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基层部队管理中管理者的自身素质

浅谈基层部队管理中管理者的自身素质

浅谈基层部队管理中管理者的自身素质
“守规矩,打胜战”,这是央视军事频道里提出的一句口号。

“人不以规矩则废,家不以规矩则殆,国不以规矩则乱”。

讲纪律、讲规矩,既是凝聚人心的需要,也是事业兴旺的保证。

军队最讲求步调一致、令行禁止,对党纪国法、条令条例,更应该严格遵守、坚决执行。

军队的许多规矩,往往是将士们用鲜血换来的。

从一定程度上讲,讲规矩就是保生命,守规矩就是保胜利。

作为基层部队的管理者,既是规矩的守护者,也是规矩的执行者。

如何使规矩落到实处,这就需要管理与被管理者的自身素质来决定了。

管理与被管理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体,一位名人曾经说过,管理是这世界上最具有挑战性的一件事。

作为一名行政管理干部兼军事教员,入伍十二年以来基本上都在从事与部队管理和军事训练有关的工作,特别是从战士到干部身份的转变,使我对部队管理和军事训练有了进一步、新的认识,下面结合我校学员队管理的实际,谈谈我对学员队管理、训练上一些粗浅的认识。

自我校从边防指挥学校升格为士官学校以来,从当初的培养生长干部到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在性质上有了质的转变。

当前部队改革面临转型期,许多突出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完善。

就拿现在的士官学员来讲,跟以前的生长干部学员已不能同日而语,现在的学员队管理干部处在一个非常时期。

学员队管理干部新老更替快,以老带新的传统逐渐遗失;管理干部缺乏部队管理经验,许多都是新入警的大学生,“两个转变”还需进一步夯实;自身综合素质不过硬,在学员面前信心不足、威信不够等因素造成了目前学员队管理干部在管理上不好管、不敢管、管不住等问题。

综合以上因素,我个人认为学员队管理干部要在自身问题上查找原因,而不是一味的吐槽现在的学员不好管理。

我校士官学员理论基础较薄弱,文化水平偏低,大部分学员入伍以来接受的军事训练较少,从事基层后勤工作较多的实际,结合部队以训促管的原则,需进一步加强军事基础训练,增加军事训练的时间、课时量,保障训练的时间、质量、效果,使在校学员在学好自身专业的同时具有一名合格士兵应有的军事素质和军人素养。

所以,基层管理干部首先应从自身的军事理论、军事动作、军事技能、军人气质本质等方面入手,严格要求自己。

在学校组织的学员队管理干部业务培训中,必须实行全脱产。

参加培训的管理干部,按班、队建制,指定管理者,实行集中管理,严格落实学员队一日生活制度。

培训应从每名管理干部的自身言行举止入手,守住规矩,这样才能务求实效。

执行规矩,才能严格落实到学员
队的日常管理中。

军事教学中有一句至理名言:身教重于言传!再多的花言巧语,不如一个干脆利索的规范动作。

这不仅仅体现在军事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在日常行为中。

比如日常中,管理干部的背手、抱手、手擦裤袋、营区行走抽烟、乱丢烟头纸屑等,这本来就是条令中不允许的,但在日常中却随处可见,这就造成学员的模仿,自身的带头作用没做好,而在队列面前强调以上问题时学员口不敢言、心不服,造成管理上的被动。

组织军事训练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执行,训练组织程序不明确,方式方法单一、枯燥。

自身军事素质不过硬,以身作则、动作演示不规范,只言传无身教,学员无榜样可参照学习,造成学员积极性不高,训练效果不理想。

我校还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管理者齐抓共管的氛围不浓。

自己带的学员自己都夸好,这本来无可厚非。

但是,一旦学员远离的自己的视线,他们就没有上述的本分。

按照我经常讲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学员见到自己的队领导,就跟老鼠见了猫,乖巧老实;自己的队领导不在,看见其他干部,马上就是猫见到老鼠,肆无忌惮。

”这也是管理当中存在的一大通病。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全体干部要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每名同志都是这个集体的一员,集体的荣誉需要大家
-3 -
来共同维护。

只有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我们的管理才会不梳不漏、不留死角,但前提条件是作为管理者,要守得住规矩,并共同执行好、维护好,自身要过得硬,说了才能让别人信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