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自学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历真题

全国自学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历真题

全国自学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历真题全国10月自学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试题:0034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机关或组织的法定地位赋予其在职权范围内( D )1-1A.发文的权力B.收文的权力C.公文处理的权力D.制定和处理公文的权力2.“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语出( D )2-41A.《史记》B.《汉书》C.《文心雕龙》D.《典论·论文》3.公文的文体、表达方式及其在格式上的安排称之为( C )3-45 A.公文格式B.公文结构C.公文体式D.公文程式4.机关之间的一般性关系又称为( D )4-103A.领导与被领导关系B.指导与被指导关系C.平级关系D.不相隶属关系5.首次将“议案”列为国家行政机关法定公文文种是在( B )5-122 A.1987年B.1993年C.1997年D.6.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和解放区政府用于公布事项的文种有三种,即( C )6-146A.公告、通告、公报B.布告、公告、通报C.公告、通告、布告D.公报、通告、布告7.《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国家货币出入境限额的公告》属于( A )6-147A.涉及法定事项的公告B.决策性公告C.知照性公告D.指挥性公告8.将报告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的依据是( A )7-173A.报告内容涉及的范围B.报告内容的结构C.报告篇幅的长短D.报告的发文意图9.守则最突出的特点是( B )8-211A.切实可行B.简洁易记C.政治性强D.具体细致10.闭幕词的开头主要是( B )9-233A.答谢与会人员B.概括总结大会的主要成果C.展望未来D.分析形势11.公文处理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应体现( C )10-271A.权威性B.政治性C.规范性D.机要性12.在以下公文办理程序中,收文和发文都要经过的程序是( B )11-291 A.分办B.审核C.拟办D.批办13.公文处理工作的最后一道程序是( D )10-270A.发文登记B.承办C.封发D.整理(立卷)14.准确、鲜明、生动、符合语法和逻辑,是公文写作的( C )2-33A.政治要求B.业务要求C.文字表达要求D.行文规范要求15.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 A )4-106A.只能使用平行文B.只能使用上行文C.只能使用下行文D.不能行文16.将“报告”与“请示”分开的规定,始见于( A )7-172A.1957年B.1981年C.1987年D.1993年17.必须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来制定的文书是( C )7-198A.章程B.办法C.实施细则D.规定18.如实记载会议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的文书是( B )9-247A.会议纪要B.会议记录C.会议公报D.会议决议19.公文处理工作的特点除政治性、时限性、规范性外,还具有( C )10-271 A.准确性B.权威性C.机要性D.政策性20.机关文书部门收到下级机关上报的需要办理的公文应当先( D )11-299A.分办B.批办C.传阅D.审核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在以下公文办理程序中,属收文办理的程序有( BC D ) 11- 291A.拟稿B.分办C.拟办D.查办E.签发22.计划类文书的特点有( BD )8-212A.内容的规范性B.目标的前瞻性C.执行的强制性D.操作的预想性E.制定的程序性23.以下机关之间的公文往来应使用平行文的有( ABD )4-106 A.甲省民政厅与甲省人事厅B.××大学与××市公安局C.××省新闻出版局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D.甲省财政厅与乙市园林局E.国家教育部与××省教育厅24.闭幕词是在大会结束时,由主要领导人向大会宣读的书面文稿,其作用往往具有( CDE )9-233 A.方向性B.基调性C.总结性D.激励性E.评估性25.在我国古代,类似报告的陈述性公文主要有( ABCDE ) 7-171 A.书B.表C.奏D.状E.呈26.公文写作的一般步骤是( ABCDE ) 2-35A.明确发文主旨B.收集有关材料C.拟出写作提纲D.认真起草正文E.反复检查修改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先判断命题正误,然后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判断1分,说明2分;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

27.建议类文书在内容上应当具有建议性。

9-262正确。

28.规章类文书具有强制执行的特点。

8-205正确。

29.行文关系是根据机关级别确定的文件授受关系。

4-100错误。

行文关系是根据机关的组织系统、领导关系和职权范围所确定的机关之间的文件授受关系。

30.公文处理必须注重时效。

10-272正确。

31.在我国,各级机关组织在提请会议审议事项时,都可以使用“议案”这一文种。

5-121错误。

议案,是有议案提出权的机构或人民代表,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建议性公文。

32.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1-1正确。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3.为什么说公文有特定现实效用?1-9答:公文的特定效用是指公文的现实效用,是公文制发机关的法定地位所赋予的。

从每一份具体的文件来说,都有它本身的特定的现实效用,代表它的制发机关所赋予的法定效力和作用。

比如,党政领导机关所发出的每一项指示,每一项决定,要求所属机关认真贯彻、坚决执行,即使是一份通知,同样要求地方收文机关阅知和办理;下级机关的一份报告、一份请示也同样要求卜级领导机关阅知或批复等。

