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温病学病例分析 周丽雅 ppt课件
温病学病例分析 周丽雅 ppt课件
午及夜晚偏高,舌质绛,苔少,脉弦细数。
• 要求:1、诊断(包括证型)2、辨证分析3、治法方药
温病学病例分析 周丽雅
病例2
• 赵某,女性,12岁,学生。于1978年2月11日下午,因高热,头痛, 剧烈呕吐一天,由急诊入院。
• 病史:患者于两天前,中午放学回家后,出现发热, 头痛,微恶寒,心烦,口渴等症,曾在某医院诊治, 效果不显,今晨各症加甚,呕吐频频,下午由其父送 来急诊。入院时检查摘要:体温40ºC,脉搏120次/分, 呼吸30次/分,血压110/80mmHg,神志尚清,肌肤可见 红色斑点,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 脑脊液混浊,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 增多。西医诊断为“流脑”。
温病学病例分析 周丽雅
病例8
• 患者陈某,男性,25岁。1979年8月 住院。
• 证候:壮热一周,口渴欲饮,胸 闷气粗,汗多,小便短赤,苔薄 黄而干,脉洪大。
• 要求:1、诊断(包括证型) 2、分析病理 3、治法方药
温病学病例分析 周丽雅
病例9 • 李某,男性,48岁。8月19日就诊。
• 病史:自诉半月来多次感冒,恶寒 发热,鼻塞流涕,咳嗽。服清解药 后,发热略减,惟头晕头痛,周身 乏力,四肢酸楚,胸闷不欲食,每 日 午 后 恶 寒 发 热 加 剧 , 体 温 39ºC , 脉沉细数,舌苔白腻。
温病学病例分析
长春中医学院 温病教研室
温病学病例分析 周丽雅
病例1
• 张某,男性,48岁,工人。
• 病史:患者于1976年2月13日起病,开始见发热, 恶寒,头痛,咽痛,伴呕吐两次,呕吐物为饭粒 及胃液,诊其舌边尖稍红,苔薄白,脉浮略数。 2月18日发热增高,体温达39.5ºC,并见心烦, 掀被,口渴,便秘,尿黄,舌质较红,苔薄白而 干,脉弦数。2月21日发现神志不清,不语,间 有烦躁不安,发热在37.8ºC—38.5ºC之间,以下
• 要求:1、诊断(包括证型)2、辨证分析3、治法方药
温病学病例分析 周丽雅
病例5
• 罗某,女性,20岁,地质队工人。于1978年9月14日下 午来诊。
• 病史:患者一周前开始出现发热,微恶风寒, 头痛,咳嗽,痰少而粘,鼻咽干燥,口微渴, 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感冒”(用药:复方阿 司匹林,四环素,咳必清等)。经治疗,效果 不显,诸症日渐加甚。接诊时:发热(体温 38.8ºC)干咳无痰,咳时颜面锨红,两眼流泪, 间有咳出带血粘痰,胸膈满痛,气逆而喘,口 干唇焦,鼻咽干燥,似有火熏,渴欲饮水,烦 躁不安,夜间呛咳尤甚,难以入睡,大便干结, 每二至三日一行,小便短赤,舌尖边红,苔黄 而干,脉数。
• 要求:请分析本病的病机传变,作出诊断,处方用药。 温病学病例分析 周丽雅
病例7 • 孙某,男性,24岁,84年3月12日初诊。 • 病史:数日前,因恶寒发热,咳嗽胸痛 气急,经西医诊断为“大叶性肺炎”, 服药治疗,病情未得控制,至今仍咳嗽, 胸痛,呼吸气粗,咳痰黄稠而不爽,身 热,午后更甚,烦躁,口渴频频,渴喜 冷饮,大便五日未解,腹胀满按之灼手, 苔黄厚,脉滑数有力。 • 要求:对病因病机、症状进行分析,作 出病名、证型诊断及立法处方用药。
• 病史:(由家属代诉)患儿于6月30日中午放学回家,为雨所 淋,全身湿透。回家后觉周身不适,继则发热,微恶寒,头 痛,恶心欲吐,卷怠。第二天到卫生站就医(用药不详)。 当晚见发热增高,身热灼手,其父即请医生出诊。当时体温 40.5ºC,面赤,汗出较多,烦躁不安,呼吸声粗,口渴但不 欲饮,曾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大便一次色黄褐,质稍烂, 小便黄短,舌红,苔黄腻,脉数有力,乃于退热剂及四环素 治疗未效。7月2日中午仍高热不退,并出现抽搐一次,神昏 谵语,即送院就医。
• 入院时检查摘要:体温40.2ºC(腋下),汗多,神志不清, 颈稍硬,两目时有上视,四肢抽动较频,面色红赤,唇红, 舌质红绛,苔薄黄腻,呼吸声粗,喉间痰鸣,肢端稍冷,脉 象弦数。
• 要求:1、诊断(包括证型) 温2、病学辨病证例分分析析 周3丽、雅治法方药
病例4
• 伦某,男性,16岁。1980年8月21日因持续发热七天入 院。
• 要求:1、诊断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简析病机,确立证型 3、拟订治则,提出方药
温病学病例分析 周丽雅
病例10
• 于某,男性,24岁。73年8月就诊。
• 诊治经过:入院后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等药物。 12日请中医会诊时:患者高热烦躁,面色红赤,头痛 如裂,颈项强直,汗出湿衣,肌肤发斑,呼吸气粗, 口渴欲饮,呕吐时作,舌红苔黄,脉红数。
• 要求:1、诊断(包括证型)2、辨证分析 3、治法方 药
温病学病例分析 周丽雅
病例3
• 刘某,男性,11岁。于1979年7月2日下午,因高热两天,神 昏谵语,抽搐半天入院。
• 要求:1、诊断(包温括病证学病型例分)析2周、丽雅辨证分析3、治法方药
病例6
• 赵某,男性,28岁,农民。
• 病史:1981年4月12日,外出归家后,当晚 即发热恶寒,头痛,微有汗出,心烦,口 苦而渴,尿短赤。第二天一早即到某诊所 诊治,医生投以小柴胡汤加荆芥、防风、 白芷、羌活。服药后至当晚即发热益盛, 呕吐,头痛,烦躁衄血,连夜送到某医院 住院治疗,经西医诊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 炎 , 于 4 月 13 日 请 中 医 会 诊 。 查 见 : 壮 热 (41.5ºC),口渴,头痛,呕吐,烦躁不 宁,肌肤发斑,衄血,舌红绛苔黄,脉数。
• 病史:患者于8月15日下午到珠江游泳,回家后感觉疲 倦,不想吃饭,当晚即见发热,并伴恶寒,头身疼痛, 胸闷欲呕,无咳嗽,咽痛等。起病后多次到卫生院诊 治,皆以“感冒”,给予复方感冒灵、银翘片、黄连 素等治疗,但未见好转。近日来发热日渐增高,尤以 每日下午及夜晚为甚,体温高达39—40ºC,无恶寒, 伴汗出,汗出时身热稍减,汗出时身热又增,头痛明 显,神情卷怠,四肢不欲抬举,胸闷腕胀,恶心不饥, 间有腹痛,大便溏而不爽,每日1—3次,口干但不欲 饮,小便黄短。8月21日由门诊收入留医。接诊时,体 温40.5ºC,余证同前,面色淡黄,舌质红,苔黄而浊 腻,脉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