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写作解析
山西煤矿主出手阔绰 京城买走大 量豪华车和豪宅(正题)
(副题)其三年爆富家产可与私营企业十年相比
四、拟写标题过程
1、广泛搜集不同一类型的标题,以供借鉴。
在搜集报纸标题时,避免只搜集同一类 型的标题,随意剪贴,这样很难拓宽求职 者的认知视野。同时,避免学生没有首次 认真分析新闻标题的感性经验,进而产生 当再次对自己搜集的新闻标题进行分类评 析时的厌烦情绪。
2.正 题
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或词组,能够表达一个
完整的概念和意思。
标题制作
在标题中字号最大,地位最突出。没正 题,标题就不能成立; 通常为一行,有时也可多行,至多不 超过两行; 可虚可实,但单独成题时,为实题或 虚实结合。
正题——例示
◇
2007年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偏重 ◇ “罗莎”携风带雨袭华东 ◇ 北京人口密集地区将建气象预警塔 ◇ 辽宁天气预报“进村入户” ◇ 风云二号D星第一套图像成功获取 ◇ 西藏气象灾害损失占经济总量81.1%
以山西煤矿主出手阔绰 京城买走大量豪华车 和豪宅为内容拟写 眉题、正题、副题 眉题在主标题之上而字号较小,因而又 被人形象称之为“肩题”或“引题“,它 主要是从一个侧面对主题进行引导说明、 烘托或渲染。 副题是置于主标题之后的次要标题,字 号最小,它主要起补充、注释作用。
(眉题)煤价上扬让煤老板腰缠万贯
4、撰写新闻标题的技能
写好新闻标题才能写好新闻消息。 制作新闻标题用掌握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要传神。不能题不对文,要望而知文意,更 不能歪曲和虚构。 (2)要具体确切。一般是何人何事在标题上明白 交代。 (3)要简炼生动。字少、意明、一见即怦然心动。 (4)标题中善用动词增加“动感”。
眉(引)题
正题
副题
2、歹徒白天当街抢劫肆无忌惮 1小时内抢3女性
上述图片是网上新闻事件,根据这
些图片,拟写一个单行式标题和一个
客机途中坠毁
单行标题 : 从巴西返航的法航AF447
从巴西返航途中
法航AF447客机坠毁
已打捞16具遇难者遗体
标题的种类
正题(主题)
在一篇新闻稿中,可能出现的标题 有五种:
眉题(引题)
副题 提要题 分题(小标题)
眉题
副题
正题
各类新闻标题的作用
正题(主题):用来点明消息中最主要的事实和
会议明确了新形势下气象科技服务的定位,提出了未来一 段时期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主要任务
全国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会议召开
标题制作
标题制作要点
■ 落笔实在,言之有物。寥寥数字便能统揽全文, 用最确切、个性语言概括成标题。 包括 : ★ 标出新闻的某一特定的主要要素(或几个W) ★ 突出最具有新闻价值而且易于被传播对象接受 的典型事实。 ■ 概括简练准确。善于概括事实,运用修辞手段 和文学语言,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事实轮廓。 ■ 潜心探索,忌步后尘(不模仿,不雷同) ■ 充满激情,引人阅读。
七、拓展提高
1、已经阅读回顾了新闻采访内容,还是提
炼不出新闻标题怎麽办? 2、为何老记者在采访结束时基本上就能发 现最有价值的新闻要素,年轻记者却很难 发现? 3、在提炼新闻标题时,总感觉所有东西都 有价值无法取舍,是你,该怎么办? 4、新闻标题不确立,就不能写新闻消息了 吗?
八、课堂演练
3、梳理出最有价值的新闻要素后,缜密思
考,改,确立
其中一个,写出新闻标题
案例
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商品的短缺, 人们用被限定用肉票买肉时希望能买肥肉, 这样可以补充家里清油的短缺;在进入市 场经济年代后,人们由于物质产品的极大 丰富以及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形成,在 购买肉品时更希望买到瘦肉。两种买肉的 心里变化折射出两种时代的发展变迁。
形成“上虚下实”或“下虚上实”两种类 型。
“阿凡提”来沪向“傻子”挑战 (上虚下实 )
昨日订货会上新疆瓜子倍受青睐
昔时吵架三六九,今日团结赛亲友
“风波楼”成了“太平楼” (上实下虚)
引题+正标题:
引题
正题
正标题+副题:
正题
副题
3、多行标题
包括三个部分: 引题、
梳理上述新闻事件,首先要抓住反映时代变迁、 生活变化的事件要素——瘦肉与肥肉;其次抓住 这种变化涉及的内涵变化——不仅仅是心理的变 化而是一个时代、生活水准的变迁。并将主标题、 副题实标,眉题虚标。所列多行式标题如下:
知否?知否?应是贱“肥”贵“瘦”
爱吃瘦肉者,请你多付钱
本省十几个县市调整猪肉各品种之间的差价
3、副题(子题或下辅题)
作用: 用以补充主题之不足; 常用于补充交待新闻的次重 要事实,说明 主题的根据、结果 和重要的新闻要素,起注释、补充、 印证主题的作用; 形式:排在主题之后,
副题与眉题的分工
在多行标题中,副题与眉题的分 工一般为: 眉题主虚,副题主实,而且内 容较多,比较具体,文字长于眉、 主题。 根据需要可作成多行副题,或 三四行的“副题组”。
正题、 副题。见下例题
引题+主标题+副题
引题
副题
正题
二、工作要点提示:
1、整理新闻采访笔录
由于新闻标题的形成是从采访笔录中形 成的,所以梳理采访笔录就成为提炼新闻 标题的基础。在采访中,记者笔录的速度 无论怎样都赶不上说话的速度。因此,大 多数笔录均是采访的要点和轮廓,因此在 采访结束后要在记者记忆、印象最为深刻 的当天把采访事件补充清楚完整,尤其是 一些关键细节。
2、思考、梳理最有价值的新闻要素
整理采访笔录,把整个采访事件进行全面回顾, 按照新闻六要素的方法进行梳理,让那个最有价 值、最有影响力、最新的新闻要素脱颖而出。具 体梳理的方法是: (1)六要素中哪一个或哪几个要素在生活中从未 发生过? (2)六要素中哪一个或哪几个要素对受众影响最 大? (3)六要素中哪一个或哪几个要素对记者的感触、 震撼最大?