公文所具有的特定效用是有一定的时间性的。

任何公文都不是永远有效的。

虽然有的公文具有历史文献价值,但从总体上说,它还是着眼于现实效用的。

公文在现行工作中形成,在现行工作中使用,为推动现行工作服务。

一旦它们的现行使命完成,那些对日后工作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就将转化为档案保存,对今后的工作仍然起着查考、凭证作用。

34.简述条例和规定的异同。

7-198答:(1)规定在性质上和条例一样,属于规范工作、活动、行为等的规章制度性的文种。

(2)但条例规范的范围大,制定和发布条例的机构的级别高,而规定规范的范围较小,能够制定和发布规定的机构的级别可高可低,可以是中央一级的党政领导机关,也可以是各级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

(3)从使用范围来说,规定比条例广,很多局部的、具体的工作,都可以用“规定”来规范,而“条例”规范的工作一般带有全局性,不涉及过于细小的工作。

35.简述公告、通告的共同特点。

6-147答:公告、通告是性质相近而有一定差别的文种,它们在三个方面有大同小异的特点:(l)发都的公开性(2)事项的重要性(3)操作的严肃性36.简述决定的含义及其特点。

5-126答:一、决定是党政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的指导性公文。

二、决定的主要特点有三:1.内容重要。

2.政策性强。

3.有约束力。

37.简述建立公文催办制度的必要性。

11-305答:公文的催办是指那些必须办理答复的文件,根据承办时限的要求,及时地对文件承办的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

要求做到紧念公文跟踪催办;重要公文重点催办;一般公文定期催办。

防止积压、延误。

建立催办制度,是避免办理拖沓,文件积压,克服官僚主义,加速文件运转,提高机关办事效率的重要措施。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38.试述公文的表达方式及其应用。

3-47答:在公文写作中,兼用叙述、说明和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并以说明为主,而一般不宜使用描写和抒情。

这是由公文的文体性质与功能决定的,是公文文体的主要特点。

公文的内容主要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法规和规章,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与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与交流信息等。

要求简明、清晰、准确地表达发文机关的意图,而并非审美和传情。

公文的这一特殊使命是其他任何文体都不能担负也不允许担负的。

公文的写作应从现实效用的角度出发,并把可操作性作为一项重要原则,不能中看、中听、不中用。

因此,公文惟有兼用叙述、说明和议论三种表达方式,而以说明为主,才能够把意图表达得明确、具体。

这同时也是公文不宜使用描写、抒情表达方式的原因所在。

就具体文种而言,报告、请示、通报等侧重于叙述;法律、法规文件以及通告、公告等主要是说明;调查报告、会议纪要以及综合性的工作总结等通常是夹叙夹议;而在公文中运用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则有讲话稿等。

现将这几种表达方式的运用分述于后:l.叙述。

叙述是将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所作的叙说与交代。

包括写“人”和写“事”两个方面。

它是写作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表达方式。

但在公文与作中,一般不专门写人,而是以叙事为主。

叙事就是“叙述”这一表达方式在公文中的运用。

除计划性、规范性文件一般不采用叙事和指令性文件较少采用叙事外.其他如通知、通报、请示、报告、总结、会议纪要等都必须以叙事为基础。

2.说明。

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客观、真实地解说清楚。

与其他的表达方式相比较,说明的明显特征讲的是客观事物,作者表现的是客观态度。

其基本要求是客观、准确,力求按事物的本来面目作恰如其分的介绍,准确地反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程度。

说明,在公文的表达方式中占有很大比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公文写作中最常用、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不仅规范性公文、商品说明书主要采用说明的方式,其他如命令、批复、揩示、通知等大都直接陈述领导机关的意图、要求与措施,也多以说明为主:公告、通告旨在公布要求与措施,电以说明为主;报告、请示中的条款行文也离不开说明。

此外,说明还常与叙述、议论等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如为叙述所涉及的人与事作必要的介绍,为议论作必要的解说与阐释。

或作为论据的主要表达方式。

3.议论。

议沦,就是议事谠理,通俗地说,就是把道理说清楚二是公文作者对客观事物或问题进行分析评述,提出看法或措施,表明观点和态度,证明或反驳某一观点的表达方法。

在公文写作实践中,单独使用议论形式的比较少。

公文中的议论是为了给受文对象提供理解文件精神的理论依据,所以发表议论时,一是具有随机性,即根据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阐明采取措施的缘由、意义或者指陈利弊得失,以期对受文者起到启发、提示作用:二是有些文件往往需要援引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上级的指示、规定等,作为阐述理由的理论依据。

这是公文写作中运用议论这一表达方式的主要特点。

应当说明的是,在公文写作中,就大多数文种而言,议论不是贯通全文的主要表达方法,而是从属于叙述和说明的一种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