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教案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
引导学生联系图册《战国经济与改革》,从图中仔细观察重要水利工程、农业发达区、商业都会等归纳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变革图强)
出示春秋战国时期盔甲、兵器等图片,让学生体会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
商鞅变法
那么商鞅又是怎样取信于民的?当时获得了秦孝公支持的商鞅,并不急于发布新法令,而是先到都城南门外,在很多百姓一面前立了一根木头杆子。这就是讲得哪个成语?(讲"立木取信"的故事。)商鞅为什么这样做?表明他变法的决心很大,换取老百姓的信任,说到做到。他说赏就赏,换言之,说罚也就会罚。商鞅得到国君的支持,百姓的信任,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教案
课题
《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历史与社会
年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八年级上
学习
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了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培养发奋学习的精神;学习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贤能之士管仲为相的广阔胸怀;培养学生关注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热情。
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种类的资料中获得信息,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西周时期确立了礼乐文明,统治者通过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来维持社会秩序和巩固统治,出现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强盛景象。但是到了春秋时期,却出现了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局面。为什么呢?
出示《春秋战国铁农具图》,引导学生思考
1.这些是用来作什么的?
2.在此之前人们使用怎样的生产工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烽火戏诸侯”是怎么样的一个故事吗?
这个游戏骗局最终害了谁?导致了怎么的后果?
“烽火戏诸侯”这个教训是极其惨痛的。当西戎真的来攻时,周幽王束手无策,号令天下诸侯的烽火台失去了威力和作用。中国进入了礼崩乐坏,风云激荡的大变革时代。
学生通过讲故事,了解历史。
出示《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对比图,引导思考
相比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争霸目的有什么不同?
归纳:称霸诸侯—一统天下
出示李悝、吴起、商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三人的共同点。
出示商鞅变法相关图片及史料,引导学生
结合材料和图片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及影响
观察图片,分析归纳:
1.这些是铁农具,用来进行农业生产。
观察、比较、发现
讨论:
有人说“春秋无义战”。联系所学知识,谈谈你是如何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现象?
通过阅读和分析图文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充分利用学生手头的现有资料,提升对资料的利用率,并能通过实例理解论丛史出的道理
课堂小结
国强要革新,国立须治业,国兴靠人才,人才是兴国的关键。所以作为一名中学生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学好文化知识,掌握本领,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读书!
3.铁质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会给当时带来怎样的变化?
归纳: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得到了推广,这充分说明当时的生产力得到了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出示图片:东周王室的礼器
叙述:据史料载:周王定朝时,曾制九鼎,象征九州。周王可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卿大夫用五鼎,元士用三鼎,彼此不可逾越。
根据课堂板书将知识串联成图(如连成一个变字
首尾呼应,读经知史,通过知识梳理和知识构建,及时反馈学习结果
板书
观察《春秋五霸形势图》,在自己图册的图上圈出两种说法。(识记)
小组讨论、回答,并归纳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
根据出示的图片,讲述相关的成语故事
仔细对比图片,发现不同:
1.修筑了长城
2.诸侯国的数量在减少
3.三家分晋
联系图册,比较、
一图抵千言,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从图上获取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铁农具尖锐、便于翻土;种类增多,适宜各种条件的土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3.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产能力和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促使生产关系发生变革。)
联系西周的礼乐制度,对比东周王室
的嵌金银卷云纹青铜鼎,归纳:
此鼎是东周王室的礼器,造型清新活泼,失去了昔日庄重威严的风格,标志着维系周朝命脉的礼制已经逐步走向衰亡
延续上节课读经知史的方法,温故知新,不断培养学生对经典的认识和理解
讲授新课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因当时鲁国的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时人称呼这七大国为“战国”。西汉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一书时,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名称。战国时期始于公元前475年,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六国。
问:从这件东周王室的礼器中你发现了什么?
归纳:周王室的衰微,越发凸显了诸侯的强盛。日益强盛的诸侯也开始了你争我斗、问鼎中原的争霸之路。
出示《春秋五霸形势图》,引导学生思考:
1.如果你是春秋五霸之一你认为要想最先称霸必须具备哪些因素?
2.春秋五霸中,谁最先称霸?为什么他能首先称霸?
出示与其他霸主相关的图片及成语
知识目标
知道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和齐桓公称霸;掌握战国七雄的国名及相应的位置、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极其作用。
重点
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
难点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出现的原因及影响,如何辩证地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现象。
学法
通过地图、图片、材料等的分析,学习知识,提升自己。
教法
通过地图、图片、故事等素材来调动学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