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裂隙灯显微镜

裂隙灯显微镜

孔径值与物镜直径正相关 与物镜距负相关
数值孔径
25
裂隙灯分辨率要求孔径值 ≥ 0.085
0.085 =1•sinq
q ≥ 4.88°
裂隙灯为求得起码分辨率 孔径角q 应 ≥ 4.88°
26
物镜
黄色滤光镜
物镜
黄色滤光镜
27
目镜
28
倍率手轮
6
10
16
25
40
29
托 架
额托
钴兰光源加覆磨砂滤光镜
滴1%荧光素钠
观察夹角 30 — 50° 裂隙宽度 宽大 放大程度 低至中倍 投照亮度 中至高
75
观察内容
角膜上皮层染色的形态和深度
透气硬镜的配适评估
76
77
硬质隐形眼镜的静态配 适
78
角膜损伤
79
泪液破裂时间
基本原理
泪液分为脂质层、水电解质层和粘液层
• 不同的正负透镜的组合可实现不同的倍率梯度
22
伽利略(Galilean)望远镜结构原理
入射角
射出角
23
显微镜的分辨率
分辨率与孔径值(numerical aperture)正相关
孔径角
注视点至物镜边缘的连线与主光轴的夹角
N =n•sinq N :孔径值
n:介质折射率
q:孔径角
24
孔径值(numerical aperture)
裂隙灯显微镜 slit lamp


1
主要用途
眼科常用的检查仪器 主要用于检查眼前节,如眼睑、结膜、角膜、前 房、晶状体等 在隐形眼镜配戴评估方面也有重要价值 配上一些附件还可以检查前房角、眼底等
2
裂隙灯显微镜的主体结构
照明系统 功能部件 观察系统 裂隙灯 辅助部件 托架 调焦台 电控板
3
裂隙灯显微镜的主体结构
前房和房水
深度
清晰度
沉淀物 色素颗粒 积血 积脓
116
房水闪辉阳性
117
虹膜和瞳孔
虹膜 色泽纹理 瞳孔 大小,形状,位置 双眼对照 对光反射
震荡
118
晶状体
反光增强
色素愈着或机化物沉淀
半脱位
119
白内障
120
玻璃体
玻璃体混浊 性质:炎性、血性、液化、变性
分辨度充分
视野区无显著色散和球差
16
双目立体显微镜观察系统结构
主要构成 显微镜组件:物镜组+目镜组 转像棱镜组 放大组镜
17
主要构成
18
显微镜组件
为保证足够的物镜距 ,物镜的焦度较低 物镜的聚合光线被目镜还原成平行光线 物镜和目镜组均为双胶合透镜组,为减少球面像差
颏托
固视灯标
固视灯标 额托
颏托
30
调焦台
调焦手柄 பைடு நூலகம்轮
锁轮
调焦手柄
31
电控板
电源开关 亮度手轮 升降触键
升降触键 电源开关 亮度手轮
32
检查前准备
检查者洗手 调低室内光线 被检查者坐得
舒适
33

