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十二第4讲美国联邦制的确立作业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专题十二第4讲美国联邦制的确立作业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苏州期末)“1785年,为了统一货币,美国国会采用了美元,但1美元的价值是多少呢?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等州定为6先令(英国货币单位),而中部大西洋各州定为7先令6便士,南卡罗来纳等州定为4先令6便士等。

”为改变这一状况,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度设计是()A.实行总统制B.确立三权分立C.建立联邦制D.实行司法独立解析:选C。

币制混乱说明当时邦联缺少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因此在1787年宪法中要强化中央集权,建立了联邦制,故选C项;这一状况与总统制无关,故A项错误;三权分立是为了防止专制权力的出现,B项错误;司法独立与题目现象无关,故D项错误。

2.(2019·桂林、贺州期末联考)在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过程中,一次华盛顿与杰斐逊共进早餐,杰斐逊问,为什么要设参议院?华盛顿反问道,你为什么把咖啡倒进浅碟里?杰斐逊说是为了使咖啡凉下来。

华盛顿说,既然如此,我们也可以把法案放入参议院的浅碟里降降温。

这则小故事反映设立参议院是为了()A.暂时调和宪法制定中政党矛盾B.完善立法程序来防止决策谬误C.扩大国会立法权强化中央集权D.建立国会内部的三权分立体制解析:选B。

设立参议院是为对法案进行反复审视,一定程度上能防范错误,故选B 项;此时美国尚未建立起政党政治,故A项错误;国会有最高立法权,但材料未提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C项错误;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是指国会、总统、最高法院权力的分立,故D项错误。

3.(2019·常州期末)美国的开国元勋杰斐逊认为:“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

”基于这一理念,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 A.确立了两党对峙格局B.加强了地方政府权力C.规定了总统两届任期D.贯彻了分权制衡原则解析:选D。

材料中“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故D项正确;美国两党对峙格局的确立是在19世纪50年代中期,故A项错误;1787年宪法削弱了州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规定了总统两届任期的是195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二条,故C项错误。

4.(2019·洛阳模拟)下表是1787年5月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者情况,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通过了被美国人民奉为“圣经”的1787年宪法。

由此可知,这部宪法()B.宣扬了人人平等观念C.是各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D.体现了天赋人权学说解析:选C。

材料中制宪会议的参会者组成属于不同利益集团,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相互妥协,最终通过了1787年宪法,故选C项;材料中制宪会议参会者的组成不属于社会阶层的划分,故A项错误;材料中制宪会议的参会者中有奴隶主的存在,不能体现人人平等观念,故B项错误;材料中制宪会议的参会者中有奴隶主的存在,不能体现天赋人权学说,故D项错误。

5.(2019·大连双基测试)1865年美国通过了第14条宪法修正案,其中规定:“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为合众国而受其管辖的人,皆为合众国及其居任州的公民。

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

”这一规定() A.维护了联邦体制B.加强了州政府的权威C.结束了南北战争D.消除了种族歧视问题解析:选A。

材料“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强调各州在执行法律上的一致性,体现在立法权上国家高于各州,维护了联邦体制,故选A项;根据材料国家立法需要各州遵循不搞特殊,可知强化的应该是联邦政府的权威,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南北战争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种族歧视的内容,故D项错误。

6. (2019·昆明高三调研)南北战争后,美国制定并通过了第14条宪法修正案,宣布: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的公民。

这一修正案() A.维护了美国的共和体制B.解放了美国的黑人奴隶C.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D.保障了美国公民的权利解析:选C。

由材料“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的公民”可知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美国联邦制而非民主共和政体,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美国公民而非黑人奴隶,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美国联邦制而非公民的权利,故D项错误。

7. (2019·厦门模拟)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每个州必须给予所有其他州的公共法令、档案和司法程序以完全信任;每个州的公民享有(合众国)诸州公民的所有特权与豁免权。

