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LQT 大连力德气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DLQT 001-2019代替:Q/DLQT 001-2016膜分离制氮设备2019-12-28发布2019-12-28 实施大连力德气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目 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产品构成和型号标记 (2)5 技术参数 (2)6 技术要求 (3)7 检验员或试验方法论 (4)8 检验规则 (6)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Q/DLQT 002—2019前言本标准根据GB/T1.1给出的编写规则制定的。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DLQT 001-20016。
本标准与Q/DLQT 001-20016标准的主要差异:——标准结构做了编辑性修改;——规范性引用文件重新确认。
本标准由大连力德气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大连力德气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草并修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军雄。
膜分离制氮设备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膜分离制氮设备(以下简称“制氮设备”)的术语和定义、型式及基本参数,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移动式和固定式膜分离制氮设备,其它膜分离制氮设备亦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50 压力容器GB/T 3864 工业氮GB/T 4830 工业自动化仪表 气源压力范围和质量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T 13306 标牌TSG 21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JB/T 4330 制冷和空调设备噪声的测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溶解 dissolve膜法分离时,空气中各气体组分与膜聚合物材料发生化学作用的现象。
3.2渗透 permeate膜法分离时,空气中各气体组分从纤维膜的一侧到另一侧的现象。
3.3选择性透过 selective permeation膜法分离时,空气中各气体组分以不同的速度渗透过纤维膜的现象。
3.4富氮 rich nitrogen以空气为原料,利用中空纤维膜分离工艺生产的氮气。
3.5中空纤维膜 hollow fiber membrane聚合物管状薄膜结构,具有梯度致密的微孔分离层及多孔状支撑层,并且能选择地透过不同的气体组分。
3.6膜分离制氮设备 membrane nitrogen device通过有选择性的透过氮气,分离氧气来提高氮气浓度的设备。
4 产品构成和型号标记4.1制氮设备包括压缩空气系统、空气净化系统、氮氧分离系统、检测系统、电气控制系统等五大部分组成。
4.2制氮设备的型号由大写汉语拼音字母阿拉伯数字组成,表示方法如下:LD M N X XX X X结构形式(移动式用Y 表示;固定式用G 表示(可省略) 膜分离组件的材质和型号分离设备采用的膜分离组件的数量 分离设备结构机型 产品气为氮气 膜分离 公司简称标记示例:3000型,膜分离组件12支,膜分离组件材质为PE 的固定式制氮设备,标记为:LDMN-3120-G (或LDMN-3120)。
4000型,膜分离组件46支,膜分离组件材质为PE 的移动式制氮设备,标记为:LDMN-4460-Y。
注:产品气的浓度在90%~99.9%之间连续可调,产品气的工作压力在1.6MPa 以下。
5 设计条件 5.1环境条件见表1。
表1 环境条件项目名称 单位 要求海拔高度 m ≤1000 贮存温度 ℃ -20~45 工作温度 ℃ 0~43 相对湿度%≤905.2 原料空气见表2表2 原料空气项目名称 单位 要求机械杂质 Mg/m 3 <30 CO 2 ≤350 CH 4 ≤50 C 2H 2 ≤0.5 CnHm ≤1.0 含油量 ≤0.01酸性物质10-6(V/A)≤(∑NO X +SO 2+HCL+CL 2 的和)/85.3 电源按表3的规定。
表3 电源电压频率电压 单位 偏差 相 位 频率 单位 偏差 380 三相 220V-10%~15%单相50Hz±1%5.4 设计条件与上述条件不相符合或需另加项目时,由用户提出,经双方协商在合同中予以规定。
6 要求6.1 如用户有特殊要求时,制氮设备的产品规格及基本参数可按合同规定。
6.2 制氮设备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进行制造与安装。
6.3 制氮设备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法规和环保法规的规定。
6.4 配套用压缩机、泵、阀门等应符合有关标准或技术文件的规定。
6.5 压力容器应符合GB 150、TSG 21及有关标准、法规的规定,应设有安全阀,安全阀的控制应可靠,安全阀定期校验,有完好的铅封标记。
6.6 制氮设备的箱体应平整,表面油漆应美观,漆膜应牢固耐久;压力容器油漆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6.7 制氮设备各零、部件及管路应定位牢固,不应产生磨擦或撞击。
6.8 制氮设备中的氧气管、空气管、氮气管等管路应无漏泄,各连接处应牢固可靠无漏泄。