被测眼外眦部与颏托纵杆外眦刻度相平
外眦刻度
升降手轮
34
根据检查者的屈光状态调节目镜焦距
正常值
15~40s 82
滴荧光素
83
泪膜破裂斑
84
检 查 方 法 method of Examination
85
直视前方
视左、视右
推按泪囊
向下看,翻开上睑 先右眼后左眼
向上看,撑开下睑
86
检 查 内 容 Examination project
87
眼外观
睑位 眼突出 视线指向 眼睑闭合不全 瞬目迟缓 眼睑下垂 睑裂大小
光斑长度的变化
无光栅
散热栅
ND 栅
无赤光栅
钴蓝光栅
11
角度轮盘(裂隙)
投射镜
角度轮盘
投射镜
光斑角度的变化
12
反光镜
反光镜
滤光镜
滤光镜
13
前倾手轮
宽度手轮
前倾手轮
宽度手轮
光斑宽度的变化
14
灯臂角度刻度盘 灯臂锁轮
灯臂角度刻度盘 灯臂锁轮
15
观察系统
基本要求 物镜距足够大 图像正立,双镜合焦 放大倍率适用
64
观察内容
间接法 角膜浸润
角膜皱纹 镜片沉淀物
65
间接法:蛋白质沉淀物
66
镜面反射投照法
光斑与光源在角膜面上的反光区重叠 光视线夹角 60° 投射光夹角=观察轴夹角 裂隙宽度 2mm
放大程度 中至高倍
投照亮度 中至高
67
镜面反射投照法
60º
68
观察内容
角膜内皮细胞
106
乳头增生
滤泡形成 粘液性分泌物
睑板腺囊肿
107
巨乳头性结膜
108
沙 眼
109
角 膜
异物 上皮损伤 基质水肿 白斑、云翳 新生血管 变性 浸润灶
内皮细胞形态变化
圆锥角膜
映光不均匀
110
新生血管
111
角膜浸润
112
角膜变性
113
角膜云翳
114
圆锥角膜
115
97
淋巴滤泡
睑裂斑
结膜充血的分类
混合充血
周边充血
睫状充血
98
球结膜混合型充血
99
结膜下出血
100
睑裂区充血
101
疱性结膜炎
102
翼状胬肉
103
睑裂斑
104
球结膜损伤
105
睑结膜
炎症 巨乳头性结膜
水肿、充血
透明度下降
睑板腺囊肿
结膜结石 沙眼 MacCallan 分类法
镜面反射投照法 全内反射投照法 滤光投照法
间接投照法 背面投照法
41
弥散投照法
光源加覆磨沙滤光镜 光视线夹角 30—50° 裂隙宽度 宽大 放大程度 6~10 倍 投照亮度 高
42
弥散投照法
43
观察内容
外眼各部
镜片的配适评估
44
外 眼
45
硬质隐形眼镜镜配适
57
角膜上皮微囊
58
背面投照法
观察被后方虹膜上的弥散反光照亮的目标 观察夹角 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裂隙宽度 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放大程度 中至高倍
投照亮度 低至中
59
背面投照法:直接法
60
观察内容
直接法 角膜新生血管、异物
61
角膜新生血管
62
角膜疤痕
63
背面投照法:间接法
46
软质隐形眼镜配适
47
直接投照法
观察裂隙光照亮部位
光视线夹角 30 — 50°
裂隙宽度 0.2 - 1.5mm
或圆锥形光束 放大程度 中至高倍 投照亮度 中至高
48
直接投照法
30º~50º
49
观察内容
窄裂隙 角膜弧度
角膜厚度 宽裂隙 角膜上皮层 角膜创伤的深度 隐形眼镜沉淀物
目镜焦距刻度
35
左右眼分别注视调焦棒使焦面清晰
调焦棒
36
调整目镜间距,使双眼同时注视观察目标
37
主要功能部件
照明系统 观察系统
38
操作要领
调整焦面
调节倍率 调节亮度
右手调整仪器
左手撑开被检眼
39
观 察 方 法 method of watching
40
弥散投照法 直接投照法
121
玻璃体混浊
122
本章重点
裂隙灯显微镜的结构组成 裂隙灯显微镜的检查原理 裂隙灯显微镜几种检查方法 裂隙灯显微镜的检查内容
123
谢谢!
124
主要构成 光源 聚光组镜
裂隙
投射组镜
7
光源光线通过聚光组镜聚焦于投射组镜的光学中心
裂隙限制光线投射区
裂隙大致位于投射组镜物侧2倍焦距处
焦平面可见清晰的裂隙像
8
照明系统





9
光源灯箱 卤钨灯
灯箱 卤钨灯
聚光镜
聚光镜
10
滤光掣
长度手轮
滤光掣 长度手轮
泪液层的稳定程度
69
角膜内皮
70
全内反射投照法
投照角膜边缘,形成反复折射的光环,
观察角膜中央至另一侧
裂隙宽度 1.5 — 2mm
放大程度 中至高倍 投照亮度 中至高
71
全内投照法
72
观察内容
角膜水肿皱纹,
瘢痕、异物、浸润 镜片沉淀物
73
角膜水肿皱纹
74
滤光式投照法
睁眼时,中间的水电解质层逐渐蒸发
外表的脂质层向内层的粘液层靠近
脂质进入局部粘液界面时
界面张力突然升高 发生泪膜破裂
80
临床意义
反映泪膜的稳定程度 影响隐形眼镜的湿润度
81
方 法
滴荧光素 调整裂隙灯焦距 嘱患者启开睑裂 采用钴蓝光 计时 待鲜绿色泪膜上出现第一 个破裂斑
19
显微镜的放大倍率
M:显微镜总放大倍率 M1:物镜放大倍率 M2:目镜放大倍率
例:设物镜2× ,目镜10× ,求总放大倍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