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 洋流)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 洋流)

2016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专题汇编6(洋流)
读图,某海轮由①点出发,沿点虚线路径经②、③、④三处,返回原地。

回答1~2题。

1.沿途经历的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就海水的平均温度而言,①>②>③>④
B.②处附近海域因离岸风,盛行上升流,饵料丰富,形成渔场
C.从③到④途中,发现沿岸自然带依次出现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体现从两极到赤道的地域分异规律
D.航行中一直顺水顺风
2.甲、乙、丙、丁处分布有热带雨林,关于其成因正确的叙述是
A.甲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B.乙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C.丙处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D.丁处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且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在某年上半年,中国从非洲国家安哥拉进口的原油同比增加了24.84%,从而使安哥拉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

读图6安哥拉示意图回答~4题。

3.如在装船过程中发生了大量石油泄漏,以下地点可能监测到石油污染的是
A.圣保罗 B.上海 C.悉尼 D.孟买
4.安哥拉沿海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关于该渔场成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沿岸有上升流,饵料丰富
B.海区水温高,属于热带鱼类
C.大陆架海区,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
D.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图为世界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该海域存
在一个较强洋流,此洋流对沿岸气候和海洋生物有着重
要影响。

回答5~7题。

5.图中洋流是
A.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暖流
6.B.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暖流
C.自东南向西北流动的寒流
D.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的寒流
6.受该洋流影响,沿岸的气候
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C.冬暖夏凉D.温和多雨
7.该海域存在一大型渔场,与该渔场形成有关的盛行风是
A.东南信风B.东北信风C.西风D.极地东风
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

海豹是肉食性海洋动物,克罗斯角的海豹自然保护区不到1平方千米的海滩上,聚集着8万~10万头海豹。

回答10~11题。

8.克罗斯角海豹聚集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丰富,植被茂密 B.地势低平,沙滩广

C.离岸风和上升流明显,鱼类丰富
D.位于寒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
9.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
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大西洋,高大沙
丘的滚滚沙流飞泻入海,这种奇景的形成原因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的影响
B.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中纬西风带的携沙能力强
D.沿岸洋流侵蚀作用强
下图中①②分别表示不同季节的洋流,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②为该海域冬季洋流
B.洋流③④都是寒流
C.洋流③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
D.洋流④使沿岸地区形成了温带荒漠
11.当图中西北部海域洋流为①洋流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西向东穿过直布罗陀海峡的船只顺风顺水
B.开普敦正值温和多雨的季节
C.华北平原的小麦正是收割的时候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示海域可能形成渔场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图示季节,我国护航舰队由②海域向③海域航行时 ( )
A .逆风逆水
B .顺风顺水
C .逆风顺水
D .顺风逆水
随着2015年全国两会的召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

读图回答3-4
题。

3、“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4、1月份,某轮船由内罗毕向北航行到E 处时,船员记录的情况,可信的是( )
A.附近海域有暖流经过
B.沿岸地区生长茂密雨林
C.轮船航行顺风顺水 C.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右上图7为“某地区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

完成18~19题。

5.导致a 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 .经度 C.纬度 D .洋流
6.b 、c 、d 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A. c>d>b B .d>c>b C .c>b>d D .b>c>d
某年3月P 地(位置见图7)发生强烈地震,印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

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

据此完成20—21题。

20.图7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环境受本次核物质泄漏影响最大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1.P 地位于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图9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

图10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 、b 、c 为等温线,a>b>c ,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17~18题。

22.图9甲处的洋流与图10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

A.①B.②C.③D.④
23.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B.形成著名的渔场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CAABA BCBAC ABACA BACAC ADC
24【答案】危害:泉水(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泉水会危害身体健康;(2分)引用泉水(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

(2分)
原因:泉水(地下水)(更新速度慢,)自然净化周期长;(2分)(深埋地下,)人工净化困难;(2分)涉及地区广,需区域联动共同治理。

(2分)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0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

历史上六大名泉都以水质优而著称。

周围山区是这些名泉的水源补给区。

近年来,泉水受到污染,部分污染物指标超出国家饮用水标准。

说明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25.(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北平原是指华北平原内位于黄河以北的地区,近几十年来,为解决人口和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对用水量的需求,这里平均每年超采地下水40亿立方米,已经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26个。

下图为201 3年河北平原主要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分布图。

(1)分析该地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形成原因。

(6分)(在上面回答)
(2)简述图示地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危害。

(6分)(在上面回答)
(3)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调查与监测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工作中的作用。

(4分)(在上面作答)
(4)针对该区域严重缺水现状,请提出可行对策。

(8分)
25.(1)地处半湿润地区,降水较少,地表径流较小;(2分)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快,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水量大;(2分)过度开采地下水,开采量远大于地下水补给量。

(2分)
(2)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会导致地面沉降;(2分)不均匀的地面沉降会使地面和地下建筑遭受威胁,危及稳定、安全;(1分)带来湿地湖泊干涸、海水入侵等生态环境问题;(2分)给城市、农田等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1分)
(3)利用遥感技术(RS)监测地面沉降的变化;(2分)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对大规模的区域地面沉降进行全方位的测量,确定地面高程的变化情况。

(2分)
(4)节约水资源,建立并完善农业综合节水体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严格控制高耗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推广节水耐旱作物品种;建立(农业)水资源管理制度;适度开采利用地下水;通过南水北调工程等实施跨流域调水30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