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复习:自然地理 水循环和洋流专题

高考地理复习:自然地理 水循环和洋流专题

第二章第5讲水循环和洋流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
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
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
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
2.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
A.蒸发B.下渗
C.蒸腾D.地下径流
解析:第1题,森林火灾使森林面积减少,植被对地表径流的阻挡作用减弱,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使河流流量峰值增大且峰值时间提前,随着时间的推移,植被有所增加,河流径流量开始减少,故D项正确。

第2题,导致图中两次径流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主要影响下渗和地表径流环节。

答案:1.D 2.B
下图区域陆地地势平坦,右图为左图中河流甲、乙两处的年径流量曲线。

读图,回答3~4 题。

3.图示地区()
A.此时降水较多B.受信风控制
C.沿岸暖流经过D.地处北半球
4.图中的河流()
A.流量季节变化较小B.秋冬发生凌汛
C.此时接受湖泊补给D.西北流向东南
解析:第3题,依据气温判读的“高高低低”规律,图中最冷月等温线必然向低纬度凸出,则此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30°以南的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冬季降水较多,故A项正确。

第4题,图中显示河流的甲、乙两处之间有一湖泊,湖泊对下游的水量有调节作用,下游水量季节变化较小,则乙位于湖泊的下游,故河流由甲流向乙,即由西北流向东南。

该区域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较大,因河流无结冰期,故不会发生凌汛。

此时为冬季,降水多,河流补给湖泊。

答案:3.A 4.D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示意图。

①、②表示所在海区的洋流,虚线为波斯湾至欧洲西部石油运输线中的一段。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①、②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性质来看,①、②洋流均为寒流
B.从成因看,①、②洋流均为风海流
C.①洋流对撒哈拉沙漠的形成有影响
D.②洋流常年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6.当①、②洋流流向一致时,行驶在该段航线上的油轮(往欧洲方向)总体上
() A.顺风顺水
B.先顺风顺水,后逆风逆水
C.逆风逆水
D.先逆风逆水,后顺风顺水
解析:第5题,依据位置可判断,①为加那利寒流,②为索马里洋流,其中索马里洋流夏季为寒流、冬季为暖流。

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故C项正确。

第6题,①洋流流向一直都是自北向南,②洋流流向冬季自北向南、夏季自南向北,则两个洋流流向一致时在冬季。

冬季地中海盛行偏西风,故沿航线方向会逆风航行;红海海水密度大于地中海,故苏伊士运河表层海水总是由地中海流向红海,同理,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则航行过程中一直逆水。

故C项正确。

答案:5.C 6.C
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图示洋流中()
A.①为暖流B.②为寒流
C.③位于北半球D.④位于南半球
8.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
B.②洋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C.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
D.④洋流增加了沿岸地区的降水量
解析:第7题,②、③洋流所在区域为副热带海区,洋流流向为顺时针方向,依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该环流位于北半球。

中高纬度大陆东岸为寒流,故①为寒流;中低纬度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故②为暖流;由④流向、纬度位置及海陆分布情况可知其应在北半球。

第8题,③洋流为寒流,对周围环境有降温减湿作用,可以说加大了同纬度不同海区的温度差异。

①洋流为北半球寒流,北部不具备形成大渔场的条件;②为北半球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④洋流为北半球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

答案:7.C8.C
9.读图,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A.雨水B.冰川融水
C.湖泊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
解析:图中显示该河流上游径流量大于中游,一般为内流河;同时夏半年径流量大于冬半年,说明水量季节变化大,且可能受气温影响大,故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

答案:B
下图示意太平洋沿某一纬线的8月、2月表层水温变化。

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纬线为()
A.60°N B.30°N
C.30°S D.60°S
11.根据所给材料可以判定()
A.a海域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B.b海域深受暖流影响
C.c海域因受河川径流影响,冬、夏季节水温差异大
D.因受洋流影响,2月、8月水温差异大
解析:第10题,表层水温8月高于2月,说明该海域位于北半球,排除C、D 项;亚欧大陆东岸30°N附近受暖流影响,水温明显高于两侧,故B项正确;60°N 大陆东岸受寒流影响,故A项错。

第11题,a海域有寒流经过,有降温减湿作
用;b海域深受暖流影响;c海域冬季受沿岸寒流影响,水温较低,与夏季水温差异大;2月、8月水温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由于冬夏季太阳辐射量的差异。

答案:10.B11.B
二、非选择题
12.图甲中的D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湖面有周期性的涨落。

图乙是湖区的降水统计资料。

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湖水周期性涨落的规律并解释原因。

(2)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D湖泊为淡水湖的原因。

解析:第(1)题湖水的周期性涨落与补给水源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从湖区降水统计资料、高山海拔等可看出,该湖水补给水源包括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而降水有冬夏季差异,高山冰雪融水受气温影响,既有冬夏季节差异,也有白天与夜间的差异。

第(2)题水循环包括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淡水湖成因,一般包括盐分少、蒸发弱、补给淡水多(或湖水能流出)。

答案:(1)夏季(夏半年)湖水水位高,冬季(冬半年)水位低;白天水位高,夜晚水位低。

原因:夏季(夏半年)气温高,高山冰川融水量大,降水量较大;[或:冬季(冬半年)气温低,高山冰川融水量小,降水量较小;]白天气温高,冰雪融水多,夜间
气温低,冰雪融水少。

(2)湖水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含盐度较低;湖区气温较低,蒸发量较小;有河流将湖水和盐分流出。

13.下图为两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图所示季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等温线在海洋和陆地上都发生了弯曲,请分析其影响因素。

(3)在甲、乙两图中各有一洋流,用“→”标出其运动方向,并标明洋流的名称。

(4)分析甲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和乙图中洋流对海洋资源的影响。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出,甲图中陆地为北美洲局部,乙图中陆地为南美洲局部。

甲、乙两图中陆地等温线都向高纬凸出,因此图中所示地区都处于夏季。

第(2)题,甲图和乙图中等温线弯曲是受洋流和地形的影响。

第(3)题,等温线的指向即洋流的流向,这两股洋流都是寒流,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和秘鲁寒流。

第(4)题,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秘鲁寒流是上升补偿流,使流经海区渔业资源丰富,形成渔场。

答案:(1)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夏季
(2)海洋上是受洋流(寒流)的影响;陆地上是受地形的影响。

(3)
(4)甲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乙洋流对海洋资源的影响:促使渔业资源丰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