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流行性感冒(2018修订版解读)
流行性感冒(2018修订版解读)
控制不பைடு நூலகம்等。
• 流感和肺炎是65岁老年人第5位疾病死亡原因。
流感对老年人群的影响
• 诱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作
– 20%-30% COPD急性发作与流感病毒诱发引起。 – 30%慢性支气管哮喘发作由流感病毒诱发引起。
• 诱发慢性心脏疾病发作
– 流感病毒诱发引起充血性心脏衰竭。
• 加重糖尿病病情
– 流感病毒可加重糖尿病病情,使糖尿病患者住院风险
流感的预后
症 状 的 严 重 程 度
普通人群
自愈性
高危人群:
•症状持续时间长 •并发症的发生 •原发病的加重
0
1
2
3
4
5
6
7 8天
儿童因呼吸道保护屏障发育不完善,流感病毒引起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 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 儿童因季节性流感住院并发肺炎、中耳炎的比例达10-27%。
病例介绍
• 早发现 • 早报告 • 早诊断 • 早治疗
抗病毒治疗时间 48小时(n=14) 3-5天(n=41) >5天(n=89)
• 早康复: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大部分可以 治愈 • 甲流诊断每推迟一天,导致危重风险将增 加10%,死亡风险增加13%
死亡n(%) 2(14.3) 10(24.3) ARDS(%) 6(42.9) 27(65.9) 机械通气n(%) 3(21.4) 22(53.6)
流行病学 ---传染源
• 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 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 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 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 可引起感染。人感染禽流 感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受 感染的动物或受污染的环 境而获得。
• 流感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 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 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 间接接触感染。 •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 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
流行性感冒(2018修订版解读)
•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 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世界 范围内引起暴发和流行
病原学
• 正粘病毒科RNA病毒。 根据核蛋白和基质蛋白 分为甲、乙、丙、丁四 型。 • 目前感染人的主要 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 H1N1、H3N2亚型及 乙型流感病毒中的 Victoria和Yamagata系。 • 对乙醇、碘伏、碘 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 对紫外线和热敏感, 56℃条件下30分钟可 灭活。
临床表现
并发症
流感病毒性肺 季节性流感所致的病毒性肺炎主要发生于婴幼儿、老 炎 年人、慢性心脏、肺部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
心脏损伤
心肌炎、心包炎、严重出现心力衰竭。
神经系统损伤 脑膜炎、脑脊髓炎、横断性脊髓炎、急性坏死性脑病 、局灶性神经功能紊乱、吉兰-巴雷综合征。
其他
多器官功能衰竭:脓毒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流行病学---易感性
• 人群普遍易感。 • 接种流感疫苗可 有效预防相应亚型 的流感病毒感染。
重症高危 人群
----应高度重视,尽早 (发病 48 小时内)给 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及其他必要检查。
• 年龄<5岁的儿童(年龄<2岁 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 年龄≥65岁的老年人; • 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慢性呼 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 (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 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及神经 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 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 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 能低下); • 肥胖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大于30,BMI=体 重(kg)/身高 (m)2]; • 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增加6倍。
加重原有疾病慢性疾病
• 中晚期妊娠妇女感染流感病毒后易发生肺炎,迅
速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
合征(ARDS),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及 胎死宫内。
• 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病情严重者可以导
致死亡。
• 发病2天内未进行抗病毒治疗者病死率明显增加。
流感对妊娠妇女的影响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 受感染动物也可成为传染源, 人感染来源动物的流感病例在 近距离密切接触可发生有限传 播。 • 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 持续排毒 3-6 天,婴幼儿、免 疫功能受损患者排毒时间可超 过 1 周,人感染 H5N1/H7N9 病例排毒可达 1~3 周。 • 修订---病毒在人呼吸道分 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 天,儿童、免疫功能受损 患者排毒时间可超过1周。
30% 25% 20% 15% 10% 5% 0%
