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项目一:风险评估和应对1甲公司主要从事小型电子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
A 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X8年度财务报表资料一: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况及其环境,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 )甲公司于20X8年初完成了部分主要产品的更新换代。
由于利用现有主要产品( T 产品)生产线生产的换代产品( S 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良好,甲公司自20X8年2月起大幅减少了T产品的生产所需原材料基本相同,原材料平均价格相比上年上涨了约2%.由于S产品的功能更加齐全且设计新颖,其平均售价比T 产品高约10%.(2)为加快新产品研发进度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甲公司于20X8年6 月支付500 万元购入一项非专利技术的永久使用权,并将其确认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最新行业分析报告显示,甲公司竞争对手乙公司已于20X8年初推出类似新产品,市场销售良好。
同时,乙公司宣布将于20X9年12月推出更新一代的换代产品。
(3)经董事会批准,甲公司于20X8年12月1日与丙公司股东达成协议,以1800万元受让丙公司20%股权,并付讫股权受让款。
20X9年1月25日,甲公司向丙公司派出1 名董事(丙公司共有5 名董事)参与其生产经营决策。
(4)甲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排放的气体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尽管周围居民要求给予补偿,但甲公司考虑到现行法律并没有相关规定,以前并未对此作出回应。
为改善与周围居民的关系,甲公司董事会于20X8年12月26日决定对居民给予总额为100 万元的一次性补偿,并制定了具体的补偿方案。
20X9 年1 月1 5日,甲公司向居民公布了上述补偿决定和具体补偿方案。
资产二: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获取的甲公司财务数据, 部分内容摘录如下(金额单位:万元):资料三: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已实施的相关实质性程序,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 )抽取一定数量的20X8年度发运凭证,检查日期、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销售发票和记录凭证一致。
(2)计算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与存货账面价值比较,检查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
(3)对于外购无形资产,通过核对购买合同等资料,检查其入账价值是否正确。
(4)根据有关合同和文件,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股权比例和持有时间,检查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是否正确。
(5)根据具体的居民补偿方案,独立估算补偿金额,与公布的补偿金额进行比较。
要求:(1 )针对资料一(1 )至(4)项,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资料一所述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如果认为存在,简要说明理由,并分别说明该风险主要与哪些财务报表项目(仅限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和预计负债)的哪些认定相关。
要求(2)针对资料三(1 )至(5)项实质性程序,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上述实质性程序与根据资料一(结合资料二)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是否直接相关。
如果直接相关,指出对应的是哪一项(或者哪几项)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并简要说明理由。
实训项目二:风险评估和应对2甲公司主要从事小型电子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
A 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年度财务报表。
资料一:A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甲公司情况及其环境,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20$年初,甲公司董事会决定将每月薪酬发放日由当月最后1日推迟到次月5日,同时将员工薪酬水平平均上调10%。
甲公司20$年员工队伍基本稳定。
(2)20$年下半年,受金融衍生品投资失败的影响,甲公司主要竞争对手之一的乙公司 (非甲公司的关联公司) 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丙公司均陷入财务困境。
为取得丙公司的机器设备,甲公司于20>8年8月31日与乙公司签订协议,以1亿元购入其所持丙公司的全部股权。
按照协议约定,丙公司于20 >8年9月30日遣散了全部员工,并向甲公司移交了全部资产和负债。
甲公司于20>8年10 月将丙公司的全部机器设备和存货转移到甲公司下属生产基地,并对设备进行了重新组合安装,同时向丙公司派出新的管理团队和员工,丙公司转而负责甲公司部分产品的销售。
(3)20>8年9月1 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协议,自当月起,由丁公司为甲公司于20>8年第4季度投放市场的一款新产品------ A产品提供为期12个月的广告服务。
甲公司于20>8年9月1日向丁公司预付6个月基本广告服务费,每月10万元。
另外,按照协议约定,甲公司于每月末按当月A产品销售收入的5% 向丁公司另行支付追加广告服务费。
(4)自20>8年11月起,甲公司将主要产品交货方式由在甲公司仓库交货,改为运至客户指定交货地点交客户签收,但客户需承担甲公司因此而发生运费的80%。
(5)20$年末,有网民称甲公司B产品含有较高的有害化学成分,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甲公司随即发表声明,表示B 产品有害化学成分含量没有超出现行安全标准,并公布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检测报告。
但大部分网络调查显示,仍有超过半数的网民对B 产品安全性表示忧虑。
