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交底记录(截污管线、围堰、边坡锚喷支护)

技术交底记录(截污管线、围堰、边坡锚喷支护)

表A.3技术交底记录(1)WA29~ WA 55井段在北侧岸坡铺设,为满足施工需要,沿线设置5道横向围堰,围堰长20m ,上口宽6m ,高2.5m ,两侧1:1放坡,坡面铺设防渗布、码放土袋加固,围堰顶部铺设30cm 的级配砂石硬化,围堰底部铺设1根DN1500mm 的导流钢管,可以使降水井排至后继续流至下游。

因该段上桥梁施工机械无法进入北侧河道边坡,横向围堰设置时要求具备临时路的功能,围堰的设置配合现有桥梁布置,保证施工施工机械可以从南侧进入北侧河道边坡。

(2)WA29~ WA42段420m ,位于北侧边坡上口线处,为保证干槽施工,利用现状河道横向铺设围堰50米一处,上口宽5m ,高2m ,单侧1:1放坡,坡面铺设防渗布、码放土袋加固,管沟开挖北侧采用1:0.3开挖,土钉喷锚支护,南侧采用1:0.5放坡。

导流管后期横向围堰横向围堰 后期横向前期横向围堰前期横向围堰后期作业平台后期作业平台后期作业平台导流管导流管导流管横向围堰围堰及土方开挖支护示意图(3)WA20-WA64、WA42-WA56段465m,沟槽开挖深度大,采用12m长钢板桩支护。

采用钢板桩支护示意图(4)WA20-1~ WA20-8段226m,位于南侧边坡上口线处,为满足作业需要,利用现状河道边坡横向铺设围堰,上口宽4m,高2.5m,单侧1:1放坡,坡面铺设防渗布、码放土袋加固.管沟开挖南侧采用1:0.3开挖,土钉喷锚支护,北侧采用1:0.5放坡。

(5)跨河段:WA20~WA20-8、WA51~WA52-1、WA44~WA44-1、WA36~WA36-5,河底穿桥段:G9~G8、G7~G6、G5~G4、G3~2在上、下游10m位置设置横向筑土围堰,围堰长20m,上口宽5m,高2.5m,两侧1:1放坡,坡面铺设防渗布、码放土袋加固,围堰之间设置1根DN1500导流钢管。

共需要铺设11道横向围堰,因前期已经铺设5道横向围堰,可保留利用(封堵排水管),故需要新铺设6条横向围堰。

每处跨河管线一侧河底铺设6m宽、1m厚作业平台、顶部30cm砂砾料硬化。

(6)围堰采用外购土方,完工后拆除外弃20km消纳。

二、降水WA14~WA64、WA33~64段长1070m,管道基槽位于地下水位以下0.5-2m,为保证干槽作业需进行降水井降水,在围堰南侧布设降水井,根据计算每隔10m设置一眼降水井,降水井深度为13m,降水历时15天。

降水井排水直接排入河道内。

三、沟槽开挖支护WA1~WA8井段位于北侧路面上,该段管线挖深为2.5-3m,采用1:0.3放坡。

WA8~WA20井段长度346m,位于北侧路面上,该段管线挖深为3-4m,现场无放坡条件,计划采用型钢加挡土板垂直支护。

WA21~WA27位于贾武路上,WA27~WA29位于北侧河坡上口外,该段挖深为2~3m,具备开挖条件,采用1:0.3放坡。

WA65~01段埋深1~2m,采用1:0.3放坡开挖。

WA20-1~WA20-8段长度227m,挖深3.5~4m,利用横向围堰,在靠近道路一侧采用1:0.2放坡开挖,并采用土钉锚喷支护,在靠近河道一侧土质较差采用1:0.3放坡开挖。

WA36-1~ WA36-5段在南侧河坡上口外侧,挖深2~2.5m,采用1:0.3放坡开挖。

WA42~WA64段长度419m,挖深5-7m,采用12m钢板桩支护;一体化提升泵站位置挖深约8.5m,采用6*6m的钢筋砼锚喷支护竖井结构。

(具体做法详见专项设计图)WA42~WA29段挖深5-3m,利用横向围堰,在北侧采用1:0.2放坡开挖,并采用土钉锚喷支护,在靠近河道一侧土质较差采用1:0.3放坡开挖。