中耳炎
哮喘加重
肺炎
鼻窦炎
癫痫发作
儿童发生流感重症、流感相关并发症的风险高
• 常存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原发病,因此感染后病情 多较重,病情进展快,发生肺炎率高于青壮年人。 • 其他系统损伤主要包括流感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的心电图异 常、心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塞,也可并发脑炎以及血糖
影像学表现
中日友好医院,重症与危重症甲型H1N1 流感肺炎的影像
中日友好医院,重症与危重症甲型H1N1 流感肺炎的影像
诊断
• 临床诊断病例:出现上述流感临床表现,有流行病学 证据或流感快速抗原检测阳性,且排除其他引起流感 样症状的疾病。 • 确定诊断病例。有上述流感临床表现,具有以下一种 或以上病原学检测结果阳性: 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2.流感病毒分离培养阳性。 3.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 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并发症
--发生率为5-15%,流感起病后2-4天病情进一步加重。 --出现高热、剧烈咳嗽、脓性痰、呼吸困难,肺部湿性罗音及 继发细菌性肺炎 肺实变体征。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 葡萄球菌(MRSA),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等为主。 其他病原菌感染所致 包括衣原体、支原体、嗜肺军团菌、真菌(曲霉菌)等 肺炎 其它病毒性肺炎 常见的有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COPD患者中发生率高,并可使病情加重。 诱发或加重原有疾病 慢性呼吸疾病急性发作;心血管疾病发作;糖尿病加重等等。
• 并发肺炎者影像学检查可 见肺内斑片状、磨玻璃 影、多叶段渗出性病灶; 进展迅速者,可发展为双 肺弥漫的渗出性病变或实 变,个别病例可见胸腔积 液。 • 儿童并发肺炎者肺内片状 影出现较早,多发及散在 分布多见,易出现过度充 气,影像学表现变化快, 病情进展时病灶扩大融 合,可出现气胸、纵隔气 肿等征象。
• 潜伏期一般为 1-7 天,多为 2-4 天。 • 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 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 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 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 膜充血。 • 部分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常见于感染乙型 流感的儿童。 • 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 3-4 天后体温 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 1-2 周。
病例介绍
• 患童住院第二天送检的鼻咽分泌物及咽喉拭子培养 甲型H1N1流感阳性。3天内抗甲型流感核蛋白补体 结合抗体效价升高8倍以上,但仅H3血凝抗体效价 升高。血清学检查结果与最近1例甲型H3N1流感 (培养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感染相符。 • 尸检结果出来后,进一步的血清实验结果排除风湿 性疾病,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血清学证据。 • 入院时,血清白细胞介素6增高至 7.01 pg/mL(参 考值 < 5.9),至死亡当日增高至 130 pg/mL。血清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17.8-15.0 pg/mL范围内持续增高 (参考值 < 8.1)。
实验室检查
• 外周血常规:白细胞 总数一般不高或降 低,重症病例淋巴细 胞计数明显降低。 • 血生化:部分病例出 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 肌酸激酶、天门冬氨 酸氨基转移酶、丙氨 酸氨基转移酶、乳酸 脱氢酶、肌酐等升 高。
实验室检查---病原学
• 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呼 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流感 病毒核酸。病毒核酸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好,且能区分病毒 类型和亚型。 • 病毒抗原检测(快速诊断试剂检测):快速抗原检测方法可采用 胶体金和免疫荧光法。由于快速抗原检测的敏感性低于核酸检 测,因此对快速抗原检测结果的解释应结合患者流行病史和临床 症状综合考虑。 • 血清学检测:动态检测的IgG抗体水平恢复期比急性期有4倍或4倍 以上升高有回顾性诊断意义。 检测流感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水平 • 病毒分离培养: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流感病毒。在流感流行季 节,流感样病例快速抗原诊断和免疫荧光法检测阴性的患者建议 也作病毒分离。
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 查。
重症病例
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 持续高热>3天,伴有剧烈咳嗽,咳脓痰、血 痰,或胸痛; 呼吸频率快,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神志改变: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惊厥等; 严重呕吐、腹泻,出现脱水表现; 合并肺炎; 原有基础疾病明显加重。
危重病例
发病机制
• 病毒通过HA(血凝素)结 合呼吸道上皮细胞含有唾液 酸受体的细胞表面启动感染 • 病毒通过细胞内吞作用 进入细胞 • 病毒基因组在细胞核内 进行转录和复制。 • 子代病毒颗粒通过呼吸 道粘膜扩散并感染其他 细胞。 • 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导 致全身炎症反应,出现 ARDS、休克及多脏器功 能衰竭,儿童可发生急 性坏死性脑病。
36(40.4)
79(88.8)
63(70.8)
全国152例病例数据分析
鉴别诊断
• 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 致病原 流感病原学检 测 传染性 发病的季节性 发热程度 发热持续时间 全身症状 流感病毒 阳性 强 普通感冒 鼻病毒、冠状病毒等 阴性 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