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语文试题

大学语文试题

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试卷
提示:答案文档直接在学生平台提交
一问答题 (共10题,总分值100)
1. 鲁迅《秋夜》中的象征体系是怎样的?其中的天空、星星、月亮、繁霜、恶鸟和枣树、小粉红花、煤油灯、
小青虫等等分别象征什么?(用250-350字回答问题)(10 分)
2. 阅读《论语·先进》“侍坐”章,然后回答问题:(10 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饑馑。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⑴《侍坐》章记录了孔子亲自主持的一次小型主题班会的情况。

请问这次主题班会的讨论题是什么?
⑵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分别是怎么发言的?
⑶四位学生的发言分别体现了各自怎样的性格和志趣?
3. 汉乐府《陌上桑》的作者是怎样刻画罗敷的外貌美和内在美的?(10 分)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馀。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馀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馀。

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4. 试析鲁迅《灯下漫笔》的艺术特点。

(10 分)
5. 阅读曹植《白马篇》,首先概述诗意,然后简析作者借幽并游侠儿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情怀?(白马饰金
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0 分)
6. 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的末尾评论道:“《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其
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请把这段评论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分析这段评语体现了司马迁的什么态度?(10 分)
7. 请全面分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格律特点。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
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然后说明其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何能成为千古名句?(10 分)
8. 曹丕《与吴质书》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有哪些?(10 分)
9. 阅读《水经注·江水》“巫峡”文段,然后回答下列问题:此文段是怎样分别描写三峡一带的四季风光的?其
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10 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 细读《庄子·逍遥遊》“北冥有鱼”章末段:“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
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於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

彼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遊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请回答:在庄子看来,“至人、神人、圣人”中谁的修养境界最高?该段中哪些内容分别对应“至人”、“神人”、“圣人”?(用250-350字回答问题)(10 分)
提交截止日期:2020年6月30日
雷同卷按0分处理!
第 1 页共 1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