穿河管线、穿桥管线,采用1:0.3放坡。

四、交通导行在道路下铺设管线路段采取分段施工作业,以减少交通压力,沿线设置围挡防护。

WA60~WA61井段挖深7m,自甘棠桥北侧穿越,采用12m长钢板桩垂直支护,为满足交通需要,在对应甘棠桥区域修建8m 宽、6m长临时钢桥,以保证车辆通行。

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同时,严格按照交通导行要求做好警示标志、夜间照明等相关措施。

五、其他施工破除的沥青混凝土、水泥路面、河坡护砌、水簸箕完工后按业主要求恢复,拆除废渣外弃20km消纳。

施工中遇有地下管线,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拆改、保护。

需要拆改的,需经管线产权单位确认拆改方案后实施。

沟槽范围内的渣土不得用于回填,需要外弃20km消纳;地基验槽需要换填的,根据设计、地勘要求换填实施。

施工中的地上障碍物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保护或拆除恢复。

因现场狭窄无条件存土,开挖的土方全部外运5km暂存,多余土方外弃20km消纳。

3.4场地清理平整场地清理包括植被清理和表土清挖。

其范围包括永久和临时工程、沟槽开挖、料场、存弃土场等施工用地需要清理的全部区域的地表。

将施工范围内的垃圾、杂草、树木、构筑物等清理干净,清除的废物应随清、随运、消纳,运距考虑20km。

保证平整干净的工作面,方便施工。

采用推土机、挖掘机与人工配合作业清理平整,挖掘机装自卸汽车运输至弃土场,不能长留施工区以免占据工作面及废弃物受雨的浸泡。

弃土场应认真做好防护与绿化工作,确保周边环境优美及防止水土流失。

3.5交通导行本工程管线多在村内现况道路范围内铺设,需要采取交通导行措施。

因在村内施工,施工前需与村委会协调沟通,并做好扰民防治措施。

一、交通导行原则最大限度满足交通条件,保证车辆、行人通行安全、通行畅通。

优先考虑并协调断路施工,车辆采取绕行其他村路通行。

如无法断路要尽量保证原有交通,采取增加沟槽支护措施,必要时采取增设临时道路、架设临时导行桥等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部署,尽量减少占道时间和临时占地面积。

穿越路口位置尽量采用分段施工、夜间抢工通过。

管线施工区域进行封闭管理,并尽快进行破除的道路恢复。

二、交通导行设施在拟施工的部位和导行的道路两侧设置围挡,采用铁皮硬质围挡,村内围挡高度1.8m,村外围挡高度2.5m。

原有各种管线的走向和位置,以及附近建筑物基础的位置和埋深等。

对探明的管线进行现场注明,有检查井的通过检查井了解,对于没有检查井的主要管线采用开挖探明方式,在距离管线1m 范围内采用人工开挖。

对应设计图纸,如地下管线或其它障碍物与设计管道相碰,则及时通知现场监理、业主和设计单位,配合业主单位与管线产权单位取得联系,配合产权单位明确具体位置、走向、高程、使用情况等详细数据。

三、管线拆改保护方案在明确管线详细资料后,根据实际情况及业主、产权单位相关要求,编制详细的管线拆改、保护方案,并按照批准的方案实施,过程中派专人监控。

一般情况管线拆改方案需要经过管线产权单位审批,在旁边重新铺设新管线,与既有管线勾头连通,再施工拆除旧管线,具体方案需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一般情况管线保护方案及措施如下:1、首先探出地下原有管线的位置和高程,在现场用木桩或灰线标识清楚,并绘制管线分布图,为日后管线恢复提供技术支持。

2、在沟槽开挖至地下管线附近时,则停止机械开挖,采用人工开挖,并对开挖出的管线及时进行支护和保护。

3、对于处于沟槽开挖区域的混凝土管、砌体结构、管块结构等,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拆除,待管道安装完毕和回填至基底时,再按照原设计要求进行恢复。

