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驾校教练员岗位职责教练员岗位职责一、机动车教练员必须认真执行驾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三、所教练的学员必须是持有公安机关车辆管理部门核发有《机动车驾驶技能准考证明》的人员;四、上道路进行教练时,应按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的时间和路线进行教练,教练车上不准乘座与教练无关的人员,重车教练时,不准客货混装。
五、不准教练与学驾车类不相符的人员或用不符合教练车要求的车辆进行教练。
六、教练员对学驾人员负有监护责任,在教练过程中,学习驾驶员违章或发生交通事故,教练员应负部分或全部责任。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站篇二:驾校教练员职责驾校教练员岗位职责一、教练员的职业特点1、教学对象层次多样性2、教学内容专业性3、教学要求严格性4、教学组织特殊性5、教学过程风险性二、教练员的职责1、培养学员安全意识2、普及学员安全知识3、传授学员全面驾驶技能三、教练员的义务1、领会教学大纲内涵,满足教学要求2、保证学员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3、规范教学,确保教学过程安全4、尊重学员,创造和谐教学氛围5、服务学员,满足学员学习需求四、教练员的基本素质1、高度的社会责任感2、扎实的专业知识3、伙伴式的教学风格4、良好的教学能力5、科学评估自我的能力五、教练员的职业行为规范1、珍爱生命,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2、遵章守法,培养学员安全驾驶的习惯3、诚实守信,服务学员4、文明教学,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5、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教练员的职责与职业行为规范安全是人民幸福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保障。
构建无交通事故的安全与和谐的社会,是我们每个人的愿望。
驾驶员是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防线。
推进驾驶员素质教育是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最基础工作,是预防交通事故、保障交通安全的最有效途径。
教练员是培养驾驶员的教师,是保证培训质量、提高驾驶员素质的最关键环节。
只有高素质的教练员才能培训出高素质、安全的驾驶员。
一、教练员的职责和义务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道路交道拥堵现象日趋严重,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
驾驶员安全意识的淡薄和对安全知识的缺乏,成为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驾驶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作为驾驶员的驾驶启蒙老师,教练员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对驾驶一生中的驾驶行为和行车安全产生生远的影响,因此,教练员要充分认识到: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履行教练员的职责和义务,从驾驶员素质教育入手,提高培训质量,为社会培养安全的驾驶员,承担起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社会重任。
(一)、教练员的职业特点和其它教师一样,教练员也是教育工作者,从事专业性的教学工作。
与一般学业教育不同的是,教练员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层次多样化,教学内容专业性强,教学要求严格,教学过程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1、教学对象层次多样性教练员所面对的教学对象虽然都是成年人,但是层次不一样。
学员在年龄、知识背景、职业、性格等各方面都不相同;学习性趣、习惯和接受能力也有着很大的区别;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就是学员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有的文化基础很差,相应的给教练员完成教学任务增加了难度,因而,教练员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复杂性。
2,教学内容专业性教练员的教学目的是培养能够独立驾驶车辆的安全驾驶员,包括培养学员的安全意识和传授安全的驾驶方法。
因此,教学内容主要是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紧密围绕安全行车的主题,包括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相关的理论知识和驾驶技能等。
理论和实际操作在教学中相结合,每一项教学内容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3,教学要求严格性采用“计时制”的方式进行教学,保障有效驾驶学时。
教练员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施教,确保每位学员的理论培训时间每天不得超过6个学时,实际操作训练时间每天不得超过四个学时,在规定学时内完成各个教学项目的教学后,必须对学员的学习情况客观的进行评价,并在教学日志上进行签字确认。
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对驾驶技术的掌握程度,灵活选择接受培训的时间,并对教练员的教学行为进行监督,使学员的利益和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4,教学组织特殊性采用除理论教学外,教练员的教学主要在教练场内和实际道路上进行,教学环境与课堂教学有较大的差异。
一个操作动作、一种情况的处理或一个案例的教学,都要通过讲解、示范、指导、提示、讲评等教学环节来完成。
由其是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教学,学员和教练员同时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教练员只能靠手势和短暂的提示进行教学,没有时间介绍为什么,只有靠教学活动结束后的讲评,往往效果不理想。
这就要靠反复讲解,反复示范、反复指导、反复提示来使学员加强记忆,逐步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
5,教学过程风险性驾驶训练过程是一个动态、互动的教学过程,影响因素很多,加之学员的素质不同,训练效果有很大的差异,教学过程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
