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山防洪防汛专项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

矿山防洪防汛专项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

山西煤业有限公司
防洪防汛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二0一三年一月
防洪防汛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
1.1事故类型
本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雨量少而变率大,多集中夏季,冬季寒冷漫长,有明显的季相更替。

年降水量且多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雨季多为中雨,形成集中补给与集中排泄,并以地表径流形式注入,一旦涌入采坑就会造成洪水淹坑事故;下雨的同时容易受雷击威胁的区域有办公区、环坑线路及采场设备等极易受雷电的威胁。

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因缺乏对矿区及工业广场的避雷设施、地表水流系统、水文气象状况等准确的了解。

2)建立的地表水防排水系统、避雷装置不能满足安全需要。

3)未按要求设置防排水系统、避雷装置等。

1.2危险程度分析
在采掘生产过程中,洪涝水害事故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采坑淹埋、设备损坏、生产中止等事故,给生产带来严重危害。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采场发生洪涝事故事故后,救援人员应按照“紧急救援、妥善避难、安全撤退、救人优先”的原则进行抢险救灾。

2.1 贯彻“安全第一,以防为主”的方针,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做到责任、措施彻底落实。

2.2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职工群众基础作用。

2.3“三防”工作要实行矿长负责制,分工协作,遵循局部利益服从全矿利益的原则,执行统一指挥。

2.4 采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自主保安的义务和监督的义务,提高警惕、自主保安、群监群治。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永兴煤业露天矿采区成立煤矿水害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
总指挥:任银旺(矿长)
副总指挥:张福平(安全矿长)、常德彪(总工程师)
成员:任海峰(生产矿长)、王余平(机电矿长)
3.2总指挥部下设8个小组:
(1)事故技术组
(2)抢险救援组
(3)后勤保障组
(4)应急通讯组
(5)安全保卫组
(6)抢险救治组:
(7)事故调查组:
(8)善后处理组:
永兴煤业露天矿采区水害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部下设信息中心,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和接警工作,办公室设在调度室,信息中心主任由生产矿长、调度室主任担任。

办公室接到事故报警后,迅速通知总指挥,总指挥下令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指挥部所有成员及各个小组接到通知后必须立即赶往指挥部,现场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采区调度室(或由总指挥决定设置地点)。

3.1.2 指挥部成员职责:
3.1.2.1总指挥职责:
①组织指挥本矿各方面的资源,开展洪涝水害事故应急抢险工作。

②组织制定洪涝水害事故排险、抢险方案。

③下达各种洪涝水害事故应急处理指令。

④在处于应急状态下,组织协调本矿的各种对外联系。

3.1.2.2副总指挥职责:
①协助总指挥负责洪涝水害事故应急抢险的具体指挥工作。

②当总指挥不在现场时,第一副总指挥自动承担总指挥的一切职责。

3.1.2.3成员职责:
①服从总指挥、副总指挥的指令,协助总指挥制定洪涝水害事故排险、抢险方案。

②指挥各抢险小组落实洪涝水害事故排险、抢险的具体措施,并及时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本抢险小组的工作情况。

3.1.3 技术组职责:
(1)协助应急救援总指挥负责抢险、抢修的现场指挥。

(2)组织诊断设备和系统的安全状态,评价灾害程度。

(3)负责准备必需的图纸和资料,并根据应急救援指挥部命令完成其它工作。

(4)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应急救援措施。

(5)组织制定应急结束后的恢复计划。

(6)做好日常技术资料的收集、更新及技术人员的学习、培训、考核。

3.2.4 抢险救援组职责:
(1)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及时控制危险源,负责现场抢险作业和遇险(难)人员的营救。

(2)评价现场安全状态和发展趋势。

(3)向应急救援总指挥提出重大应急行动的建议。

(4)随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事故现场信息。

(5)做好抢险救援的日常演练与培训。

3.1.5后勤保障组职责:
(1)负责组织抢险物资的供应工作。

(2)按照救援抢险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日常抢险物资的储备工作。

(3)负责抢险救援后勤保障工作,组织车辆运送抢险救援成员快速抵达事故现场展开救援工作。

(4)协助调度有关人员做好通信联络。

(5)做好抢险救援物资的储备及日常管理、检查、更新等工作。

3.1.6安全保卫组职责:
(1)负责事故区域的警戒和交通管制,做好事故抢险期间的现场秩序维护,为抢险救援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负责协调、组织公安、保卫人员参与抢险救援工作。

(3)协助人劳部门确定事故伤亡人数和伤亡人员的姓名、身份。

(4)负责有关事故直接责任人的监护。

(5)参加事故调查工作并对外进行抢险救援信息的发布。

3.1.7抢险救治组:
(1)制定切实可行的救治方案,并实施现场抢救和紧急处理工作,护送伤员到医疗点救治。

(2)调运急救药品、器材,组织医疗应急救援队伍,提供医疗保障。

(3)参加相关事故调查。

(4)做好抢险救援的日常演练与培训。

3.1.8应急通讯组职责:
(1)负责突发安全事故现场的通讯和联络工作,保证事故现场通讯畅通。

(2)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并按应急救援指挥部指令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3)负责传达指挥部总指挥指令,及时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
迅速进行集合。

(4)日常做好通讯器材、线路的维护,储备通讯器材的检查等工作。

3.1.9事故调查组职责:
(1)在应急救援总指挥领导下,在其他小组的配合下,负责事故的调查与取证工作。

(2)提出事故调查书面报告,总结事故经验教训,提出评估报告。

(3)日常做好事故案例的收集、整理工作,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全员培训学习。

3.1.10善后处理组职责:
⑴做好遇险(难)家属以及伤员的慰抚工作。

⑵按规定提出对遇险(难)家属和伤员的补偿报告。

⑶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学习工作。

4 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4.1.1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
1)汛期来临时,调度值班人员要及时收集和记录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情况。

在夏季多雨的天气,尤其暴雨天气,要派专人24小时巡视和检查各种防洪设施状况,雨情及洪水上涨情况,重点是对防洪沟和边坡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三防”办公室(调度室)因大暴雨造成矿区积水,致使采坑受威胁时,及时采取处理方案;
2)雷雨天气多发季节,调度值班人员要及时收集和记录气象部
门的天气预报情况。

在夏季雷雨天气多发期,要派专人定期巡视和检查各种防雷电设施状况,重点是对办公区、生活区等极易受雷电的威胁的区域,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三防”办公室(调度室),避免雷击事故发生;
4.1.2预防措施
1)成立“三防”工作机构。

矿领导和基层单位负责人坚持24小时值班,调度值班人员要及时收集和记录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情况。

2)每旬对防洪工程、避雷设施、险要地段、重点设施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排查采场、工业场及筛分厂区的防护设备设施,并将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

3)在汛期来临前对采坑、工业广场的排水工程及设施、中央和采区水仓、大泵、水沟、排水管路等进行全面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限期整改。

4)及时修订完善“三防”应急预案,组织精干人员成立抢险突击队,并抓好日常演练工作。

当队员接到抢险通知后应立即在矿调度室集合待命,当发出抢险命令后,要冲锋在前,力争使损失减少到最低。

5)做好防雷装置的检测和维护工作,首先制定防雷装置检查维护制度,切实加强日常检查维护工作。

6)在雷雨季节前邀请具有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防雷中心,每年对矿变电站、计算机网络、通讯和监控系统等防雷设施进行安全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