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二模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1.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 )A. 0℃B. 10℃C. 40℃D. 100℃2.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 )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核子3.人们能分辨出钢琴和二胡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A. 响度B. 音色C. 振幅D. 音调4.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 吸气冲程B. 压缩冲程C. 做功冲程D. 排气冲程5.苹果从树上下落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不变的是( )A. 动能B. 势能C. 质量D. 速度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后,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端移动时,变大的是( )A. 电流表A的示数B. 电流表A1的示数C.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D.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7.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距2米。
P、Q间的距离为( )A. 一定是8米B. 一定是18米C. 可能是14米D. 可能是6米8.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的密度比乙大,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 )A. p甲<p乙,m甲<m乙B. p甲<p乙,m甲>m乙C. p甲=p乙,m甲>m乙D. p甲=p乙,m甲=m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9.0分)9.当标有“220V1W”字样的节能灯正常工作时,将______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此时它两端的电压为______伏,通过的电流为______安。
10.运动员踢球时,球向上飞出,此现象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以______为参照物,球是运动的。
在______力的作用下,球最终会落向地面。
11.锯木头时锯条会发烫,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内能的,如图(a)、(b)所示,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升重为5牛的物体,图______中的滑轮可以看作省力杠杆;图(a)中,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力F1的大小为______牛。
12.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______安,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为______焦;若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调整为30伏,其电阻为______欧。
13.体积为5×10-4米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______牛;若物体的重力为10牛,浮力与重力的合力为______牛;物体在水中下沉时,受到的浮力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4.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闭合开关S,发现至少有一个电表的示数为零。
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观察到三个电表的示数均不变。
已知电阻R1、滑动变阻器R2中有一个出现了故障。
请写出两个电压表的示数及对应的故障______,______。
15.如图(a)所示为某座山峰的立体图,其中的环状线为海拔高度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我们称之为“等高线”。
将等高线投影到平面图上如图(b)所示,其中射线与等高线垂直。
①若山坡表面光滑,则静止的物体沿______方向运动时,动能会增大。
②若将同一物体在山峰上重力势能相等的相邻各点连成闭合曲线构成“等势线”,则“等势线”可以看作图(b)中的______(选填“等高线”或“射线”)。
理由是: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6.0分)16.质量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了20℃,求吸收的热量Q吸.[c水=4.2×103焦/(千克•℃)]。
17.物体在20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拉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5秒内前进了3米。
求此过程中的拉力做的功W和功率P。
18.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不变,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4安。
闭合开关S,电流表指针的位置如图(b)所示,电路中元件均完好。
①求电阻R1的阻值。
②求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
③若一段时间内电流通过电阻R1所做的电功为15焦,求这段时间内电流通过电阻R2所做的电功W2。
19.如图所示,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A和均匀圆柱体B置于水平地面上。
A中盛有体积为2×10-3米3的水,B物体重为20牛,底面积为2×10-2米2。
①求A中水的质量m水。
②求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B。
③现将圆柱体B沿水平方向均匀分成若干等份,逐个将每一等份放入容器A中并叠成柱形,直至全部放入容器A.下表记录的是上述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容。
水未放入放入一块............全部放入p水(帕)490588 (882980)p容(帕)540640 (9401040)请根据上述信息求出容器A的重力G容和圆柱体B的体积V B。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7.0分)20.在图中,重为10牛的均匀球体保持静止,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球受到的拉力F21.如图所示电路的“〇”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
要求:闭合电键S,两灯均发光。
22.在图中,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极和电源的正、负极。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2.0分)23.如图(a)、(b)所示,小王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实验中测量力的工具是______,它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牛。
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在图______状态下才会保持静止(选填“a”或“b”),这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______上。
24.在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
实验时应先调整光屏的______,以保证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______;若保持图中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35厘米”刻度处,则应在______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选填“60-70”或“大于70”);若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42厘米”刻度处,则在______一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像(选填“蜡烛”或“光屏”)。
25.某小组同学发现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一部分光线反射回水中,另一部分光线折射进入空气中,如图(a)所示。
他们保持入射点O位置不变,将入射光线转过一定角度,观察到反射和折射光线如图(b)所示。
①由图(a)或(b)可以发现______在同一平面内。
图(c)为图(a)、(b)重合后的示意图,请猜想:两个平面相交的线MN是______。
②他们确定了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并分别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了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实验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实验序号入射角(度)反射角(度)折射角(度)1101013220202733030424404059545457065050无折射表二:光从玻璃斜射空气中实验序号入射角(度)反射角(度)折射角(度)71010158202031930304910404076114545无折射125050无折射(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的第2列和第3列,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b)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或7~10中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______。
③从表一、表二数据中,他们发现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不再有折射光线。
如果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恰好消失时的入射角为a,为了得到a的大小,应该在入射角为______的范围内继续实验。
26.现有电源(2V、4V、6V、8V、10V、12V六档)、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1个,待测小灯(标有2.5V字样)、待测电阻各一个,以及导线若千。
小红分析后发现只能完成“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和“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两个实验中的一个,于是她利用现有器材进行实验,记录的电流表示数分别为0.2安、0.42安、0.58安。
①画出小红实验的电路图。
②根据实验相关信息,通过计算得到实验结果。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
故选:D。
根据对摄氏温标内容的掌握作答。
此题考查了我们对摄氏度规定的掌握,是一道基础题,难度较小,容易解答。
2.【答案】A【解析】解: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绕核转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故选:A。
解答本题应掌握:原子的核式结构,及各微粒的带电情况。
要记清原子的核式结构及三种基本微粒的基本性质。
3.【答案】B【解析】解: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
所以我们分辨出钢琴和二胡声音,是根据音色来区分的。
故选:B。
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
正确区分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4.【答案】B【解析】解: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汽油与空气形成的燃料混合物,活塞对气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
故选:B。
在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中能量转化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冲程中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决此题要结合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工作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基础性题目。
5.【答案】C【解析】解:苹果从树上下落的过程中,其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故质量不变,速度变大,故动能变大,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变小。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没有关系,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2)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
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
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此题主要考查质量及其特性,同时考查了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考查。
6.【答案】C【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①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R1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②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端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I=可知,通过R2的电流变小,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③因为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所以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变大;④因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1示数不变,所以,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不变;综上所述,变大的是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故C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