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合同法资料《合同法》复习资料1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其特征为:?是一种合意;?是发生法律上效果的双方民事行为;?是发生民法上效果的民事行为。
2 合同的要素:?合同的成立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各方当事人须互相作出意思表示;?各个意思表示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当事人达成了一致的协议。
3 有名合同:是指法律上已经确定了一定的名称及规则的合同。
无名合同:又称非典型合同,是指法律上尚未确定一定的名称与规则的合同。
法律适用:在适用法律时,有名合同直接适用合同法的规定,无名合同则适用合同法总则的规定,并可以参照合同法分则或其他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
4 双务合同:是当事人双方互负对待给付义务的合同。
单务合同:是合同当事人仅有一方负担给付义务的合同。
在法律上区分单、双务合同的意义:?在是否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方面不同;?在风险的负担上是不同的;?因一方的过错所致合同不履行的后果不同。
5 有偿合同:是指一方通过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而给对方某种利益,对方要得到该利益必须为此支付相应代价的合同。
无偿合同:是一方给付对方某种利益,对方取得该利益时并不支付任何报酬的合同。
其区分的意义:?确定某些合同的性质;?义务的内容不同;?主体要求不同。
6 诺成合同:是指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一旦经对方同意即能产生法律效果的合同。
实践合同:又称要物合同,是除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以外尚需交付标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
其区别:诺成合同自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时起合同即告成立,实践合同在当事人交付标的物以后才能成立。
7 为订约人自己订立的合同:是指订约当事人订立合同是为自己设定权利,使自己直接取得和享有某种利益。
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是指在特殊情况下,订约当事人并非为了自己设定权利而是为第三人的利益订立合同,合同将对第三人发生效力。
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的特征:?第三人不是订约当事人,他不必在合同上签字,也不需要通过其代理人参与缔约;?此种合同只能给第三者设定权利,而不能为其设定义务;?此种合同的订立,事先无需通知或征得第三人的同意。
8 合同的相对性:在大陆法中称为“债得相对性”,是合同主要在特定的合同当事人之间发生,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基于合同向与其有合同关系的另一方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而不能向与其无合同关系的第三人提出合同上的请求,也不能擅自为第三人设定合同上的义务。
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合同主体的相对性。
指合同关系只能发生在特定的主体之间,只有合同当事人一方能够向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基于合同提出请求或提起诉讼。
?合同内容的相对性。
指除法律、合同另有规定以外,只有合同当事人才能享有某个合同所规定的权利,并承担该合同规定的义务,除合同当事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都不能主张合同上的权利。
具体引出三个规则:?合同规定由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原则上并不及于第三人;?合同当事人无权为他人设定合同上的义务;?合同权利与合同义务主要对合同当事人产生拘束力。
?合同责任的相对性。
指合同责任只能在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关系以外的人不负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也不对其承担违约责任。
包括三方面内容:?违约当事人应对因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违约后果承担违约责任;?在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债务不能履行的情况下,债务人仍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债务人只能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而不应向国家或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
9 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的法律,它主要规范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及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保全、违约责任等问题。
其适用范围:?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所适用的合同包括各类民事主体基于平等自愿等原则所订立的民事合同;?既包括当事人设立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也包括当事人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协议。
不应由合同法调整的包括:?政府依法维护经济秩序的管理活动,属于行政管理关系,适用有关政府管理的法律;?法人、其他组织的内部管理关系,适用有关公司、企业的法律;?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功能:?保护功能;?鼓励当事人从事自愿交易行为的功能。
10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合同自由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合法原则;?鼓励交易原则。
合同自由原则:指当事人依法享有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包括两个方面:?当事人的合意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享有订立合同和确定合同内容等方面的自由。
包括:?缔结合同的自由;?选择相对人的自由;?决定合同内容的自由;?变更和解除合同的自由;?选择合同方式的自由;?选择补救方式的自由;?选择裁判的自由。
诚实信用原则:指当事人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义务,不得滥用权利及规避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
设立的必要性:?保持和弘扬传统道德和商业道德;?保障合同得到严守,维护社会交易秩序;?确定行为规则、衡平利益冲突、为解决法律和合同提供准则。
合法原则:指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包括:?当事人在订约和履约中必须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
?不得拒绝依据指令性计划任务或订货任务的要求订立合同。
