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

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

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施工、验收要点二次张拉钢绞线技术应用于箱梁腹板竖向预应力的标准化研究课题组二○○九年八月二日图1-02固定端安装进浆聚乙烯半硬管图1-03二次张拉竖向预应力安装示意图图1-03二次张拉竖向预应力安装示意图中心线与盒体四周对称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施工、验收要点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预应力筋锚固体系,它不同于传统的精轧螺纹钢筋YGM锚固体系,也不同于夹片式钢绞线锚固体系,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施工、验收中应掌握如下要点,才能确保发挥这一新型锚固体系的优势,从而确保竖向预应力(含中短预应力束)永存应力稳定可靠,孔道压浆密实饱满,提升桥梁的安全性能。

一、预应力筋制作、安装1、正确安装P锚挤压套和弹簧在钢绞线上的位置,确保弹簧总长度的90%以上在挤压套内。

2、P锚挤压安装油压应大于或等于25Mpa(当使用YJ40挤压机时,应大于或等于30Mpa)。

3、每500套P锚应抽样3套在现场按施工同一工艺挤压,用标定合格千斤顶做拉断试验,钢绞线拉断,钢绞线与挤压套应无滑动、滑脱现象。

4、每一根钢绞线挤压安装P锚时,都应有原始记录。

5、安装固定端应注意安装压板。

(如图1-01)6、安装进浆钢管与塑料管连接部位应用铁丝或管卡固定(如图1-01)7.固定端波纹管口应用水泥砂浆(或环氧砂浆或海棉)堵严实,防止进浆。

8、张拉端槽口穴模与垫板应用螺栓联接,穴模底板与垫板之间应无间隙。

(如图1-03)图1-01 固定端安装示意图图2-01第一次张拉示意图9、检查张拉端槽口穴模固定螺栓孔是否对称(图1-04),如发现不对称情况应坚决返工。

10、安装张拉端槽口穴模时,穴模底板应与桥面基本平行。

11、进浆塑料管宜采用聚乙烯钢丝管或聚乙烯半硬管(图1-01;图1-02)。

12、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终凝2~5小时内拆除张控端槽口穴模。

13.张拉端槽口拆模后,应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混凝土以及杂物进入槽口内。

二、施加预应力1、第一次张拉施工按常规钢绞线夹片锚固施工方法施工,每束3根(含3根)以下的钢绞线束可单根张拉。

2、第二次张拉应在第一次张拉放张后2~16小时内进行,张拉时应采用专用千斤顶和张拉连接装置,将整束张拉至设计要求应力值。

3、张拉施工工序(1)第一次张拉施工宜为0→0.1σcon →0.2σcon →1.03σcon 锚固(2)第二次张拉施工宜为0→0.5σcon →1.03σcon 拧紧支承螺母→放张(3)检验测量第二次张拉放张后伸长值是否符合要求。

(4)采用双控,以张拉力为主的方法,用伸长值进行校验,(a)第一次张拉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b)第二次张拉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10%以内,c 第二次张拉放张后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应控制在±10%以内。

图2-02第一次张拉放张后示意图持荷2min 持荷2min4、张拉放张回缩值应控制在a、第一次张拉锚固回缩量≤6 mm。

b、第二次张拉锚固回缩量≤1 mm。

5、张拉施工①第一次张拉施工a、第一次张拉时支承螺母应不受力,支承螺母与垫板之间有较小间隙(图2-02)b、施工工序:0→0.1σcon→0.2σcon→1.03σcon锚固。

c、应测量0.1σcon与1.03σcon工具夹片外露差值。

d、计算实测伸长值时应减去工具夹片外露差值。

e、安装锚具前,应清理干净槽口内杂物。

②第二次张拉施工a、第二次张拉时间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宜在第一次张拉完成后2~16小时内进行。

b、第二次张拉前准备(a) 清除干净张拉槽口内杂物。

(b) 安装张拉连接套(图2-03)(c) 安装张拉杆(图2-04)(d) 安装张拉支架(图2-05)图2-03安装张拉连接套后图2-04安装张拉连接杆后图2-05安装张拉支架后持荷2min(e) 安装千斤顶及张拉杆连接螺母(图2-06)(f) 消除支承螺母与垫板之间间隙(图2-07)c、进行第二次张拉(a) 第二次张拉施工工序0→0.5σcon→1.03σcon拧紧支承螺母→锚固(b) 第二次张拉至1.03σcon时,支承螺母应离开垫板6~12mm 间隙(图2-08)(c) 拧紧支承螺母后,支承螺母与垫板应贴紧,无间隙(图2-09)(d) 放张后支承螺母与垫板之间应无间隙(图2-10)d、第二次张拉放张后拆除张拉杆系统及千斤顶图2-06安装千斤顶和拉杆连接螺母后图2-07开始第二次张拉初始状态已消除支承螺母和垫板之间的间隙图2-08第二次张拉终,支承螺母离开垫板产生6-12mm的间隙图2-09二次张拉旋紧支承螺母锚固后图2-10二次张拉放张、回油后图2-11二次张拉拆除拉杆连接螺母后持荷2min(a) 拆除连接杆连接螺母(图2-11) (b) 拆除千斤顶(图2-12) x(c) 拆除张拉支架(图2-13) (d) 拆除张拉杆(图2-14) (e) 拆除张拉连接套(图2-15) e 、校验第二次张拉放张后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误差(a ) 测量锚杯与支承螺母相对位置差△L H (图2-16)(b ) 测量锚杯,支承螺母高度 (c ) 按下式计算第二次张拉放张后实测伸长值:△ L 放H =△L H -(H 1-H 2)+1 式中:H 1—锚杯高度(mm ) H 2—支承螺母高度(mm ) △ L 放II —第二次张拉放张后实际伸长值(mm ) △ L H —第二次张拉放张后锚杯与支承螺母相对位置差值(mm )(d ) 将△L 放II 与第二次张拉理论伸图2-12二次张拉拆除千斤顶后 图2-13二次张拉拆除张拉支架后 图2-14二次张拉拆除张拉杆后图2-15 完成二次张拉全过程后长值△L II进行比较,误差应在±10%之内。

