学习上许多家长和孩子关系紧,也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教育孩子时,少指责,要多给予专业上,具体的帮助。
我一直试图寻找中学初创起飞时最本质,最原始,最具生命力的经验,而不是那些学校成功之后,矫揉造作,装模作样、牵强附会,生拉硬扯过度包装的金镂玉衣。
我们千万不要神化衡中经验,高高在上的神话,会阻隔我们学习衡中的通道。
我们到参观就象姥姥进了大观园,到处眼花缭乱,分不清哪个一主要的,哪个是次要;哪个是雪中送炭,哪个是锦上添花。
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总结往往是万物芳华迷望眼,春来更已醉游人,人醉了就不清醒,管用的、接地气东西就会被视为土气,不潮、过时,上不了台面。
记得当年马家军如日中天之时,曾搞出个喝老鳖汤助马家军神话的的经验,弄得京城一时王八贵。
因此,学最终还是要相信自己的眼睛,通过自己的大脑进行去去伪存真的分析。
我问过一位曾经到参观听过课的老师。
他的回答让人很意外。
他说,中学老师上的课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传奇,他们讲的课我们也能讲。
这番话真是很耐人寻味。
上次在体育场听了来自中学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课任老师等最基层老师的经验介绍。
我好像读懂了中学的经验。
中学的成功,说来也不神秘。
它的本质就是使教学回归常识。
什么是常识,老师教到,学生学到,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这些道理人人都懂,但能不能时时处处自觉地尊重常识则是另一回事。
由于种种原因,当前通行的管理办法不能使老师更加专注于教材,有时老师们甚至又不得不为一些形式上东西浪费了宝贵的精力,教师住住是教的不备,备的不教,备教两皮的现象已不是个别现象。
这就造成了教学的随意性。
不克服教学的随意性,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造成教学随意性的根本原因,有职业精神方面的因素,但更主要还是专业管理的问题。
老师在备课中教学容的确定是第一位的,教学方法是第二位的。
教学容的确定是主要矛盾,而教学方法是次要矛盾。
教学容一旦确定,以我们老师的能力,教学方法不会差到哪里去。
学生之间可互帮互学,何况我们老师。
但如果教学容确定有误,比如丢了知识点,缺少某项能力的训,或没有认真准备,或急功近利,就会出现教学的随意性,这时再高明的教法也无法弥补。
一节课,两节课显不出什么,但长此以住,差距就会出现。
解读前面那位老师所言,可以这样理解:我们能像中学的老师那样上课,但很难节节课都像人家那样上课,因为我缺少有效的制度保障。
教与学是一对矛盾。
对于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言光讲不查,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因此缺少学习效果的及时、准确的反馈也是造成教学随意性的重要原因。
确定教学容与教学效果反馈这两个环节举足轻重,必须给予最高度的重视。
教学随意性的现象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前段与一位重点高中的同学聊天,他讲,他们老师说了,用一年半结束课程,用一年半复习高考。
我说,用一年结束课,两年复习岂不更好?这位学生讲,这都太快了,跟不上,不能再快了。
大家想想,什么是快,快就是不会的代名词。
古人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循序渐进,积少成多,滴水穿石。
不拨苗助长,不杀鸡取卵就是常识。
教学的随意性,多多少少都在背离这些常识。
比如题海战术,让学生做大量的试卷,这就是教学容的不确定。
由于学生没时间认真解决每一试卷中的问题,结果就是当把会做完后,不会的就扔下了。
周而复始,学生的书包中就多了许多只做了一半的试卷。
再比如,有的数学老师一节可以讲20多道题。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学生会的话,讲这么多题岂不是多余?若是学生真的不会,一节课时间能吸收这么多知识吗。
讲了还不是白讲。
讲得只管讲,跟掩耳盗铃差不多有一拚。
前一段我买了一个智能手机,服务员讲手机的功能,由于介绍的功能多,一会就把我讲糊涂了。
这要是换成数学题结果就可以想象了。
再比如有的重点中学,由于学生入校时英语水平参次不齐,个别老师英语课的进度,有时就是是随心所欲。
两个星期讲了三分之本书,一看不行又重来,可为应付学校要月考,时间又不允许,只好再开快车。
以上现象中,如果老师及时反馈,了解了学生情况,也许就会对教学容进行调整。
但一些老师的口头禅总是没时间,我还得赶课。
由于职业倦怠,一些老师是很难真心听取学生意见的,重讲轻练,重讲轻查的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
教学的随意性,一方面表现在教学容和教法的确定上,另一方面还表现在教学过程上。
检查、复习、新授课、总结体现出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
但在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认为讲课是性的,具有钢性,而检查、复习是软的,像弹簧,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有意无意地违被精讲多练的原则,而对教学效果的检验缺少敏感,以至问题日积月累,积重难返。
在杜绝教学随意性方面,衡中进行了有益地探索。
衡中经验的可贵这处就在于,它使用构建题库,定时更新题库,指定出题老师,及时精确反馈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反向约束老师备课的容,杜绝教学的随意性,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学生掌握了每一节课的任务,是搞好复习前提。
若反过来,上课学的不扎实,最后想通过复习来弥补,就有点一厢情愿了。
因为这不符合常识。
的经验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不可捉摸的东西,的经验的本质就是尊重教学常识。
但中学的可贵之处在于,从学校的整体上,十几年如一日,不间断地规老师的的教学容,规学生的学习容这一基本常识,并以此为抓手带动学校整体的教学工作。
由上可知,借鉴学习经验,我们要用一种专业化管理来促进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通过新的教学模式,既规老师的教学容,又规学生的学习容。
这就是目标导向教学法。
目标导向教学法的具体容是,教师把堂课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事实和基本方法真正弄清,并以习题或试卷的形式呈现出来。
习题和试卷在课后发给学生。
试卷一方面是老师授课的重要容,另一方面在第二节课,做为老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检测之用。
利用第二天课堂的前5――7分钟进行测试,老师精批打分后进行点评。
每日循环往复,形成先测试,再点评,授新课,布置新课测试容的模式。
目标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掌握容为目标,反向约束老师备课容,减少教学随意性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
1、这种方法可使老师认真地钻研教材,并以解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体现了实现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上的观点。
当老师把当堂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事实、基本方法整合转化为习题时,其过程本身就是在整合和细化教学容,是高层次地对教学容的规。
它能起到杜绝教学随意性的效果,达到规教学容目的。
2、目标导向可使老师的工作有针对性,减轻工作量现在学生的作业由于种种原因并不都是独立完成,或不是完全按要求完成,如要求背颂的东西,有可能是看着书写的,并没融化成为自己的东西。
但老师对这些作业都一一进行批阅,有一部分是做了无用功。
而对每堂课测试卷的批阅,则不存在这种问题,由于是学生在规定的时间独立,认真完成,其可信度很高,批阅的效果也好。
学生的学习还是应以独立思考为主,合作探究为辅,不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