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坑支护、喷锚技术交底

基坑支护、喷锚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2016年02月22日
⑧视岩面潮湿程度酌情调整水灰比。

岩面干燥, 水灰比可稍大一点, 岩面较湿, 水灰比要小一点。

⑨喷射要分段、分片进行∗隧道内按纵向10~20m 为一段, 先高后低,每片高约2m,, 每片均自下部开始向上移行,喷射料束环形旋转, 旋转直径约为15~30m,, 转速均匀, 以2S 左右喷一圈为宜,一圈压半圈。

喷射第二行时, 依顺序由第一行终点上方开始, 行间搭接2~3m。

料束运动轨迹见下图。

一次喷至以不坠落时的临界状态或所需厚度时, 才向前方移动, 一般喷厚不应小于5cm。

厚度可采用标桩法或针探法控制。

全片喷完一层后再喷第二层, 两层喷射时间间隔约20~30min 。

喷射前个别受喷面有坑洼的、应先喷坑洼再找平。

喷射料束运动轨迹图
⑩喷嘴口至受喷面以0.6~1.0m为宜,喷嘴以垂直于受喷面为最佳。

合适的喷射距离和喷射角度可使回弹率最低, 见下图。

喷射完毕, 闭紧水阀门, 喷头出口朝低处放置, 以免水阀漏水倒流入输料管内。

喷射距离对回弹的影响
喷射角度对回弹的影响
B.喷射混凝土的养护
喷射混凝土层一般较薄当空气干燥时, 若不及时养护, 极易发生早期干缩裂纹, 掺入的速凝粘稠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水泥的化学反应进程,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发展, 所以, 要加强养生, 在终凝后1~2h内喷雾,之后, 经常保持潮湿状态。

养生时间不应少于14d.。

C.控制措施
检查开挖断面尺寸,清除杂物,松动岩体;埋设短节钢筋,标志砼应喷厚度,喷射作业时分段、分片、分层,自下而上依次进行,喷射砼紧跟工作面。

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按设计要求通过试验确定,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2mm,喷射混凝土的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头与受喷面距离宜控制在0.6~1.0m范围内,射流方向垂直指向喷射面,但在钢筋部位应先喷填钢筋一方后再侧向喷填钢筋的另一方,防止钢筋背面出现空隙;喷射混凝土完成初凝2h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此后采取喷水养护措施不少于7d.
喷射混凝土投料顺序图如下:
(7)基坑壁表面采用喷射砼和钢筋网支护,土体内部采用锚杆压力灌浆,通过压力灌浆使支护结构与土体形成整体,共同承担土压力。

锚杆长度严格按喷锚支护方案来执行。

(8)喷锚支护施工与土方开挖交叉同步进行
机械开挖最大深度为2.4米,待上一作业面喷锚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作业面的开挖,严禁超前超挖,已挖开的作业面必须及时支护封闭,如因各种原因(特别是雨天)挖开的作业面为未能及时支护,则应组织土方机械回填封闭作业面,以免作业面暴露时间过长而引起险情。

遇土层较差时(如砂土层),开挖深不大于0.5m,并可按如下工序进行施工:修面、素喷砼——挂钢筋网——喷射砼——打锚杆——补喷砼、锚杆压力灌浆——继续土方开挖………。

四、工期要求
电力隧道基坑开挖总工期要求46个日历天,根据工程特点先施工跨兴隆湖段电力隧道的深基坑,其余同路基一同施工。

五、深基坑安全
1)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设计坡度进行开挖。

2)支护应达到90%的设计强度时,方能进行基坑开挖。

3)基坑开挖时,应注意振动荷载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影响,并做好机械上、下基坑坡道部分的支护,不得在挖土过程中,碰撞支护结构。

4)在开挖过程中,要有专人作检查和监测,掌握围护结构的变形及变形速率,发现异常现象,及时上报并启用应急措施。

5)基坑开挖深度超过2m时,必须在基坑周边位置设栏杆,加设红白颜色相间标志。

人员上下基坑应设坡道或楼梯。

电力隧道一级边坡坡度断面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