三、孔道压浆①孔道压浆应从孔道下方压入,孔道上方排出(图3-01)②进浆塑料管与压浆机出浆管宜采用专用接头、管卡、阀门、活接头连接(图3-02;图3-06)③出浆口应设置阀门(图3-03)④进浆口阀门,出浆口阀门可选用闸阀或球阀(图3-04;图3-05)⑤进浆塑料管与压浆机出浆管连接应牢靠,能确保在受压0.3-0.7Mpa内不滑脱(图3-06)。

⑥压浆完毕,应先关闭进浆口阀门后,才拆卸压浆机出浆管。

⑦孔道内水泥浆体初凝之后,方可拆除进浆口阀门。

同时,也应及时拆除阀门进行清洗重复使用。

四、验收1、“二次张拉低回缩钢绞线竖向预应力锚固系统”施工验收应在桥梁工程验收前适当时期进行。

图3-01二次张拉孔道压浆进、出浆口连接状态示意图图3-02进浆管连接部件示意图图3-03出浆口连接部件示意图图3-04进浆管闸阀连接示意图图3-05进浆管球阀连接示意图图3-06聚乙烯钢丝进浆管连接示意图进浆排气2、验收由监理主持,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参与并编制相关的验收文件。

3、验收分为工序验收和竖向预应力分项工程验收。

4、工序施工验收工序施工验收按每个施工节段为一单元,验收如下项目,并按规定填写验收记录。

①P锚钢绞线连接安装施工验收a、查验P锚、钢绞线进场复验报告。

b、查验P锚是否符合要求。

c、查验现场工艺安装力筋拉断试验记录和挤压压力参数记录,并核实其记录与实际试验状况的一致性,判断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d、抽查弹簧外露长度是否符合规定,否则,应查明原因或责令返工。

e、填写施工验收记录。

②钢绞线力筋,锚具、管道,压浆管安装施工验收a、查验锚具进场复验报告。

b、检查力筋、锚具、波纹管和塑料进浆管安装符合要求的程度。

特别要查验塑料进浆管是否存在压扁、急转弯折堵内孔现象,否则,应责令返工后重新验收。

c、填写验收记录。

③力筋张拉施工验收a、查验张拉机具设备校验报告,核对校验报告是否在规定有效期限内。

b、查验第一次张拉记录、第二次张拉记录,核实其记录与实际施工状况的一致性。

c、随机抽查张拉端锚具在第二次张拉放张锚固后锚杯与支承螺母的相对位置△L H ,按图2-16方法测量,并填写记录。

d、按前述二次张拉放后实测伸长值计算公式,计算第二次张拉放张后实际伸长值△L放II ,并与第二次张拉理论伸长值△L II比较,误差应在±10%之内,如发现异常,则应对此节段所有力筋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应责令返工重新进行第二次张拉。

返工后的预应力束应重新进行随机抽查,合格后方可通过验收。

e、有必要时,随机抽查一束或多束,按第二次张拉施工工艺进行整束张拉(如图2-09),旋紧支承螺母,测量△L放Ⅱ,校验与理论伸长值误差是否在±10%之内。

f、填写验收记录④孔道压浆施工验收a、查验压浆试件试验记录。

b、随机抽查张拉端垫板排气(出浆)口处在水泥浆凝固后的密实和饱满情况以及无气孔等缺陷。

c、填写验收记录。

5、分项工程验收在对“低回缩竖向锚固系统”分项工程进行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a、文件①设计变更文件;②钢绞线出厂质量合格证件、出厂质量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③锚具出厂质量合格证件,出厂质量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④管道出厂质量合格证件,出厂质量报告;⑤其他文件。

b、记录①P锚、钢绞线连接安装施工验收记录;②钢绞线力筋、锚具、管道、压浆管安装施工验收记录;③力筋张拉施工验收记录;④孔道压浆施工验收记录;⑤力筋第一次张拉记录;⑥力筋第二次张拉记录;⑦孔道压浆记录;⑧封锚记录;⑨其他记录。

“低回缩竖向锚固系统”分项工程的施工验收,除查验有关文件、记录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外,尚应对有疑点的工序施工验收进行复查,对封锚后的外观进行抽查。

当提供的文件、记录及抽查结果均符合要求和相关国标要求时,即可通过分项工程的施工验收。

2009年8月2日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