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园进行改造的可行性报告

茶园进行改造的可行性报告

茶园进行改造的可行性报告
一、总论
1、项目名称:鲜花村茶园改造项目
2、项目法人:麻埠镇鲜花村民委员会
法人代表:
3、项目建设地点:
4、建设性质:改造
5、投资规模:xxx万元
6、建设内容、规模:低产茶园改造100亩。

二、项目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在我镇“六安瓜片”茶叶产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村现有茶园500亩中有近60%的面积是属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遗留下来,这一部分茶园分布面较广、相对零星分散、多数建在高山坡地地带,有的种在30度以上的陡坡上,水土保持力差、土层瘠薄,茶树营养跟不上,导致茶园效益低下。

由于茶园中茶树零星分散、缺株断行严重,茶树树冠覆盖度小、土地利用低,茶树品种混杂,茶叶采期不一致、品质良莠不等原因影响产量,从而影响茶农收益,因此只有通过改造茶园来增加茶园产量提升茶叶品质,提高土地产出率。

这不仅是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农产品市场竞争和农民增加收入的需要,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项目区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茶园改造涉及到项目区内200多户群众的切身利益,再加上周边的村已有成功的先例,村民早想改变过去经营理念,改造低产茶园,建自己绿色有机无公害高效茶园,一是苦于财力不够,希望上级部门扶持资金,二是村里没有人领头组织。

如今项目确定,村民积极性高,在实施过程中会全力支持,项目建设工作易协调。

2、项目实施成本低
茶园改造虽然涉及到项目区内每家每户,但工程所需的人工由每家每户自行解决,村委会只要负责组织好即可。

另工程所需材料可就地取材,节省开支,项目总体成本比较低。

四、项目规划及主要措施
1、改园:主要将茶园在15度以上的坡地改成水平梯地,要求梯面宽1.5—1.8米,改梯时实行生土垒埂,熟土覆面,以提高茶园保水保肥能力,有利培肥土壤,达到长效高产。

对不规则型单株、稀缺茶园改成条形合理密度种植,如补植空缺地段,要求实行开槽挖换肥土,槽宽60—80厘米、深50厘米,双行种植、行距35—45厘米,塘距45—50厘米,每塘施肥1—2市两,植茶1—2株。

2、改树:在5月中旬至7月中旬,对密度低、树势衰老的茶园进行台刈,台刈后必须经过一年以上的封园蓄养。

对具有一定密度的茶园通过重修剪的方法来清除茶园寄生物和病虫,剪后两个月发新梢5—30个,在其中选留壮枝3—4个,经二、三两次定型修剪后投入采摘。

3、改土:通过施用农家肥和有机肥料等土壤改良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0.1个百分点以上。

五、项目建设内容
在七上、七下、鲜花三村民组低产茶园改造100亩。

六、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概算: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20万元。

其中:购茶苗80000株,4万元,有机肥1000袋,12.2万元,人工工资3.8万元。

2、资金筹措:
群众自筹5万元,申请上级部门扶持15万元。

七、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1、经济效益:该项目实施到位后,全村优质茶园面积可由现在的200亩扩大到300亩,一年后茶叶产量可由现在的年产1万斤增加到1.8万斤。

其中“六安瓜片”等名优茶产量可增加4000斤,茶叶产值可增加12万元,茶农每年可增加收入1000元。

2、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由于改造低产茶园,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技术,规范农业投入品质量,改善土壤施肥、供水状况,可减少农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镇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八、结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