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
聊斋志异· 葛巾
常大用,洛人,癖好牡丹。闻曹州牡丹甲齐、鲁,心 向往之。适以他事如曹,因假缙 绅之园居焉。时方二月, 牡丹未华,惟徘徊园中,目注勾萌,以望其拆。作《怀牡 丹》诗百绝。未几花渐含苞,而资斧将匮;寻典春衣,流 连忘返。一日凌晨趋花所,则一女郎及老妪在焉。疑是贵 家宅眷,遂遄(chuan35)返。暮往又见之,从容避去;微 窥之,宫妆艳绝。眩迷之中,忽转一想:此必仙人,世上 岂有此女子乎!急返身而搜之,骤过假山,适与媪遇。女 郎方坐石 上,相顾失惊。妪以身幛女,叱曰:“狂生何 为!”生长跪曰:“娘子必是仙人!”妪咄之曰:“如此 妄言,自当絷送令尹!”生大惧,女郎微笑曰:“去之!” 过山而去……
明清小说(2)
文言短篇小说登上唐传奇的高峰后就 跌进了深谷,宋元皆无建树,明代有所复 兴,产生了瞿佑的《剪灯新话》和模仿它 的李祯的《剪灯余话》,但成就不高,直 到清代出现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才使 文言小说走向高峰。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是一部用唐传奇的手法写成的文言短篇 小说集,包括490多篇作品,以揭露封建吏治、讽刺科举 制度及赞颂男女真情为主要内容,采取以幻写真、真幻错 综的手法,在幻想世界的背后隐藏着对人间世界种种价值 体系的重新理解和思考,是一部“孤愤”之书。《聊斋志 异》的故事模式主要是两种,一是人入幻境,见到异域奇 闻;二是异类进入人间,与人发生种种纠葛。其中由异类 变化而成的美丽的女性形象,具有人的美貌和性情,温柔 善良,给俗世间的人尤其是书生带来种种快乐和幸福。故 事情节一波三折,奇幻跌宕。语言以简洁优雅的文言为主, 又大量吸收民间俚语俗语,形成清新活泼,生动诙谐的语 言风格。
明清小说(1)
白话短篇小说 明清是中国古代小说从兴盛走向辉煌的时期。此时的 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发展得更加精致,代表其最高成就的 是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和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其 中包括宋、元、明话本、明代文人拟话本和冯梦龙自己的 创作。内容主要写世情,视野扩展到士、农、工、商各个 阶层,以市井生活为主体,表现市民的价值观念。“二拍” 是凌蒙初的个人创作,有78篇,主要写社会问题,从不 同角度反映当时的社会腐败,以及市民的生活和思想意识。
明清小说(3)
明代长篇小说分为四类:即以《三国 演义》为代表的历史演义小说,以《水浒 传》为代表的英雄传奇小说,以《西游记》 为代表的神话小说,以《金瓶梅》为代表 的世情小说。“三、水、西、金”被称为 “四大奇书”,并且各自代表了一种类型, 也规划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基本格局,明清 时代的所有长篇小说都可以在这几个类型 中找到归宿。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三个阶段
真正称得上成熟作品的古代小说,始 自唐传奇。自唐传奇后,中国古代小说的 衍变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唐传奇、 宋元话本和明清小说。
唐传奇
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这类小说往往以“记”或“传”名 篇,作者以史家笔法“传写奇事,搜奇记逸”(《少室山房笔丛》), 故谓之“传奇”。留存于今的唐传奇作品,有专集40余部,另有散 篇40余篇,主要收录在宋初李昉等人编纂的《太平广记》中,内容 不外乎三类,即神怪、爱情和豪侠。其中爱情小说成就最高,代表作 有《柳毅传》、《李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等。 唐传奇是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有了质的变化。 明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道:“凡变异之谈,盛于六朝,然多是 传录舛讹,未必尽幻设语。至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 端。”“作意”指自觉创作的主体意识,“好奇”指想象和虚构的艺 术思维。所以,唐传奇已经跳出了前代志怪小说写真人真事的圈子。 故事情节曲折动人,细节描写婉转传神,语言典雅,多用典故。唐传 奇的出现,使古代文言笔记小说定型化,并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一大 支流,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文言小说发展到一个成熟阶段。
《太平广记》
北宋四大部书之一;小说类书。李昉、扈蒙、李穆等奉宋太宗赵炅之 命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次年完成,六年雕版印行。全书 五百卷,目录十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以及释、道两藏 等,引书约四百余种。原书每年都注明出处,但错误较多,已无法精 确统计。 明刻本书前所附引用书目三百四十三种,是后人补编,实不足据。该 书按题材分九十二类,又分一百五十余细目。神怪故事所占比重最大, 卷数多的如神仙五十五卷、女仙十五卷、报应三十三卷、神二十五卷、 鬼四十卷,可以看出其取材重点所在。《太平广记》实际上是一部分 类编纂的古代小说总集。许多已经失传的书,也在该书里存有佚文, 对研究和校辑古代小说极为有用,有些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就是依赖 该书得以流传。宋元以来,不少小说、戏曲曾从中取材。明代以前, 《太平广记》很少刻本流传,现存原书已有缺佚舛误。明嘉靖四十五 年(1566),谈恺据抄本加以校补,刻版重印,成为现存最早的版本。 通行的版本是经过汪绍楹校点的排印本,195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1961年由中华书局重印的新一版,又稍有修订。
