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3章 半导体激光器材料.ppt
第3章 半导体激光器材料.ppt
光源亮度--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在垂直于光源 表面的单位立体角内发射的能量。
立体角定义:
S
E
r S
光源
I E
太阳
= S /r2
tS I 2103Wcm2sr 1
1mW He--Ne激光器 大功率激光器
I 88103Wcm2sr 1 I 109 1017Wcm2sr 1
与外来光子频率 相同、相位相同、 偏振方向和传播 方向相同。
受激辐射光子
特点: 受激辐射产生的光子与入射光子是完全相干的;
受激辐射中,光子成倍增长,产生了光放大。
激光的产生过程
激光是受激辐射的光,但实际中还存在自发辐射
和吸收, 且粒子数正常分布是:N exp(E / kT)
能 E4
N2 N1
一、激光的产生原理
1、普通光源发光-受激吸收和自发辐射
1)受激吸收 (简称“吸收”)
E2 处在低能级E1的原子受到
h
等 于E2-E1的外来能量时,
吸收这一能量跃迁到高能级的
E1 过程。
2)自发辐射
处在高能级(E2)的原子,即使没有任何外界 的激励,总是自发地跃迁到低能级(E1),并 且发射一个频率为,能量h=E2-E1的光子的过 程。
自发辐射的光是非相干光
E3
E2 E1
h E2 E1
2、受激发射和光的放大
受激辐射:(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
处在高能级上(E2)的原子,受到能量恰为h=E2-E1 的外来光子的激励(或诱发,或剌激)从而跃迁到低能级 E1,并发射一个与外来光子“一模一样”的光子的过程。
E2
E1 外来光子
第3章 半导体激光器材料
3.1 激光技术简介
激 光 : Laser(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辐射的受激发射光放大。
主要内容: 1)激光的产生;
2)激光的特点; 引言:
自从美国人梅曼制造出第一台激光 器以后,到今天人们对激光并不陌生,如激光开 刀,可自动止血;全息激光照片可以假乱真;还 有激光照相、激光美容等….。激光在军事上也有 广泛的应用。
exp{(E2
E1) / kT}
量 E3
粒子数反转状态
E2
E2
为E1了有效地产生激光,要改变E这1 种分布,形成粒子数反
转的状态。
3、粒子数反转:产生激光的必要条件
怎样才能实现粒子数反转呢?
粒子数反转状态
1)提供足够的能量;
E2
2)原子在激发态多“呆” 一会;
3)减小损失,不断放
E1
大。
2、气体激光器:结构简单、造价低,操作方便, 介质均匀光束质量好且能长时间稳定工作 He-Ne激光器简介:最早(1961)制成且应用最广泛。 激光波长为632.8纳米(氖原子发出),采用电激励。 高压电源使气体放电,氦激发,能量传递给氖,四 能级系统 3、 液体激光器:输出波长连续可调,覆盖面宽 4、半导体激光器:体积、质量小,寿命长,结构简单而 坚固
半反 射镜
工作原理:
激光工作物质
全
半
反
反
射
射
镜
镜
out 光放大原理
小结: 激光器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1.工作物质: 有合适的能级结构
2.激励能源:
能实现粒子数反转 谐振腔
使原子激发 维持粒子数反转
3.光学谐振腔: 保证光放大 使激光有良好的方向性和单色性
工作物质
激励系统
四、激光器的种类
1、固体激光器:器件小、坚固、使用方便、输出功率大
三、激光器的结构
1、工作介质:产生激光的原子系统或可以实现粒子数反 转的气体、液体或固体
所谓能级合适是指存在“亚稳态能级”,即存在激 发态寿命=10-3秒左右的能级(一般原子系统的 激发态寿命只有10-8秒)
能 量激
发
E3
亚稳态能级
E2 E1
产生激光的能级系统(例) (1)三能级系统 (2)四能级系统
1)光泵抽运 如红宝石激光器
粒子数反转状态
E2 E1
红宝石激光器的示意图
2)电子碰撞 如氩离子激光器
3)化学反应 如氟化氘激光器等。
--
4)共振转移
如He--Ne激光器 。 He
Ne He
-
-
- 电子 -
Ne
3、光学谐振腔
要有一个能使受激辐射和光放大过程持续的构造:
全反 射镜
实物图
激光工作物质 原理图
五.激光的特性及应用
(一)、激光的主要特性
r 1、方向性好---激光的发散角小。 l
r =2~5mrad(毫弧度)
l (1km时光斑直径10m)
激光器
Laser
10-5mrad
D=1.6km
2 、亮度高、能量集中
P=1mW的氦-氖激光器的亮度约是太阳光的44倍
3)单色性好 激光所包含的波长或频率范围极小
一束可普使通一的切红金光属熔化 频率范围:
E3 E2
h E2 E1
E1
三能级系统
红宝石激光器
E4 E3 h E3 E2 E2
E1
四能级系统
铷玻璃激光器
2、激励源:用来实现和维持粒子数反转。有电激 励,光激励,热激励,化学激励等
激励--从外界吸收能量,使原子系统的原子不断从低能态 跃迁到高能态能级以实现粒子数反转 的过程(又称“激发”、“抽运” 或 “泵浦”)。
1987年6月,大功率脉冲激光系统-神光装置,在上海光 (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成功
普罗霍罗夫
巴索夫 汤斯
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的 麻省理工学院的汤斯(Charles H.Townes, 1915一),另一 半授予苏联莫斯科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的巴索夫 (Nikolny G.Basov,1922一)和普罗霍罗夫( Aleksandr M. Prokhorov, 1916--),以表彰他们从事量子电子学 方面的基础工作,这些工作导致了基于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原 理制成的振荡器和放大器。
二、 激光简史和我国的激光技术
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受激辐射
1958年,汤斯和肖洛发表《红外与光学激射器》, 巴索夫和普罗霍罗夫发表《实现三能级粒子数反 转和半导体激光器建议》
1959年,汤斯提出制造红宝石激光器的建议
1960年,加州休斯实验室的梅曼制成了第一台红 宝石激光器 1964年,汤斯、巴索夫和普罗霍罗夫分享诺贝尔物 理学奖 1961年8月,我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在长春光机所研制 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