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5课古诗两首《赠汪伦》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5课古诗两首《赠汪伦》

赠汪伦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5课古诗两首《赠汪伦》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识记生字;通过图文对照,识记“舟”,并学会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吟诵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并大量积累送别诗。

教学重点:
学会吟诵古诗,积累送别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吟诵古诗。

教学模式:
导、学、议、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
1、谈话导入
师: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今天教室里坐的老师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有朋友远方来——不亦乐乎,和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师:中华古诗文字字珠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以诗会友,在诗歌的殿堂里尽情遨游,我们诵之、吟之、歌之、舞之。

(师吟诵《望庐山瀑布》)
师: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出示李白图)李白生活在1200多年前的唐朝,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诗人,他的诗豪迈奔放,飘逸洒脱,因此他被后人称为“诗仙”。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送别诗——《赠汪伦》,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识记生字;通过图文对照,识记“舟”,并学会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吟诵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大量积累送别诗。

二、学、议
1、出示自学提示
师:孩子们,请打开课本翻到第116页,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示自学提示)自由朗读古诗两遍,读准字音。

2、议
(1)师:争争就能行,试试就能赢。

谁来试着朗读一遍?(指名读)
(2)师:这首诗中有一个看似简单却容易读错的字,是什么字?(出示“舟”)老师这儿有一张图片能帮你准确地记住这个字。

(出示象形文字图片,师讲解每一笔像什么)
(3)师:中国汉字中很多象形字都能望文生义,以后我们再见到“舟”,你的脑海中一定能出现小船的样子。

下面我们把“舟”字送到田字格中吧!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

第一笔是“短撇”,从竖中线上起笔;第二笔是“竖撇”,要先竖后撇,在“短撇”的下方起笔;第三笔“横折钩”横要上扬,折的时候要注意顿笔;后三笔的笔顺是“点、横、点”,要按照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来书写。

(师范写,生书空。


(4)师:中国汉字如诗如画,中国古诗美轮美奂,接下来卢老师将用一种新的诵读方式——吟诵,来展示这首古诗的魅力,先听老师诵一遍。

(出示古诗,师范诵)
师:这种诵读方式美吗?想学吗?首先你们要记住两个吟诵要点:平长仄短,依字行腔。

意思就是:一声和二声诵得长一些,三声和四声诵得短一些,要根据字的读音吟诵出正确的腔调。

老师诵一句,你们跟着诵一句。

(师领诵两遍)
师:孩子们的模仿能力真强!老师诵上半句,你们接下半句。

(反过来再诵)师:孩子们吟诵的越来越好了,我们一起来一遍!(师生齐诵)
(5)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通过这么多遍的诵读,相信大家已经了解这首诗的意思了,下面老师说一句诗意,你们用吟诵的方式诵出相对应的诗句。

(出示文白对读)你们的小脑瓜可真聪明,全都答对了!那反过来,老师吟诵诗句,你们说出相对应的诗意吧!(师生对答)
(6)师重复吟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生回答诗意。

师:孩子们,桃花潭水真的有一千尺那么深吗?(不是)那为什么要这样说?
(为了表达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是的,作者在这里采用了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表面上是说潭水很深,其实是想表达他和汪伦之间的情谊很深。

(7)师:李白和汪伦之间为什么会结下如此深厚的情谊呢?他们背后还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呢!(出示图片,师讲解)
安徽泾县农民汪伦十分钦佩李白的才华,想和他结交为朋友,便写信邀请李白到家中做客,信中说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李白早就听说汪伦是位性格豪放的人,便欣然前往。

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

”汪伦却笑着说:“‘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

”此时,李白方知自己“受骗上当”,他不但不介意,反而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
此后,汪伦每日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两人一起游览当地的名山胜景,一起饮酒作诗,情趣相投,成为了好朋友。

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好的朋友也有分别的时候,就在临别时出现了一幕让人感动的画面:小船缓缓开动,汪伦带着村民踏着整齐的节拍,唱着动人的歌曲,依依不舍地为李白送行。

看到眼前的情景,李白深受感动,不禁吟出这首千古绝唱——《赠汪伦》。

虽说是一首小诗,却是对友情的最好诠释。

离别总是带着淡淡的忧伤,但却又饱含深情,就让我们带着这种依依不舍的情感再次吟诵《赠汪伦》。

(出示古诗,生齐诵。


三、练(拓展)
师:古代的送别诗或缠绵凄婉,或开朗豁达,或豪迈奔放,或飘逸洒脱,老师这里还有几首送别诗,我们一同来欣赏。

(出示古诗《劳劳亭》)
1、师:接下来,卢老师想用一种更有趣的诵读方式——歌诀体,是一位名叫陈琴的老师创作的,先听老师诵一遍。

(师范诵)
师:小手小手拍起来,我把古诗诵起来!(师领诵)
师:同学们,棒极了!我们一起诵一遍!(师生齐诵)
男孩子,来一遍!(男生齐诵)女孩子,超过他!(女生齐诵)
2、师:你们学得可真快!我们继续往下看!
(出示《送别》王之涣,师领诵)
老师来诵上半句,你们来接下半句!(师生接力诵读)
反过来,诵一遍!(生诵上半句,师接下半句)
前三排,来一遍!(前三排齐诵)后三排,来一遍!(后三排齐诵)
3、师:孩子们,真热情!送别古诗诵不停!一起来看下一首,自己诵读定能行!(出示《送别》佚名)师解释佚名:指身份不明或尚未了解姓名的人。

师:伸出小手拍起来,大家一起来一遍!(师生齐诵,对于学生诵不好的句子再领诵一遍)
男孩子诵上半句,女孩子接下半句。

反过来,诵一遍!(男女生接力诵)左边同学来一遍,(左边同学齐诵)右边同学来一遍!(右边同学齐诵)师:孩子们,你们真是棒极了!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
4、师:世间离别情万种,多有诗人诉心声。

孩子们,你还知道那些感人肺腑的送别诗?(学生交流汇报,其他学生用歌诀体方式齐诵)
结语:千年传诵赠汪伦,万古绝唱寻知音。

《赠汪伦》是送别诗中的极品,那饱含深情的诗句,直到今天还温暖暖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让我们再次吟诵《赠汪伦》,让诗人的深情厚喻永驻我们心间,让中国的经典诗词千古流传!
(师生齐声吟诵《赠汪伦》)
板书设计:
送别诗
赠汪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