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夏季高温安全施工方案

建筑工程夏季高温安全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高温工作部署安排 (3)四、夏季高温施工准备工作 (4)五、防高温组织措施 (5)六、夏季高温施工技术措施 (6)七、防高温食物中毒措施 (9)八、防高温专项应急预案 (11)九、夏季高温紧急急情况的处理方法 (13)十、夏季施工中注意事项 (14)一、编制依据1、《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4、《乐业公寓项目总承包工程合同》5、《乐业公寓工程设计施工图纸》6、中天建设集团内部相关文件二、工程概况2.1建筑概况本工程包含1#2#楼(27层)住宅,3#4#楼人才公寓(31层),1栋商业楼,一层地下车库,1栋物业管理房。

总建筑面积为109840㎡,建筑高度93.9/81.9米,地下室建筑面积为23531㎡,地下室±0.000相对的绝对标高为19.10m,各单体建筑室内标高±0.000相对的绝对标高各不相同。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2.2结构概况1、基础形式:地下车库采用下柱墩+平板式筏板基础,1#楼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2#3#4#楼为板式筏型基础(CFG桩复合地基),商业楼采用筏板+下柱墩基础+抗浮锚杆。

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3、结构形式:主楼范围外纯地下室为框架结构;1#2#楼6-25层为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1-5、26-27层为现浇混凝土框剪结构;3#4#楼6-28层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1-5、29-31层为现浇混凝土框剪结构。

4、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5、结构抗震等级:三级;6、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7、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三、高温工作部署安排本工程主体开始施工阶段经过整个夏天,炎炎夏季的到來,针对高温潮湿、闷热的天气,为保障广大职工的安全、身体健康着想,特编制降温防暑专项技术方案,并要求项目部落实到位,保证工程的生产安全顺利进行.为了防暑,针对作业时间进行了适当调整,发放凉茶等降暑饮料。

气温35℃以上(含35℃),应采取换班轮休等方法,缩短工人连续作业时间,且不得安排加班,12时~15时应停止露天作业;37℃以上,开工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39℃以上,工地停工。

在防暑降温方面,为务工人员提供充足饮用水(茶水、盐水等)、清凉饮料(绿豆汤、冰水、酸梅汤等)和防暑降温药品(清凉油、仁丹、风油精等),同時要做到把防暑药品发放到每个务工人员手中。

在施工人员作息方面,強调不得为赶工期随意加班加点,而应采取“做两头,歇中间”的方法,即在高温期间,每天上午11时至下午15时实行停工休息,以确保务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检查工地的食堂、宿舍等场所。

要求做好食堂卫生工作,生熟食品要分开,不出售变质、腐烂食品;同时要注意宿舍、卫生间等生活场所的卫生,及时清运垃圾,预防传染疾病的发生。

四、夏季高温施工准备工作1)成立施工紧急情况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指挥、协调工作。

由项目经理郭森旺担任领导小组组长。

2)夏季高温到来之前,组织有关人员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技术交底,提出夏季高温计划,为施工提供技术准备3)、及时调整炎热季节的上下班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4)、保证干净卫生的茶水供应和提供按劳动规定应享受的待遇。

5)、食堂饮食要卫生,保证工作人员健康。

6)、浇筑混凝土之前,一定要将模板浇水湿透。

7)、浇筑好的混凝土养护工作要得到高度重视,要在混凝土初凝后,及时得到养护,用草包覆盖,并浇水养护,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过快,使混凝土表面发生开裂。

8)、根据气候气温情况,及时配合做好混凝土配合比和坍落度的调整工作,满足施工要求和质量标准。

9)项目部配备的主要药品如下:感冒药、发烧药、腹泻药、消炎药等治疗药品及仁丹、十滴水、正气水、菊花茶、降火凉茶、绿色保健食品等。

10)配备二台车辆,供应急救援使用。

五、防高温组织措施1、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时间,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原则上,气温超过37度,严禁11:00至15:00进行室外作业。

2、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在夏季施工的工艺过程,尽可能调整劳动组织,采取勤倒班的方式,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

加强现场巡查,加大防暑急救知识宣传,提高全员安全防范意识。

项目部组织各分包单位负责人进行一次防暑降温及中暑急救的知识培训。

3、保证现场饮水供应充足现场应供给足够的合乎卫生要求的饮用水、饮料、茶及各种汤类等,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事件。

4、落实防暑降温药物品要切实关心在高温下坚持实干的广大一线施工人员,加强对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要求施工人员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如:清凉油、风油精等,落实每一位工人的防暑降温物品。

5、积极改善建筑工地生产生活环境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通风降温,确保施工宿舍、食堂等临时设施满足防暑降温需要,并对未施工人员提供清凉饮料和常用防暑药品。

施工现场的宿舍和食堂须安装电扇。

室外作业场所按区域搭设遮阳棚,供施工人员轮换休息使用。

6、安全检查工作针对高温施工,工人穿戴问题,项目部要加强对安全防护用品佩戴使用的检查。

严禁赤脚和穿拖鞋上岗,确保劳动防护措施的真正落实。

六、夏季高温施工技术措施6.1.动员职工,根据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充分发挥有降温设备的效能,添置必要的设施。

6.2.关心职工的工作、生活,注意劳逸结合,调整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入暑前,抓紧做好高温、高空作业工人的体检,对不适合高温、高空作业的适当调换工作。

6.3.混凝土工程炎热的夏季气温高,水的蒸发量大,对于新浇筑砼工程可能出现干燥快,凝结速度快,强度降低,并会产生许多裂缝等现象,从而影响了砼结构本身的质量。

因此夏季施工的砼施工技术,就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特别是砼的拌制及运输以及浇筑、养护等,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施工技术方案来保证砼的施工质量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

