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上册识字1

一年级上册识字1

识字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

2、认识9种笔画。

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9种笔画。

教学难点:认识10个生字,9种笔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学完了汉语拼音,我们就可以借助拼音读书、识字了,高兴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识字1。

板书:识字1
二、有顺序观察插图
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本课插图。

提问:你们看看这幅图的远处有什么景物?再看看近处有什么?
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三、朗读诗歌
1.学生自由读诗歌,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准确。

不会读的音节旁边画上问号。

读拼音并分清哪些是整体认读音节,哪些是三拼音节,哪些是卷舌音,哪些是平舌音。

2.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解疑。

3.再自由读诗歌,把字音读准确。

4.同桌小伙伴互相读一读。

5.指名读。

边读边借助插图大致了解诗歌内容。

6.教师范读,读出乡村孩子们快乐的心情,强调“一去、烟村、亭台、八九”后面要停顿。

7.学生练习朗读。

四、认读生字和笔顺名称
(一)认读生字
1.读诗歌,用“——”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最准确。

3.抽读生字卡片,教师纠正“二”的读法。

4.找朋友游戏,巩固生字的音。

教师发给学生5个生字的卡片和生字的音节卡片,做找朋友游戏。

如:拿着èr 的卡片来到讲台,说:“我是èr,谁是我的好朋友?”手里拿着“二”字的同学,边说边走到讲台:“我是二,我是你的好朋友。

”然后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二)认识笔画名称
1.学习九种基本笔画:
(1)出示卡片认识新笔画:横、竖、横折、横折弯钩、竖弯、竖弯钩、点、撇、捺。

(2)书空新笔画,知道这些笔画都是一笔写成的。

(3)指导学生练习书写笔画。

2.请同学说说生字的笔画和笔顺。

教师强调:“二、六”是先上后下的笔顺;“八”是先左后右;“ 十”是先横后竖。

强调“四”的笔顺规则是:“先外后内再封口”。

五、巩固复习
1.读诗歌,把诗歌读正确。

2.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诵读诗歌,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2、学写生字。

3、教学重点:学写生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认读“二、四、六、八、十”。

2.指名朗读诗歌。

二、学习书写“二、四、六、八、十”。

1.学习书写的方法:
(1)观察位置(2)观察写法(3)亲自实践这个学习方法很好
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个字笔画的占格位置,观察后自己试着在书中写一个。

3.请学生提出书写有困难的生字:“八、六、四”。

(1)书写“四”字,
①看板书“四”,请学生们再一次观察每笔的占格位置,观察后请学生说一说。

②教师范写,学生观察老师的写法。

教师边写边强调:第一笔“竖”,书写时稍微往里收一点,注意横中线上边的“竖”和横中线下边的“竖”应一样长。

第二笔是横折钩,横不要写得太长,要看清楚竖中线左边的“横”和竖中线右边的“横”一样长时,顿笔写折钩,折笔画也稍微向里收一点,要与竖对称,“钩”不要太大。

接着写“撇、竖弯”。

注意两个笔画不仅写在竖中线的两侧,而且写在横中线的上边。

最后写横。

③学生修改书中自己写的“四”字后再写一个。

(2)书写“八”字
①看板书“八”,观察占格位置。

②观察教师范写,教师提示:第二笔“捺”,起笔在右上格,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再拉出捺脚。

注意“撇和捺”收笔处应在一条线上。

③学生修改“八”字后再写一个“八”字。

(3)书写“六”字。

①看板书观察占格位置,请学生说一说。

②观察教师范写,教师提示:第一笔“点”写在竖中线上,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第二笔“横”写在横中线上边一点。

第三笔“撇”、第四笔“点”分别写在竖中线两侧,起笔、收笔大致要对齐。

教师可在起笔和收笔处轻轻画两条横线,表示要对齐。

最后一笔“点”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与第一笔“点”有所不同。

4.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进行评议。

三、巩固复习
1.每个生字在生字本上写3遍,教师巡视辅导。

2.同桌互查,比比谁书写正确、漂亮。

板书:
()去()里,
烟村()()家,
亭台()七座,
八九十枝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