资料二:A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搞中记录了所获取的甲公司合并财务数据,部分内容摘录如下:(金额单位:万元)A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作低稿中记录了实施的相关实质性程序,部分内容摘录如下:(1)根据不同类别员工的薪酬标准和平均人数,估算20$年度应计提的员工薪酬,与20$年度实际计提的金额进行比较。
(2)检查丙公司向甲公司移交实物资产的交接手续是否完备。
(3)计算年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包括参考资产负债表日后销售情况),与存货账面价值比较,检查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
(4)根据A产品的实际销售收入,估算20$年度应向丁公司的支付的追加广告服务费,并与20>8年度向丁公司实际支付的追加广告服务费进行比较。
(5)从20X8年度营业收入明细账中抽取一定数量的销售记录,检查入账日期、品名、数量、金额等是否与销售发票、产成品出库单、客户签收记录和记账凭证一致。
(6)根据20>8年销货运费记录,估算20>8年就应由甲公司承担的运费,与20$年实际承担的运费进行比较。
(7)将甲公司在20X8年度实际发生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与上年末计提的预计负债一一产品质量保证”进行比较,并评估其差异的合理性。
要求:(1)针对资料(1)至(5)项,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资料一所列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如果认为存在,简要说明理由,并说明该风险主要与哪些账务报表项目(仅限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存货、固定资产、商誉、预付款项、应付职工薪酬、预计负债和销售费用)的哪些认定相关。
(2)针对资料(三)(1至(7)项实质性程序,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逐项指出上述实质性程序与根据资料一(结合资料二)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是否直接相关。
如果直接相关,指出与根据资料一哪一项(结合资料二)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直接相关,并简要说明理由。
实训项目三:审计报告1、甲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于2011年3月5日结束了对ABC殳份有限公司2010年财务报表审计的外勤工作,并于2011年3 月20日结束了所有的审计程序。
根据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要求,2011 年4月10日必须提交审计报告。
注册会计师现正在起草审计报告,但对审计中发现的下列事项犹而不决,不知如何编写审计报告(报表其它内容审计结果满意;计划的报表层重要性水平为200 万元)。
(1)A BC公司2010年少计销售成本260万元,被审单位拒绝调整。
(2)经审计,该公司2010年亏损5000万元,且在2010年12月31 日,流动负债总额高出资产总额600 万元,但被审单位已在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了拟采取的改善措施。
(3)由于ABC公司2009年度向银行申请贷款,该借款应于2011年3月到期。
注册会计师审计时发现2010年年末ABC公司已出现财务危机,在复核ABC公司管理层提出的应对计划并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判断后认为ABC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是适当的,但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存在重大不确定性,ABC公司未对该事项做出充分披露,注册会计师认为该事项非常重大。
要求:(1)单独针对上述事项(1)、(2)、(3),注册会计师应发表何种审计意见?为什么?(2)仅考虑事项(1)和(2),请代注册会计师编写审计报告(管理层责任段和注册会计师责任段省略)。
2、北京大华会计师事务所于2012年12月30日接受了ABC股份有限公司的审计委托,并委派该所注册会计师A和B共同承担ABC公司的审计业务。
他们在计划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为90万元,而在完成阶段确定的重要性水平100万元。
注册会计师A和B于2013年2月15日完成了外勤审计工作,在复核工作底稿时,发现以下需要考虑事项:(1)该公司一幢建于1973年、原值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0年、已提折旧136万元的办公大楼因为未经核实的原因出现裂缝,经过专家鉴定后将预计使用年限改为40年,决定从2012年起改变年折旧率,但该公司同意在2012 年年末报表中作相应披露;(2)该公司全部存货占资产总额的50%以上,放置于邻近单位仓库内。
由于此仓库倒塌尚未清理完毕,不仅无法估计损失,也无法实施监盘程序;(3)由于存货使用受到仓库倒塌的限制,正常业务受到严重影响,可能影响即将到期的100 万元债务;(4)2012 年11 月间,该公司被控侵犯专利权,对方要求收取专利权费并收取罚款,公司已提出辩护,此案正在审理之中,最终结果无法确定;(5)由于财务困难,公司没有预付下年度的15万元广告费;要求:逐一分析上述5种情况,分别对每种情况指出应出具的审计报告类型,并说明理由。
3、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注册会计师担任多家被审计单位2013年度财务报表审计的项目合伙人,遇到下列导致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事项:(1)2013 年1 0月,上市公司乙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证券监管机构立案稽查。
截至审计报告日,尚无稽查结论。
管理层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了上述事项。
(2)丙公司管理层对固定资产实施减值测试,按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的差额确认了重大减值损失。
管理层无法提供相关信息以支持现金流量预测中假设的未来5 年营业收入,审计项目组也无法作出估计。
(3)2014 年2月,丁公司由于生产活动产生严重污染,被当地政府部门责令无限期停业整改。
截至审计报告日,管理层的整改计划尚待董事会批准。
管理层按照持续经营假设编制了2013年度财务报表,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了上述情况。
审计项目组认为管理层运用持续经营假设符合丁公司的具体情况。
(4)戊公司于2013 年9 月起停止经营活动,董事会拟于2014 年内清算戊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