学员从刚接触车辆到掌握驾驶技能,要经过四个不同的阶段。
在驾驶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没有教练员的悉心指导,学员难以发现自身存在的操作错误,难以察觉周边的潜在危险和灵活应对各种紧急的情况。
教练员在一定速度的动态中边指导学员,边辅助操作,教练员和学员的精力都必须高度集中,稍有疏忽或不集中注意力,都容易导致交通篇三:2014最新版驾校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全)教学管理制度为加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根据交通管理部门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度本制度。
一、全面落实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1.公司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时间和顺序组织教学。
2.在公司例会中,教员必须如实向领导汇报一个周期以来的教学情况。
3.领导检查教学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做好记录,并给出建议和评价。
4.教学实行备课试讲制度,教练员按照教学任务编写教案,认真备课并进行试讲,合格后上岗执教。
5.教练员不得擅自调课,确需调课的,由相关教学负责人批准。
6.学员补课的规定。
学员缺课时由任课教员补课,达不到规定学时的不准参加各科目考试,不准结业。
二、教学实施计划的制定、检查教务科负责制定理论教学和实际驾驶操作训练的教学实施计划,经领导批准后实施。
理论教学和驾驶操作训练负责人要经常检查监管教学计划实施情况,并将检查情况及时汇报给分管教学副校长。
(一)理论部分(科目一)培训教学组织与管理1.设专职部门、专职人员负责教学工作的总体计划运作,理论教学负责人要经常检查监管教学计划实施情况,负责具体实施组织与管理。
2.每期(班)在主管部门审核后开始培训。
学员按时报到入学。
制作花名册(签到册),划分教学班、安排食宿、规定作息时间、确定教员、举行开班仪式(学校简介、学员须知、安全告知、安全教育)。
3.制定和公布本期教学实施计划,教练员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4.学时考核由所在班理论教员负责考核,依据教学实施计划与实际到课进行考核,实际参学学时及时确认(签字)。
5.补课培训管理。
因故(经批准)缺课的学驾人可申请补课,负责人批准可安排补课。
凡缺课课时超过等于2/3或不服从管理的,不予安排补课,必须重新学习。
6.教学日志、培训记录的填写。
教学日志、培训记录由学员、教练员、教学负责人分别填写。
分管校长签章,留存入档。
(二)实际操作(科目二、科目三)培训组织与管理1.驾驶操作训练负责人要经常检查监管教学计划实施情况。
2.手续程序。
科目一考试结束考试合格后,及时安排科目二、三科目培训。
分期 1开班,分班组织,分车训练。
因驾培能力限制原因未能同期安排操作的学驾人,单位必须做出预约培训(通知)。
3.学员必须服从单位的统一组织与管理,必须服从教练员的教练指导。
对操作培训安排有意见或对教练员教学有意见应按正确渠道反映,不得发生有妨碍教学及教学安全的行为。
4.计时培训管理。
严格按照计时培训管理系统进行培训。
5.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
由教学负责人组织实施,负责对每车、每个学驾人、每阶段的培训检查,原始资料整理存档。
6.结业考核工作由单位教学负责人组织、实施,学驾人考评成绩必须在教学日志中如实填写,并作出客观评价。
界定是否按期结业。
7.阶段考核或结业考核时发现学驾人学时不足或培训目标未达标时,实行缓签补课,确保培训质量。
8.在完成全部培训后,由教学负责人召集本期学员、教练员召开座谈会,征求各方意见。
确认驾驶操作培训总学时并在驾驶培训记录中签字(章)。
9.科目一、科目二、科目三的相关资料在结业考试后应及时整理交存档案室保管,履行交接手续。
三、驾驶培训记录的使用和管理1.驾驶培训记录是考核学员培训学时的合法凭证,要及时认真、如实填写,保证记录的完整性。
2.认真填写培训记录。
每个科目训练结束后,由教练员在培训记录上填写培训学时,然后按照先学员后教练员的顺序签名,考核员签名后,加盖公司公章。
3.教务科持驾驶培训记录到交通管理部门审核后,凭驾驶培训记录以及相关手续到公安部门约考。
4.驾驶培训记录分一式三份,科目三培训结束时,经交通部门审核和公安部门约考,分别保送交通和公安部门各一份留存。
估1.公司每半年对教学质量进行一次评估。
2.教学质量评估由评估小组组织,小组成员由公司负责人、教务科成员及其他人员组成。
3.教学评估领导小组按照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实施方案》进行评估。
4.评估结束后由评估小组写出评估报告。
5.公司根据评估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改进。
2教练员管理制度为规范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行为,建立一支综合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充分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保证驾驶员培训质量,使驾驶员培训项目及操作课时能可靠落实并达到理想的培训目标。
根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教练员的分类教练员分为理论教练员、从业资格教练员和驾驶操作教练员。
二、教练员聘用 1.学校聘用的教练员必须符合《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资格条件》中有关教练员的要求,应该持有或在试用期满后必须考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证》。
2.学校聘用新教员采取社会招聘,民主推荐和定向培养等形式。
3.聘用教练员应按下列程序:①申请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
②学校组织对申请人进行面试和测试。
③对申请人进行培训或组织申请人参加市交通部门组织的培训。
④参加全区统一的教练员考试。
⑤申请人考试合格后取得准教证后,与学校签定聘用劳动合同。
4.聘用期限一般情况为四年,特殊情况由公司与应聘人员商定。
5.聘用合同期的前三个月为试用期。
辞职、开除1.学校在聘用期内对违反有关规定,被交通管理部门一次社会公告或多次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教练员,终止聘用合同,解除聘用关系。
2.辞聘在聘用合同期内教员因某种原因向学校提出申请终止聘用合同,解除聘用关系的行为;①教员提出辞聘应以书面形式并提前30天通知学校;②教员辞聘应按聘用合同规定承担责任。
3.开除在聘用合同期内,学校对违反管理部门和学校规章制度,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教练员,予以开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