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岩石地基承载力

1岩石地基承载力


单轴抗压强度以及与静力触探等土的原位测试指标间的经验关系,以经验参数法确定单桩竖
向极限承载力。
2、规范条文正解
岩石地基承载力
[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50-047-2016 > 4 地基计算 > 4.2 地基承载力计算
概 4.2.6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根据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按下式确定:
机 确定。 理 为 本
2、规范条文正解
岩石地基承载力
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1041-2014 > 13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 13.3 地基承
概 载力
念 13.3.4 对完整、较完整和较破碎的岩石地基,除极软岩外,承载力特征值
为 可按下式计算: 先
(13.3.4)
机 式中:fak——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MPa);
0.2~0.5;对较破碎岩体可取0.1~0.2。
机 注:1 上述折减系数值未考虑施工因素及建筑物使用后风化作用的继续;


2 对于黏土质岩,在确保施工期及使用期不致遭水浸泡时,也可采用
本 天然湿度的试样,不进行饱和处理。
2、规范条文正解
岩石地基承载力
条文说明:5.2.6 岩石地基的承载力一般较土高得多。本条规定:“用岩石
岩石地基承载力
1:岩石地基承载力
邱明兵 2019年6月
1、提出问题
概 岩石地基承载力 跟 土质地基承载力 比较,有哪些特点? 念 为 先 机 理 为 本
岩石地基承载力
2、规范条文正解
岩石地基承载力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 5 地基计算 > 5.2 承载力计算
概 念
5.2.6 对于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按本规范附录
2、规范条文
岩石地基承载力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 5 桩基计算 > 5.3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5.3.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1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执行;
2 对于大直径端承型桩,也可通过深层平板(平板直径应与孔径一致)载荷试验确定极限端
确定,当岩体完整且裂隙不发育时取 0.50,对较完整岩体取 0.20~0.50,对较破碎
机 岩体可取 0.10~0.20; 理 注: 1 上述折减系数未考虑施工期及建筑物使用后风化作用的继续; 为 2 对于软质岩石在确保施工期及使用期不致遭水浸泡时,也可采用天然湿度的试样,不进行饱和 本 处理。
3 对大面积平坦岩石地基,其折减系数ψr 可根据岩体完整程度取其中较大值;对于石芽地基、 岩石边坡地基,应根据岩体完整程度取其中较小值。
概 4.2.7当岩体完整、较完整、较破碎时,岩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天然岩 念 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乘以折减系数估算。折减系数对完整岩体取0.47~ 为 先 0.57,【0.5】
对较完整岩体取0.37~0.47,【0.2~0.5】
机 对较破碎岩体取0.23~0.37。【0.1~0.2】 理 注:施工期及使用期岩体可能遭水浸泡时可采用饱和试样。 为 本
理 则后者远远高于前者。第二,岩块强度与岩体强度是不同的,原因在于岩
为 本
体中存在或多或少、或宽或窄、或显或隐的裂隙,这些裂隙不同程度地降
低了地基的承载力。显然,越完整、折减越少;越破碎,折减越多。
2、规范条文
岩石地基承载力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 附录H 岩石地基载荷试验要点
理 fa——由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为 Nb、Nd、Nc——承载力系数,应按表13.3.5取值;

b、d——基础宽度和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宽度大于6m时按6m取值; γ、γm——分别为基础底面以下一倍短边宽 深度内岩体有效重度和基础底面以上岩体有效重度加权平均
值;
ck——基础底面以下一倍短边宽 深度内岩石的黏聚力标准值。
概 地基载荷试验确定”。但对完整、较完整和较破碎的岩体可以取样试验时,
念 为
可以根据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乘以折减系数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折减系数。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与地基承载力之
间的不同在于:第一,抗压强度试验时,岩石试件处于无侧限的单轴受力
机 状态;而地基承载力则处于有围压的三轴应力状态。如果地基是完整的,
念 为
fak = ɣf• fuk(4.2.6)
先 式中 fak 一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
fuk一一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kPa ),由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提供;
机 ɣf一一地基极限承载力分项系数,对土质地基取0.50,对岩质地基取0. 33。 理 为 本
2、规范条文正解
岩石地基承载力
[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50-047-2016 > 4 地基计算 > 4.2 地基承载力计算
2、规范条文正解
岩石地基承载力
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 J52-T45-2018> 4 地基计算 > 4.2 地基承载力计算
概 4.2.8 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应按本规范附录 F《岩基
念 载荷试验要点》确定,也可根据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按下式确定:
为 先
fa = Ψr• frk (4.2.8) ψr —折减系数。根据岩体完整程度以及岩石结构面的间距、宽度、产状和组合综合
2、规范条文正解
岩石地基承载力
[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50-047-2016 > 4 地基计算 > 4.2 地
概 基承载力计算
念 为
4.2.10 对位于无外倾结构面、岩体完整、较完整或较破碎且稳定的岩质边
先 坡上的基础(图4.2.10),边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根据平地地基承载力
特征值折减估算,折减系数可根据基础外边缘与坡脚连线倾角按表4.2.10

frk——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易软化岩石采用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为 本
(MPa); ψr——折减系数,根据岩体完整程度和结构面的间距、宽度、产状和组合,由地区经验确
定。无经验时,对完整岩体可取0.5;对较完整岩体可取0.2~0.5;对较破碎岩体可取0.1~0.2。
2、规范条文正解
岩石地基承载力
概 H.0.10 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念 1 对应于p-s曲线上起始直线段的终点为比例界限。符合终止加载条件的前 为 先 一级荷载为极限荷载。将极限荷载除以3的安全系数,所得值与对应于比例
界限的荷载相比较,取小值。
机 2 每个场地载荷试验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取最小值作为岩石地基承载力特 理 征值。 为 3 岩石地基承载力不进行 深 宽 修正。 本
3、总结
岩石地基承载力涉及一下因素:
概 念 为
1、完整性: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极破碎; 2、坚硬程度:

机 理 为 3、深度修正,宽度修正; 本 4、边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反算);
岩石地基承载力
阻力;
3 对于嵌岩桩,安可全通系过数直?径为0.3m岩基平板载荷试验确定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也可通过直 径为0.3m嵌岩短墩载荷试验确定极限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宜通过埋设桩身轴力测试元件由静载试验确
定。并通过测试结果建立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和极限端阻力标准值与土层物理指标、岩石饱和
为 H岩石地基载荷试验方法确定;对破碎、极破碎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先 可根据平板载荷试验确定。
对完整、较完整和较破碎的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也可根据室内饱和单
机 轴抗压强度按下式进行计算:
理 为
ƒa=ψr·ƒrk (5. 2.6)

2、规范条文正解
岩石地基承载力
概 式中:ƒa——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念 ƒrk——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kPa),可按本规范附录J确定; 为 ψr——折减系数。根据岩体完整程度以及结构面的间距、宽度、产状和组 先 合,由地方经验确定。无经验时,对完整岩体可取0.5;对较完整岩体可取
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1041-2014 > 13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
概 报告 > 13.3 地基承载力
念 为
13.3.5 对完整和较完整的极软岩,当可取不扰动试样测定天然湿度的抗剪
先 指标时,地基承载力极限值、特征值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13.3.5-1)

(13.3.5-2)
式中:fr——岩石地基承载力极限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