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实验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实验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实验7.1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一、实验原理
有丝分裂是细胞均等增殖的过程, 是体细胞分 裂的主要方式。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都能复 制一份,然后分配到子细胞中,因此两个子细胞 与母细胞所含的染色体在数目、形态和性质均 是相同的,在各种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中均存 在着有丝分裂。
因此,选取植物体生长 旺盛的分生组织(如根尖、 茎尖、幼叶等),经固定、 解离、染色及压片等处理, 将细胞分散在装片中,显 微镜下,即可看到大量处 于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细胞 和染色体。
总结
取材 染色
固定 压片
解离 镜检
漂洗
间期
两次细胞分 裂之间的时期, DNA复制分为 三个时期:复 制前期(G1期) 复制期(S期)、 复制后期(G2 期),该时期 一般看不到细 胞核中的染色 体。
前期
☺染色体开始 螺旋化,每个 染色体由两个 相同的染色单 体组成,两者 紧密相连(光镜 下很难区别), 细胞核呈线团 状。
二、材料和用品
材料:
洋葱、大蒜的鳞茎;或玉米、黑麦、小麦、 蚕豆的种子等。本实验以洋葱为实验材料。
用具及药品:
显微镜、镊子、刀片、解剖针、载玻片、盖 玻片、滤纸、培养皿、酒精灯、95%乙醇、浓 盐酸、改良苯酚品红等。
三、实验步骤
1、取材:选取健壮的大蒜根尖,自尖端约1cm 处,将其剪下备用
2、固定处理:将根尖放入卡诺固定液中,室 温固定3-24h;如不立即使用,可转入70%的 乙醇中置于冰箱或阴暗处长期保存
中期
☺ 核膜解体, 核仁消失,染 色体排列在赤 道板上,此时 最有利于对染 色体进行观察 和计数。
后期
☺ 着丝点分裂, 每两个并列的 核膜、核仁重新 组成,染色体解旋, 形成两个新的子核, 两个子核间形成细 胞板,将母细胞分 成两个子细胞,此 时细胞分裂结束。
目的:将染色体染成深色, 便于观察
6、压片:在盖玻片上覆以吸水纸,用左手中 指压住盖玻片一角,用铅笔的橡皮头垂直敲 打盖玻片,使材料均匀散开
目的:将细胞压成一个薄层,便于观察
7、镜检:将压好的片子先置于低倍镜下 (10X),找到分生区细胞后,转换高倍镜 (40X)观察
分别找出前期、中期、后期、 末期等不同分裂期的细胞
目的:杀死细胞,使其停留在某一个分裂时期, 便于观察
3、解离:将固定好的或者新取下的根尖,放入 20%的盐酸中解离8~10min.
目的:使细胞分散,便于观察
4、漂洗:转入培养皿中的清水中,用镊子夹住 根漂洗30s.
目的:洗净解离液,便于染色
5、染色:取漂洗好的根尖放在载玻片上,用刀 片切去根冠,保留根尖白色部分约2~3mm。用 镊子将其压扁,向根尖滴加一滴醋酸洋红或 龙胆紫染液,染色1~2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