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春夜喜雨》
从视角的角度写春雨中的夜色.描绘出 了一幅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春江夜雨图。
译:田野间的小路被乌云笼罩,一片漆黑,只有江面上的灯光显得格外分明。
晓 看 红 湿 处 ,花 重 锦 官 城
晓:早晨; 重:花朵饱含 雨水古曰”重”
清晨将会看到枝头上一片鲜红湿润,成都街头经雨的花朵色彩更严更浓。
借助想象描绘雨后的春色,创造出一个 清新绚丽美妙的新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这 场好雨由衷的赞美,诗人心中则更是喜不 胜喜.
春夜喜雨
杜甫(唐)
大寨子小学 邵丽菊
•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现实主 义诗人。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 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也因曾经做过工部员外郎的官职,因而世人 又称他为杜工部。
•
他经历了“安史之乱”,曾在陕西、四 川、湖北等地漂流,深知百姓疾苦,他的诗 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广阔社会面貌,故被 称为“诗史”。他诗歌风格多样,被后人称 为“诗圣”,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分别 代表着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座高峰。
随 风 潜 入 夜 , 润 物 细 无 声
译:(细雨)随着那微风悄悄地在夜间洒落,在无声无息之中慢慢地滋润着万物。
从听觉的角度写春雨的可喜,诗人用”潜” 字写春雨静静飘洒的情景;用”细”字写出春 雨轻柔润物的情景;形象的写出春雨随着和风 在夜间悄然而来,无声的滋润万物的自然景象.
野 径 云 俱 黑 ,江 船 火 独 明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春,杜甫那时49岁。 安史之乱前夕,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探亲, 却不料爆发战乱,他一家人就过上了漂泊流 亡的生活。如今,终于在成都定居两年,但 是成都从去年冬天到这年一月一直闹旱灾。 杜甫非常关心百姓,天气变化对百姓的影响 很大,是否下雨关系着百姓的收成。
合作交流: 一、你从哪个字哪个词中体会到诗人 对春雨的喜爱?把字词圈出来,注明 你体会到的原因和你的理解。 二、本首诗四联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 “雨” ?(调动了作者哪些感官?)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谢谢!再见!
诗文赏析: 好 雨 知 时 节 ,当 春 乃 发 生
乃:于是,就; 发生:指春雨催动植物萌发生长;
思考:哪个字是诗人对眼前这场春雨的总体评价?
“好”,一个”好”字既是作者对春雨的赞誉, 也流露出作者欣喜的心情.
译:及时的春雨哟,好像懂得季节时令,它来的时候催动花草树木萌发滋长。
一个”知”字说明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学习古诗的方法
知其人 明其意 品其字 知其情
写一写:
这节课你学到些什么?有哪些体会? 可以是对春雨的,可以是对诗人的, 也可以是其他。
作业:
按照今天的方法试着体会文中另一 首杜甫的诗。