这些规定()A.沿袭了邦联制的原则B.有利于加强州际合作C.弥合了各州间的分歧D.保障了各州司法独立解析:选B。

材料强调“每个州必须给予所有其他州的公共法令、档案和司法程序以完全信任;每个州的公民享有(合众国)诸州公民的所有特权与豁免权”,这有利于加强州际合作,故B项正确;邦联制强调各州的独立,故A项错误;“弥合了各州间的分歧”说法绝对,故C项错误;“保障了各州司法独立”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8.(2019·重庆调研)近代某一欧美政体,“彼固有行政府之国务大臣也,然惟对于大统领负僚属之责任,未尝对于议会而负责任,盖其系统各不相蒙也”。

在这一政体中()A.议会的作用极其有限B.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C.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D.由议会选举国家元首解析:选B。

根据材料中信息可以判断这一政体是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总统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故选B项。

在美国,国会享有立法权,A项错误;C项是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故C项错误;美国总统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故D项错误。

9.(2019·广安、眉山二市模拟)1803年,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作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

从而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

该制度的确立()A.剥夺了国会的立法权限B.打破了权力的制衡机制C.保证了总统的依法行政D.维护了宪法的至上权威解析:选D。

材料中“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表明限制了总统和国会,使他们在宪法范围内行事,维护了宪法的至上权威,故D项正确。

10.(2019·潍坊期中)美国只有一个政治纪元,也只有一种政治时间,无论其政治身份在危机时刻发生何种结构性的改造,还都是发生在1787年宪法设定的政治框架内。

这旨在强调()A.美国的近代宪法完美无缺B.联邦宪法化解危机的功能C.美国宪政实践具有连续性D.宪法固化美国的政治身份解析:选C。

根据“只有一个政治纪元,也只有一种政治时间”“都是发生在1787年宪法设定的政治框架内”可知美国宪政具有稳定性与连续性,故选C项;1787年宪法并非完美无缺,如保留了黑人奴隶制等,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强调联邦宪法能化解危机,而是强调美国政治身份的稳定性,故B项错误;材料旨在强调美国宪政实践的连续性,并非固化,故D项错误。

11.(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1972年,女众议员玛莎·格里菲斯推动过去被搁置的“男女平权宪法修正案”获得参众两院通过,但在宪法规定的七年期内由于没有达到38州的同意而宣告失败。

这一过程说明美国()A.三权分立的制度受到冲击B.多元价值观念影响法律变革C.中央集权的原则逐渐削弱D.女性争取选举权的斗争失败解析:选B。

题干中女众议员推动的“男女平权宪法修正案”虽获得中央参众两院的通过,但因地方议会未通过而失败,体现了多元价值观念的较量,故B项正确。

12.(2019·宿州质检)1902年,时任美国纽约州州长的查尔顿·修斯在一次演讲中感叹,“我们生活在宪法之下,但这个宪法是什么意思,却是法官们说了算”。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三权分立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B.最高法院居于宪政体制核心地位C.地方政府与联邦政府的权力冲突D.司法解释权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解析:选D。

据材料“我们生活在宪法之下,但这个宪法是什么意思,却是法官们说了算”得出司法解释权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故选D项;材料只说了司法权,没有涉及行政权和立法权,故A项错误;居于宪政体制核心地位的应该是总统,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地方政府与联邦政府的权力冲突,故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妥协因素:分封制度本身接近契约关系;继承制度和婚姻关系在扩张领土上的广泛应用等等都是某种协商和妥协的产物。

克伦威尔在内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

丰富的妥协经验和对革命以及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危害的认识使英国人更倾向于采用渐进妥协的方式完成政治变革。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材料二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

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

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

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材料三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采用妥协的方式完成政治变革的原因。

(2)材料二中法国1870年后“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的重要事件是什么?此后法国政局长期稳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宪法制定过程中多元利益集团之间妥协的表现,并分析美国宪法为什么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解析(1)据材料一“丰富的妥协经验和对革命以及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危害的认识”得出丰富的妥协经验;对革命以及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危害的认识。

(2)第一小问事件,根据所学可知该事件指1875年以一票多数通过第三共和国宪法;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从政治、经济角度归纳。

(3)第一小问表现,据1787年宪法从各州在国会名额的分配、黑奴人数的计算以及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得出答案;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三“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得出不同利益集团利用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根据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对美国宪法进行修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