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咏柳》 【省一等奖】优质课优质教案.doc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咏柳》 【省一等奖】优质课优质教案.doc

《咏柳》导学案
范县第二小学房春生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通过朗读,抓关键词想象,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3、在古诗教学中寻求言意融合,找准言意融合的切入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大多是10岁左右的孩子,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对诗歌的意境的感受都有有一定困难,不必让学生必须把古诗意思说出来,只要理解就可以。

通过反复诵读,入情入境,最后熟读背诵评论。

三、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

1、出示诗句,读诗导入。

2、揭题,读题,写题。

3、解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这首古诗,读准字音、节奏,看看这首古诗给你怎样的感受?
2、检查初读情况。

3、读完古诗,给你什么感受?(三)品读感悟。

1、生品读古诗。

2、交流品读。

A、碧玉妆成一树高
抓“碧玉、妆”关键词,体会柳树的美。

指导朗读。

B、万条垂下绿丝绦学生自己抓关键词品读。

万条:柳枝条的多,茂密。

绿:呼应碧玉。

丝绦:比喻名,把柳枝比作比丝绦。

指导朗读。

C、不知细叶谁裁出读出心情,读出疑问。

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指导朗读。

D、二月春风似剪刀。

课件出示,动笔写: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了,裁出了,还裁出了!
学生汇报交流,师小结。

配乐诵读古诗。

(四)课后作业。

同桌合作,完成一幅书画作品。

【板书设计】咏柳
柳树——柳枝——柳叶
比喻色彩形态化无形为有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