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有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质量不同(m P<m Q)的两个木块,按照甲、乙、丙、丁四种方式放置,分别在水平力F1、F2、F3、F4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丙图中速度是1m/s,丁图中速度是2m/s,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F1>F2B.F2>F3C.F3<F4D.F3=F42.如图是一种手摇式手机充电器,只要摇转手柄,就可以给手机充电。

以下四幅图中能反映手摇充电器原理的是()A.B.C.D.3.有一种电阻,它的大小随磁场强弱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电阻叫做磁敏电阻。

某磁敏电阻R的阻值随磁场强度B的变化图象,如甲图所示(其中,T是磁场强度的国际单位特斯拉的符号)。

为了研究磁敏电阻R的性质,小明设计了如图乙、丙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只闭合开关1S,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N极B.只闭合开关2S,2R的阻值调为最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为350C.同时闭合1S和2S,向右移动1R的滑片P,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变小D.同时闭合1S和2S,移动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示数为0.04A,电压表的示数为8V时,磁敏电阻所在位置的磁场强度为0.4T4.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构成甲、乙两个装置,在相等的时间里分别把不同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绳端的拉力相等。

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装置所提物体的重力相同B.甲、乙装置的额外功相同C.甲、乙装置绳端拉力的功率相同D.甲、乙装置的机械效率相同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已经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下列关于小汽车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静止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汽车在水平公路上高速行驶时,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汽车的重力C.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时,所受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小惯性6.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应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电视机后罩有许多小孔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B.坐在沙发比坐在木凳子舒服一些,因为坐沙发能减小臀部所受到的压力C.车辆启动,要抓好扶手的目的是利用惯性D.直升飞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获得升力7.溧阳平桥石坝,没有使用钢筋混凝土,靠浆砌石建成,近年来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如图所示为溧阳平桥石坝的切面示意图、水坝左侧水面高,右侧水面低,A和B两点处于同一高度,A和C两点到各自液面的距离相等,水在A、B和C三点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 A、p B和p C.则()A.p A=p B>p C B.p A=p B<p C C.p A=p C>p B D.p A=p C<p B8.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开瓶器B.核桃夹C.钳子D.食品夹9.如图所示为汽车启动原理图。

汽车启动时,需将钥匙插入钥匙孔并旋转(相当与接通电路)。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启动后通电螺线管产生磁性B.启动后通电螺线管F端的磁极为N级C.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D.工作时通电螺线管两端电压与电动机两端电压不同10.治疗新冠肺炎时,医护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和护目镜,护目镜常常会蒙上一层“雾气”,关于“雾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气”是水蒸气B.“雾气”是汽化现象C.“雾气”的形成需要放热D.“雾气”出现在护目镜的外侧11.下列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B.双手互搓发热C.晒太阳取暖D.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12.以下关于物理学家和他的贡献,说法正确的是()A.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B.法拉第发现了磁场对电流有作用C.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D.安培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13.小明骑自行车到东进公园游玩,沿通榆河岸向南行驶,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此时的风向是A.向北B.向南C.向东D.向西14.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15.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

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由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路总功率的最小值为1.8W B.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值为5.4WC.定值电阻电功率的最小值为0.45W D.定值电阻电功率的变化为6.75W16.初秋季节,小草叶片上出现晶莹的露珠,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A.蒸锅上方生成“白气”B.初冬,草丛中出现霜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D.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17.下列有关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只受一个力作用时,一定做加速运动C.物体受力情况相同时,它的运动状态也一定相同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一定受力的作用18.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树荫下的阴影是小孔成的像B.图乙中,放大镜利用了光的折射成像C.图丙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D.图丁中,三棱镜分解太阳光是光的折射现象19.《舌尖上的中国2》的《心传》一集中介绍了苏式糕点,捧红了得月楼糕点传人阿苗,关于“枣泥拉糕”制作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蒸烂的红枣去皮去核碾成枣泥,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B.将糯米粉和粳米粉按一定比例混合拌匀,能够证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C.将枣泥米糊倒入模具中上锅蒸,升腾的“热气”是由水蒸气液化而成的D.拉糕是否蒸好以筷子插入不粘为准,但此时拉糕内部分子之间依然存在吸引力20.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将重力为2N的物体,以0.2m/s的速度提升0.1m,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1.2N.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拉力的功率是0.48WB.动滑轮重力是0.2NC.拉力做的有用功是0.2J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21.有一种“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炭粉字迹.在激光照射下,纸上的炭粉直接转化为碳蒸气,字迹消失.关于炭粉转化为碳蒸气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炭粉吸热蒸发B.炭粉放热凝华C.光能转化为内能D.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2.关于光现象及其解释,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立竿见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平静水面上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水面“折断”的铅笔是光反射形成的23.如图所示是某品牌电动剃须刀,按下开关其内部的电动机高速运转带动刀片旋转实现剃须的目的。

下列四幅图中与这一过程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B.C.D.24.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闻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C.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D.将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25.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20sB.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0. 5NC.一个中学生从一楼走上二楼做的功约为150JD.家用液晶电视的电功率约为2000 W二、实验题26.小雯设计了一个测量物体重力的“托盘秤”,如图是原理示意图,其中的托盘用来放置被测物体,OBA是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R1是压力传感器(其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变化而变化,变化关系如下表),R0为定值电阻,V为显示重力大小的仪表(实质是一个量程为0~3V的电压表)。

已知OA:OB=2:1,R0=100Ω,电源电压恒为3V(忽略托盘、杠杆及压杆的重力):压力050100150200250300F/N电阻300250200150100500R1/Ω(1)托盘上没放物体时,压力传感器R1的电阻值是多少?(2)当托盘上放被测物体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压力传感器R1上的电压是多少?(3)第(2)题中被测物体的重力是多少?(4)若电源电压恒为9V,则此“托盘秤”所测物体的最大重力是多少?27.喜爱物理的小夏发明了一个简易台秤,其内部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其中R0为压敏电阻,它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如表格所示,电流表的表盘被改装为台秤的示数。

当电流表的示数达到最大值时,台秤达到称量的最大值。

若电源电压为6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6Ω。

求:压力/N36101520R0阻值/Ω24201464(1)当电流表示数为0.2A时,台秤的示数为多少N?(2)如图乙所示,在该台秤上放置一个重为25N的均匀柱体A,并用一根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线绕过定滑轮(不计摩擦)将A与B相连,B是重为15N、高为12cm,且底面积S B=100cm2的均匀柱体,将B置于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中(该薄壁柱形容器底面积S容=200cm2)。

B与薄壁容器底部无挤压,则此时电流表相应的读数为多少?(3)若足够高的薄壁柱形容器重为6N,则在第(2)问的基础上,向薄壁容器中缓慢加入一定量的水,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该薄壁柱形容器对支持面的最大压强是多少Pa?28.李伟使用天平、注射器等器材测量液体密度:(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2)在烧杯中装入10mL待测液体,放在天平的左端,测量其质量,待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质量为____________g;(3)使用注射器吸入待测液体至最大刻度处,再将其中的部分液体注入烧杯,注射器内剩余液体体积如图丙所示,示数为_____________mL;(4)烧杯内注入部分液体后,测出质量为 36.6g;(5)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待测液体密度为_____g/cm³;(6)李伟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得到两组烧杯和液体总质量及液体体积的数据,描点在如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

请你在此坐标系中大致画出待测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_____。

29.小明和小丽想知道橄榄油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橄榄油,测出烧杯和橄榄油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橄榄油的质量是___________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