中国古代小说的起源与发展
【研究探索】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有哪三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儒、释、道三教对中国古代小说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结合现当代中国小说作品,试论中国小说创作传统的发展和衍变。 中国古代小说的文化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而每部作品的文化特质各不 相同,有学者认为《三国演义》是“忠义”,《水浒传》是绿林文化, 《西游记》是神魔文化,《金瓶梅》是性文化,《儒林外史》是士文 化,《红楼梦》是情文化。请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中国古代小说存在着一定的思想局限,如英雄观念、忠义思想、暴力 描写、计谋描写等。作家王蒙在《〈三国演义〉里的前现代》(见 《读书》1995年第二期)一文中指出:“这当年英雄难道今天还算 英雄么?我们能够无条件地接受‘三国’的英雄观念么?”请谈谈你 是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小说的思想局限的。
小说之名
考小说之名,最古是见于庄子所说的“饰小说以干县令”。“县”是高, 言高名;“令”是美,言美誉。但这是指他所谓琐屑之言,不关道术的而说, 和后来所谓的小说并不同。 因为如孔子,杨子,墨子各家的学员,从庄子看来,都可以谓之小说; 反之,别家对庄子,也可称他的著作为小说。至于《汉书》《艺文志》上说: “小说者,街谈巷语之说也。”这才近似现在的所谓小说了,但也不过古时 稗官采集一般小民所谈的小话,借以考察国之民情,风俗而已;并无现在所 谓小说之价值。 小说是如何起源的呢?据《汉书》《艺文志》上说:“小说家者流,盖 出于稗官。”稗官采集小说的有无,是另一问题;即使真有,也不过是小说 书之起源,不是小说之起源。至于现在一班研究文学史者,却多认小说起源 于神话。因为原始民族,穴居野处,见天地万物,变化不常——如风;雨, 地震等——有非人力所可捉摸抵抗,很为惊怪,以为必有个主宰万物者在, 因之拟名为神;并想像神的生活,动作,如中国有盘古氏开天辟地之说,这 便成功了“神话”。从神话演进,故事渐近于人性,出现的大抵是“半神”, 如说古来建大功的英雄,其才能在凡人以上,由于天授的就是。例如简狄吞 燕卵而生商,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之的话,都是和凡人不同的。这 些口传,今人谓之“传说”。由此再演进,则正事归为史;逸史即变为小说 了。(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金瓶梅》是天下第一奇书,也是中国第一部以现实 社会生活为题材的白话章回小说。不幸长期以来,被一小 撮假道学家、伪君子们列为诲淫秽书,横加禁止。全书一 百回,由《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为引发,描写官 僚、恶霸兼富商西门庆及其家庭的荒淫、乱伦、纵欲无度 的罪恶生活,“金瓶梅”是由西门庆受宠妾婢潘金莲、李 瓶儿、春梅三人名字拼凑而得。小说以西门庆发迹至暴亡 为线索,生动地展现出一幅由皇亲国戚、贪官污吏与土豪 恶商、刁民无 赖相互勾结而成的群丑图。小说通过对西 门庆与宠妾潘金莲、李瓶儿,婢女春梅、仆妇宋蕙莲、妓 女李桂姐以及贵夫人林太太等21名女性之间绘声绘色的 性描写,勾画出一群道德沦丧、而一任生物本欲宣泄的男 女们的丑陋,和他(她)们一个个罪恶的结局.
《金瓶梅》
《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 篇章回小说,它与前三部小说(“三、水、 西”)有着根本的区别,题材上从历史与神 魔转向现实中的家庭生活,人物塑造上从 理想英雄转向平凡的市井细民,结构从线 性结构转向网状结构,显示出从传统积累 型向文人独创型小说新模式的转折。
书场说书艺人——“说话人”所用的底本。 “说话”艺术唐代就有,到宋代进入繁盛时期,受其影响, 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白话小说文体——话本小说,并且取 代了唐传奇在小说领域的主流地位。 宋元话本以爱情小说、社会问题小说成就最高,爱情小说 的代表作有《碾玉观音》、《闹樊楼多情周胜仙》等;社 会问题小说以公案小说为主,代表作有《错斩崔宁》、 《快嘴李翠莲》等。还有豪侠小说,如《宋四公打闹禁魄 张》等;神怪小说,如《西山一窟鬼》等。其描写对象由 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转向平民,大量的商人、店员、小手 工业者成为小说的主角,因而作品的思想观点和美学情趣 比前代发生了很大变化。话本小说的最大成就是语言。它 摒弃典雅的文言,使用通俗易懂的白话,大量吸收群众口 语,朴实生动,增强了小说语言的表现力,为白话文学开 辟了新纪元。现存宋元话本作品,主要见于《京本通俗小 说》、《清平山堂话本》、《新编五代史平话》等书籍之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