?当事人必须遵守社会公德,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道德。
合同正义和合同自由原则是合同法的两大基本原则。
鼓励交易原则在合同法上的体现:?特别强调无效合同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严格区分了合同的无效和可撤销;?严格区分了无效和效力待定的合同;?严格区分了合同的成立和合同生效;?明确规定在某些情况下,一方已经履行了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严格限制了违约解除的条件。
11 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法中的体现:?合同订立阶段,当事人彼此间已具有缔约上的联系,应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负有忠实、诚实守信、相互照顾和协助、遵守允诺的附随义务;?合同订立后至履行前,双方都应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认真做好各种履约准备;?合同履行阶段,应当严格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一方面,要求当事人履行法律和合同规定的义务,以及依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各种附随义务,另一方面,在义务内容不明确或欠缺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应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履行义务;?合同的解除也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在长期的继续性合同中,任何一方依据合同规定的条件而解除合同,应当提前通知对方,使对方由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在合同关系终止以后,仍应根据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承担必要的附随义务,如保密、忠实等义务。
12 合同成立的意义:?旨在解决合同是否存在的问题;?成立和生效是区分违约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的根本标志;?尽管合同的成立与合同的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他们密切联系在一起。
合同的成立要件:?订约主体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订约当事人对主要条款达成合意;?合同的成立一般应经历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
13 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所作的意思表示。
要约的生效要件:?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受要约人发出;?内容必须具体确定;?要约必须送达受要约人。
交叉要约:是指订约当事人采取非直接对话的方式,相互不约而同地向对方发出了内容相同的要约。
14 要约邀请:又称引诱要约,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表示。
区分要约和要约邀请:?根据当事人的意愿来区分;?依法律规定区分;?根据订约提议的内容是否包含了合同的主要条款来区分;?根据意思表示是针对特定人还是不特定人发出来区分;?根据交易的习惯区分。
15 要约的撤回:是要约人在要约发出以后,未达到受要约人之间,有权宣告取消要约,从而阻止要约生效的意思表示。
要约的撤销:是要约人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并生效以后,将该项要约取消,从而使要约的效力归于消灭的意思表示。
撤回与撤销的区别:?撤回发生在要约并未到达受要约人即其生效之前;撤销发生在要约已经到达并生效,但受要约人尚未作出承诺的期限内。
?由于撤销要约时,要约已生效,因此对要约的撤销必须有严格的限定;而对要约的撤回就没有限制。
16 要约失效:是指要约丧失了法律拘束力,即不再对要约人和受要约人产生拘束。
要约失效的原因:?拒绝要约的通知到达要约人;?要约人依法撤销要约;?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受要约人对要约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
17 承诺: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条件从而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其要件:?必须由受要约人向要约人作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达到要约人;?承诺的内容必须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必须表明受要约人决定与要约人订立合同;?承诺的方式必须符合要约的要求。
18 缔约过失责任:是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时所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在1861年由德国学者耶林提出。
其特点:?缔约上的过失发生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违背其依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造成他人信赖利益的损失。
19 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发生的阶段不同。
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缔约过程中,违约责任发生在合同成立后。
?违反的义务不同。
缔约过失责任的当事人违反了依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违约责任当事人违反了合同义务。
?缔约过失责任是一种法定责任,违约责任可以由当事人约定。
20 先契约义务:是根据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附有的一定附随义务。
具体包括:?无正当理由不得撤销要约的义务;?使用方法的告知义务;?合同订立前重要情事的告知义务;?协作和照顾的义务;?忠实义务;?保密义务;?不得滥用谈判自由的义务。
21 缔约过失责任的类型:?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泄漏或不正当的使用商业秘密;?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主要有:?违反有效的要约邀请;?要约人违反有效要约;?合同无效和被撤销。
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因信赖对方要约邀请和有效的要约而与对方联系、赴实地考察以及检查标的物等所支出的各种合理费用;?因信赖对方将要缔约,为缔约做各种准备工作所支出的各种合理费用;?为谈判所支出的劳务,以及为支出上述各种费用所失去的利息。
22 合同条款中,提示性的合同条款有:?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所;?标的;?质量和数量;?价款或酬金;?履行的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
默示条款的种类:?实现合同目的及作用所必不可少的条款;?公认的商业习惯或经营习惯的条款;?合同当事人系列交易的惯有规则的条款;?明示或约定俗成的交易规则在行业内具有不言自明的默示效力的条款;?直接根据法律规定而成为合同的普通条款。
23 合同解释:是对合同及其相关资料的含义所作的分析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