4、对于处于沟槽开挖区域的PVC管、钢管、铸铁管、通信电缆等,建议进行保护:在管沟槽顶部架立工资钢,管道下方垫木板,用绳将管道悬挂保护。

5、当电线杆与基槽较近时,可通过钢管支撑或拉绳加固电线杆。

6、对于处于沟槽开挖区域的方沟结构,根据方沟跨空高度、伸缩缝具体位置等具体考虑开挖支护、保护措施。

四、线杆拆改保护方案电线杆、路灯杆拆改属于拆迁范畴,故本方案暂不考虑拆改部分。

电线杆、路灯杆保护主要采取增加拉纤、增加支撑、沟槽增加支护等形式。

1、增加拉纤:在线杆的一侧增加拉纤,拉住线杆防止向沟槽一侧倾斜。

2、增加支撑:在沟槽上铺设横向工字钢、倾斜工字钢,工字钢可采用I25-36b型,并与线杆连接牢固,形成三角斜撑,防止线杆倾斜。

管材检验合格后,运至沟边,按设计排管,经核对管径、管节位置无误后方可下管。

下管采取25t汽车吊下管。

吊车下管设专人指挥,指挥人员熟悉机械吊装安全操作规程及指挥信号。

在吊装过程中,吊车司机和槽下工作人员必须听从指挥。

下管时,起重机沿沟槽移动,将管材分别下入槽内。

绑管材找好重心,使起吊平稳,管材起吊速度均匀、回转平稳,下落低速轻放。

管材下沟时,以逆流方向铺设,承插连接时,承口朝向水流来的方向。

四、管道安装砂基础材料密实后,且基础高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管节的安装。

1、安装程序清理→清理管膛、管口→清理胶圈→上胶圈→初步对口找正→顶撞接口→检查中线、高程→用探尺检查胶圈位置→锁管2、撞管吊车下管的同时,由人工配合进行接口撞管连接,撞管时管端垫一根25×25cm木方,防止管件损坏。

吊车下管由专人指挥,指挥人员必须熟悉机械吊装有关操作规程及指挥信号,吊车司机和槽下工作人员必须听从指挥。

承插口管线撞管安装须从下游开始,撞击大头处安管。

3、支架安管不方便撞管施工时,采用支架安管,首先将第一节管节由吊车吊入槽内,用为安管专门加工的钢支架辅助安装。

钢支架上下挂两个吊链,将管节缓缓吊起,通过高程线和中心桩及起始位置线,进行调整,直至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固定。

其后的管节以第一节管节为基础,结合吊链拉入法进行。

将钢支架挪至预要安装的管的位置处,将管节缓慢升起,同时,在已安装稳固的管材上拴住钢丝绳和吊链连好绷紧对正,两侧同步拉吊链,将已套好胶圈的插口经撞口后拉入承口处。

在安装的过程中随时校正胶圈的位置和状况。

管材的位置和高程都达到设计要求后,随之固定,依次进行后面的管节的安装。

安装管节,使管节内底高程符合设计规定,管身和承口外壁与砂基均匀接触。

管节与检查井接触处采用水泥砂浆填缝,水泥砂浆配合比符合设计规定,水泥砂浆将管节接口环向间隙填满,并捣实,表面抹平。

如下图:3.12 HDPE双壁波纹管铺设一、砂垫层基础:在槽底铺设设计规定厚度的砂垫层,用平板振动夯夯实1-2遍。

夯实平整后,测中心线。

垫层宽度和深度必须严格控制。

并在管道两侧每隔1米,管两侧设置木楔防止回填过程中管产生移动,中粗砂垫层与管座应密实,管底面必须与中粗砂垫层与管座紧密接触。

二、铺管(1)稳管:安管不得扰动管道基础,管道安装从下游至上游进行。

管道就位后,为防止滚管,应在管两侧适当加两组四个楔形木垫块。

管道安装时应将管道流水面中心、高程逐节调整,确保管道纵断面高程及平面位置准确。

每节管就位后,应进行固定,以防止管子发生位移。

稳管时,先进入管内检查对口,减少错口现象。

管内底高程偏差在±10mm内,中心偏差不超过10mm,相邻管内底错口不大于3mm。

(2) 对口1)清理管膛、管口:将承插口内的所有杂物予以清除,并擦洗干净,然后在承口内均匀涂抹非油质润滑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