教材20页
六、总结点评
1、新闻标题的写作首先源自于向优秀新闻
标题的学习,因此在新闻市场中采集各类 新闻标题模仿写作就成为新闻标题写作的 第一块敲门砖。 2、新闻标题写作的“悟性”源自于对新闻 采访内容价值的思考和新闻标题写作的反 复练习。 3、新闻标题的写作要运用富有动感的动词。 4、新闻标题的写作关系到整体新闻消息主 题的确立
标题制作
眉题举例(上行为眉题) 例:
标题制作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第*次工作会议提出
大力提升科技咨询与决策报告水平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第*次工作会议强调
大力提升科技咨询与决策报告水平
福州 广州 杭州 新“三大火炉”引发网友热议
气候专家:还需从气候角度考证
提供避风减灾科学依据
兰新铁路风害观测正式启动
1、标题是新闻的眼睛
新闻标题就是新闻的题目,它是新闻内容 的形象概括。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新闻标 题就是新闻作品的“心灵窗户”。 是消息的内容精萃所在,也是作者的倾 向所在。它是留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有时 一个六七个字的标题胜过洋洋洒洒千余字 的新闻作品 ,拟得好,可以传导全文的核 心,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
一语破的:点出新闻的核心价值; 一目了然:读者一看就基本明白;
一见钟情:新颖、有趣,抓住读者。
2、新闻标题与其他文章标题的区别
新闻标题和其他文章的标题,特别是 与文学作品的标题相比,有很大不同。 文学作品的标题往往比较含蓄,让人浮 想联翩。如郭沫若的《女神》、朱自清 的《背影》,看其标题,不一定就知道 全文的内容,非要看全文不可。消息的 标题不能如此“含而不露”,它往往要 求“一语破的”“一目了然”“一见钟 情”。
例:
(眉题) 中国气象局召开2005年汛 期气象服务电视电话会
(副题) 专家预测:多雨范围比去年大; 旱涝灾害比去年重;年景比去年差;大部 地区气温较高
气象人厉兵秣马迎主汛
标题制作
履约路漫漫 今朝落尘埃
京都议定书2月16日正式生效
庆祝《京都议定书》生效高层次研讨会在京召开
青海大坂山发生雪崩
与气候异常与登山者活动有关
标题制作
好标题举例
《北方高温将回落 南方重现晴热天》 《农网小世界 致富大舞台》
《青海为母亲河输血》
《华北漏斗区张口要水》 《“艾莉”安然过厦门》。
标题制作
贴切传神
渭南撤了两个“官”
一个不敲钟 一个爱捞钱
n具体明了
农民马富生兴学捐巨资
简练生动
克里输了,布什赢了
2、从新闻标题的内容上区分,又分实题与
三、方法技巧:
1、主动搜集新闻信息、要件的技能。
要求学生在实训报告册上剪贴4个不同类 型的新闻标题。当剪贴4个标题的任务下达 后,首先思考用什么样方法能最快、最准 确地完成任务。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 大众媒体里,最直观、最能有效完成以上 任务的媒体是报纸,通过购买、搜集市民 报、党报等不同类型的报纸标题能最快速 度地完成本项实训任务。
观点。 眉 题: “引题”或"“肩题”,从一个侧面对 消息的主题引导、说明、烘托或渲染。
副
题: 起补充、注释作用。
标题的种类及作用
(重点)
1、眉题(也引题、肩题、上副题) 它或者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或 语意不完整,放在主题前面,引出 主题,辅助主题阐明中心思想;只 能与主题搭配才能存在,是从属于 主题的“先行官”。
见教材12页至20页
2、拟写单行、多行新闻标题
学生在认知新闻标题,对新闻标题的分 类——单行式标题、多行式标题后,对单 行式标题和多行式标题的进行拟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