6.3.1混凝土拌制和运输砼是一种混合材料,砼成型后的均匀性和密实性可判断其质量的好坏,因此,从搅拌运输的各道工序施工中,应杜绝任何缺陷,采取措施控制砼的温升,并以此控制附加水量,减少坍落度损失,减少塑性收缩开裂。

在砼拌制、运输中有以下几项措施是行之有效的:(1)使用减水剂或以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以减少水泥用量,同时,在砼浇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大骨料直径。

(2)砼拌和物的运输距离如较长,可以用缓凝剂控制砼的凝结时间,但应注意缓凝剂的掺量应合理。

在计算外加剂用量时,应先按外加剂掺量求纯外加剂用量,再根据已知浓度外加剂,求出实际浓度加剂用量,对于大面积的砼地坪工程尤其如此并与砼供应商取得联系制定可行方案。

(3)随着泵送混凝土迅速发展,流动性与和易性的要求,坍落度增加、水灰比增大,水泥用量、用水量、砂率均增加及其它外加剂增加等一些因素变化,导致混凝土收缩及水化热作用。

因此,严格控制配合比可有效控制裂缝产生,提高混凝土抗拉、抗压强度。

(4)在炎热季节或大体积砼施工前,可以用冷水或地下水来代替部分拌合水。

对于高温季节里长距离运输砼的情况,可以考虑搅拌车的延迟搅拌,使砼达到工地时仍处于搅拌状态。

(5)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以避免在最高气温时浇筑混凝土。

在高温干燥季节,晚间浇筑混凝土受风和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且可在接近日出时终凝,而此时的相对温度较低,因而早期干燥和开裂的可能性最小。

(6)工程采用商品砼由砼公司确定拌制及运输过程,保证砼夏季施工要求。

6.3.2混凝土浇筑和修整及温控措施在炎热气候条件下浇筑砼时,应尽量避免当日的最高温度时间浇筑;要求项目上配备足够的人力、设备和机具,以便及时应付预料不到的不利情况,并随时控制好砼表面与外界的温差及砼内部与表面的温差的影响。

控制开裂主要因素是约束温差及收缩砼的极限拉伸。

(1)加强施工中的温度观测,必须重视温度管理,施工中若能控制实际温度差小于容许值,就可避免产生温度裂缝。

温度管理的基础是及时准确地进行各种温度观测。

本工程采用温度计测温,具体方法:预埋管、测温、记录。

(2)采取适当的温度控制措施,在砼浇筑过程中,应使实际测量的温差小于允许温差,采取的措施主要是:降低浇筑温度,在具体的施工中应注意骨料防晒,加冰屑或冰水搅拌砼,运输中的容器加盖,防止日晒;降低水化热温升,主要是通过选择合理的原材料,采用良好的配合比,来降低水泥用量;为防止表面裂缝,可采取提高砼表面温度的措施,如在砼结构的外露面覆盖保温,搭设保温棚和覆盖塑料薄膜。

(3)对于大面积的现浇梁板的施工,应做好砼浇筑方案,明确出砼的浇筑方向、浇筑顺序,在适当的部位增加UEA砼膨胀带,并要养护14天。

(4)配合比的计算是砼技术关键,常规计算配合比,不但水泥用量增加,成本加大,而且容易砼温度应力过大,使砼产生开裂,破坏耐久性。

以低水泥用量有效养活水化热降低砼的温升值,以大掺量掺合料增加砼密实度和体积稳定性,采用复合高效外加剂,有效降低水胶比,保证了结构设计强度要求。

(5)在施工中采用低水胶比大掺量粉煤灰,不仅满足强度要求,而且由于良好的施工性能,使整体连续浇筑成功,保证施工质量,块体砼的内外温差始终低于20℃,有效控制裂缝出现。

(6)本工程采用商品砼,由砼公司确定配合比、外加剂的比例,保证砼质量要求。

6.3.3混凝土的养护夏季浇筑的混凝土,如养护不当,会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或表面出现塑性收缩裂缝等,因此,必须加强混凝土的的养护。

(1)在修整作业完成后或混凝土初凝后立即进行养护,优先采用蓄水养护方法,连续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前1—2天,应保证混凝土处于充分的湿润状态,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规定的养护龄期。

(2)对于大面积的板类工程,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加以覆盖, 12小时后浇水养护,并保持潮湿状态不小于14天。

(3)当完成规定的养护时间后折膜时最好为其表面提供潮湿的草垫覆盖层。

(4)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内部温度高,表面失水很快,需要补充水份。

微膨胀剂只有在足够潮湿的状态下才具有补偿收缩的作用,减少裂缝出现的可能。

6.4.砌体工程6.4.1.高温季节砌砖,要特别强调砖块的浇水,除利用清晨或夜间提前将集中堆放的砖块充分浇水湿透外,还应在临砌之前适当地浇水,使砖块保持湿润,防止砂浆失水过快影响砂浆强度和粘结力。

6.4.2.砌筑砂浆的稠度要适当加大,使砂浆有较大的流动性,灰缝容易饱满,亦可在砂浆中掺入塑化剂,以提高砂浆的保水性和易性。

6.4.3.砂浆应随拌随用,对关键部位砌体,要进行必要的遮盖、养护。

6.4.4.掺外加剂的砂浆,必须严格遵照使用说明拌制。

6.5、抹灰工程6.5. 1、抹灰前应在砌体表面洒水湿润,防止砂浆脱水造成开裂、起壳、脱落,抹灰后要加台养护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