6.9 制氮设备应便于操作和维护。
6.10 制氮设备的膜前电加热器应有过热保护和超温保护装置,超温保护功能在控制器故障时应起保护作用。
① 进气温度高时,关闭加热器和气动阀; ② 加热温度高时,关闭加热器和气动阀;③ 加热器温度保护开关动作时,关闭加热器和气动阀; ④ 报警发生时,有相应的提示;⑤ 关闭进气阀时,加热器也一定是关闭的;⑥ 为防止加热器干燥,正常关机时,要先关加热器,之后关进气阀;⑦ 膜前气体温度,以目前膜系统的要求不得超过60℃。
6.11 制氮设备的各种控制器完整无缺,运行可靠;各种联锁保护和报警装置齐全、有效。
6.12 使用的氧传感器的测量精度不应低于±0.5%,寿命不应低于12个月。
6.13 制氮设备要有保护接地,接地线不得有中间接头;主要零部件都要有标签。
6.14 供氮设备在额定制氮工况下,供氮系统应能连续工作12h 以上。
6.15 制氮设备各配套机组的噪音及振动按各机组的规定或按合同规定。
6.16 制氮设备制造厂应向用户提供一年以上的易损件或按合同规定。
6.17 在用户遵守产品使用说明书各项规定的条件下,制氮设备自制造厂发货之日起18个月内,实际运转时间不超过一年,确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发生损坏或不能正常工作时,制造厂应负责更换(不包括易损件)或修理。
6.18 制氮设备出厂前应作防锈处理,防锈有效期不得少于一年,存放期超过规定防锈期时,应重新作防锈处理。
6.19 用户应根据实际使用工艺的要求制定安全使用规程,建立定期记录、定期保养和巡视制度、备件管理制度以及故障处理报告制度。
6.20 制成的氮气应符合GB/T 3864 规定。
7 试验方法7.1 制氮设备最终产品的检验或试验方法,一般应在制造厂内试验合格后出厂或按合同规定。
7.2 试验必须在稳定工况下进行,由于客观条件限制,试验工况偏离本标准规定的设计状态时,测试结果应予换算。
注:产氮气量以环境压力0.1Mpa,温度20℃进行试验和计算。
当测试环境的大气压力表偏离额定工况值10%以上和环境温度偏离±10℃以上时,应将测得的气量按额定工况的压力和温度进行修正。
7.3 测量仪器7.3.1 全部测量仪器、仪表应在计量检定周期内,并应有计量检定合格证。
7.3.2 所有仪器仪表的准确度应满足被测参数的要求。
7.3.3 测量仪器及精度要求按表4规定。
表4 仪器精度仪器名称 分度或精度玻璃温度计 ±0.5℃ 分度值≤0.5%℃压力表 1.5级 转子流量计 1.5级 蜗街流量计 1.5级气压计 ±66.6Pa(±0.5mmHg)声级计 ±1dB(A) 氧化锆传感器±0.5%7.4 测量方法和结果计算 7.4.1 流量测量7.4.1.1 流量测量前应检查所有计器管的管接头,不得有任何泄漏或堵塞。
7.4.1.2 流量计应装在产品气的出口处。
7.4.1.3 干燥产品的氮气按式(1)修正:Q=Q 1T P PT 11…………………………………………(1) 式中:Q—修正后在设计状态下的干燥气体流量,m 3/h;Q 1—实际测得的气体流量,m 3/h;P 1—流量计前气体实际压力,Mpa(绝压); P—大气压力,取P=0.10 Mpa(绝压) T—流量计前气体实际温度,K;T 1—设计状态下的大气温度,取T=273.15K。
7.4.1.4 使用转子流量计时应对干燥产品的氮气流量进行密度修正,修正方法按转子流量计说明书的规定。
7.4.1.5 当大气条件与设计条件不符时,气体流量按式(2)换算: Q 0=Q2222000)()(T p p T p p s s (2)式中:Q 0—设计条件下的气体流量,m 3/h(标准状态); P 0—设计条件下的大气压力,Mpa(绝压); P 2—实际条件下的大气压力,Mpa(绝压); 0—设计条件下的相对湿度,%; 2—实际条件下的相对湿度,%;P S0—设计条件下的大气中饱和水蒸气压,Mpa(绝压); P s2—实际条件下的大气中饱和水蒸气压,Mpa(绝压); T 0—设计条件下的大气温度,K; T 2—实际条件下的大气温度,K。
7.4.2 氮气纯度测量按GB/T 3864的规定或采用氧化锆传感器测量。
7.4.3 噪声测量7.4.3.1 噪声测量位置在制氮设备主要操作位置前水平位置距离为1m,离地面高为1.5m处。
7.4.3.2 噪声测量方法按JB/T4330的规定。
7.4.3.3 制氮设备排放气体的噪声标准应符合GB 12348的规定。
7.4.4 测量资料7.4.4.1 噪声2h 测一次,取连续3次的平均值为测量资料。
7.4.4.2 流量、纯度1h 测一次,取连续5次的平均值为测量资料。
8 检验规则8.1 制氮设备须经制造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文件方可出厂。
8.2 有关压力容器必须按GB 150.1~.4、《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进行检验,并提供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
8.3 重要的外购件如仪电控设备、一次仪表、阀门等均须有制造单位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书。
8.4 制氮设备检验分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
8.4.1 出厂检验一般应逐台进行,并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试验时间为连续6h。
8.4.2 对于受限制不能在制造单位进行试验时,允许在用户处进行试验,但各配套机组均须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成套设备的性能试验或按合同规定。
8.4.3 型式试验应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及6.5~6.15规定,试验所需时间为连续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